一种软土地基防沉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54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5
本申请涉及一种软土地基防沉降结构,包括若干插入至软土地基内的方形基桩以及设置于方形基桩顶部的承载板,每个方形基桩中部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并且开口朝上布置的方形灌浆槽,每个方形灌浆槽底部的侧壁均开设有若干滑孔,每个滑孔均倾斜向下延伸至方形基桩外周面,并且每个滑孔远离方形灌浆槽的一端均固定嵌设有一止挡板;每个滑孔内均滑动嵌设有一抗沉降块,每个抗沉降块一端均与相对应的止挡板相贴合,另一端延伸至方形灌浆槽内并且设有倾斜朝上布置的第一倾斜面;每个方形灌浆槽底部均设有与其相插接适配的方形立柱,并且每个方形立柱底端均设有与第一倾斜面相滑移适配的第二倾斜面。本申请能够降低构筑物发生沉降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土地基防沉降结构
本申请涉及地基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土地基防沉降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不断发展,沿海地区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市政设施、高速公路等构筑物修建在深厚的软土地基上。这些软土地基通常具有含水率大、孔隙比大、强度低、固结速度慢等特点,在上部构筑物施工完毕后通常会产生较大的竖向沉降和侧向变形,且这一沉降变形过程维持较长的时间,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结束,如此长时间的沉降变形过程将严重影响建在其上的构筑物的自身安全及其使用效果,有必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现有的软土地基加固型式,主要为微型桩加固,桩身直径不大于300mm,一般按复合地基设计,地基土和桩共同承担构筑物的荷载。但是,对上覆软弱土层、下卧基岩的地质条件,在构筑物的荷载作用下,仍会发生一定量的不均匀沉降,严重时甚至会对构筑物造成破坏;因此,可做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降低构筑物发生沉降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软土地基防沉降结构。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软土地基防沉降结构,包括若干插入至软土地基内的方形基桩以及设置于基桩顶部的承载板,每个方形基桩中部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并且开口朝上布置的方形灌浆槽,每个所述方形灌浆槽底部的侧壁均开设有若干滑孔,每个所述滑孔均倾斜向下延伸至方形基桩外周面,并且每个所述滑孔远离方形灌浆槽的一端均固定嵌设有一止挡板;每个所述滑孔内均滑动嵌设有一抗沉降块,每个所述抗沉降块一端均与相对应的止挡板相贴合,另一端延伸至方形灌浆槽内并且设有倾斜朝上布置的第一倾斜面;每个所述方形灌浆槽底部均设有与其相插接适配的方形立柱,并且每个所述方形立柱底端均设有与第一倾斜面相滑移适配的第二倾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形立柱能够推动位于相同方形基桩底部的抗沉降块依次滑动推开相对应的止挡块,并伸出方形基桩的外周面,使得方形基桩与软土地基的接触面积增大,以增加方形基桩的承载力,降低构筑物发生沉降的可能性,同时,抗沉降块靠近挡板的一端为尖角形状,能够便于方形立柱推动抗沉降块插入至软土地基内,另外,可通过将水泥浆由上至下地灌入方形灌浆槽中,以提高方形基桩的整体强度。优选的,每个所述方形立柱四周的侧壁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浆可通过导流槽流入至滑孔与抗沉降块所共同形成的空隙中,以提高方形基桩的整体强度。优选的,每个所述方形灌浆槽顶部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泥浆灌入方形灌浆槽中时,部分的水泥浆能够流入至凹槽,使得水泥浆与方形基桩的连接强度增加,以提高方形基桩的整体强度。优选的,每个所述抗沉降块上均开设有与滑孔延伸方向相平行布置的限位槽,每个所述滑孔内均设有一限位块,并且每个所述限位块均滑动嵌设于相对应的限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抗沉降块在滑孔内滑动至一定的距离时,限位块与限位槽的端部相抵接,以限制抗沉降块的滑动距离,避免抗沉降块完全滑动脱离滑孔而导致抗沉降块的功能失效。优选的,每个所述滑孔的中心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45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孔与抗沉降块均呈45度布置时,能够便于方形立柱推动抗沉降块插入至软土地基内。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两侧均一体浇筑成型有抗沉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沉降板能够使得承载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进一步地降低够筑物发生沉降的可能性。优选的,所述承载板内设有钢筋层,并且所述钢筋层两侧分别延伸至两个抗沉降板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层能够使得两个抗沉降板与承载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避免出现受力断裂的情况。优选的,每个所述方形基桩底部均设有用于实时检测方形基桩沉降程度的位移传感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移传感器能够用于实时检测方形基桩沉降程度,即,检测方形基桩是否发生沉降。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方形立柱能够推动位于相同方形基桩底部的抗沉降块依次滑动推开相对应的止挡块,并伸出方形基桩的外周面,使得方形基桩与软土地基的接触面积增大,以增加方形基桩的承载力,降低构筑物发生沉降的可能性;2、抗沉降块靠近挡板的一端为尖角形状,能够便于方形立柱推动抗沉降块插入至软土地基内;3、可通过将水泥浆由上至下地灌入方形灌浆槽中,并通过导流槽流入至滑孔与抗沉降块所共同形成的空隙中,以提高方形基桩的整体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方形立柱完全插入方形灌浆槽内的状态下的剖视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方形立柱未插入方形灌浆槽内的状态下的剖视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方形立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方形基桩;11、方形灌浆槽;12、滑孔;13、止挡板;14、凹槽;2、承载板;3、抗沉降块;31、第一倾斜面;4、方形立柱;41、第二倾斜面;42、导流槽;5、限位槽;51、限位块;6、抗沉降板;7、钢筋层;8、位移传感器;9、水泥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软土地基防沉降结构。参照图1、2,软土地基防沉降结构包若干呈竖向布置的方形基桩1以及承载板2,其中,方形基桩1的横截面呈正方形状,方形基桩1呈均匀分布,并且每个方形基桩1均插入至软土地基内,承载板2设置在方形基桩1的顶端,承载板2用于支撑构筑物,使得构筑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降低构筑物发生沉降的可能性,同时,方形基桩1能够对承载板2形成支撑作用,进一步地降低构筑物发生沉降的可能性。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板2为钢筋混凝土浇注成型,并且承载板2的两侧均一体浇筑成型有抗沉降板6,抗沉降板6能够使得承载板2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进一步地降低够筑物发生沉降的可能性。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板2内加设有钢筋层7,并且钢筋层7的两侧分别延伸至两个抗沉降板6内,使得两个抗沉降板6与承载板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避免出现受力断裂的情况。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方形基桩1的中部均开设有沿方形基桩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形灌浆槽11,并且方形灌浆槽11的底端为密闭状态,方形灌浆槽11的顶端为开口状态;每个方形灌浆槽11底部的侧壁均开设有若干呈均匀分布的、且横截面呈正方形的滑孔12,其中,每个滑孔12均倾斜向下延伸贯通至方形基桩1外周面上,并且每个滑孔12的中心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45度,即,每个滑孔12均呈45度倾斜向下延伸。每个滑孔12在远离方形灌浆槽11的一端均设有一止挡板13,止挡板13为呈竖向布置的板状体结构,止挡板13能够固定嵌设在滑孔12远离方形灌浆槽11的一端,并且在止挡板13在受到较大的压力时能够脱离滑孔12,与方形基桩1相互分离。每个滑孔12内均滑动嵌设有一抗沉降块3,其中,每个抗沉降块3的外轮廓均与任意一个滑孔12的内轮廓相吻合,使得每个抗沉降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土地基防沉降结构,包括若干插入至软土地基内的方形基桩(1)以及设置于方形基桩(1)顶部的承载板(2),其特征在于,每个方形基桩(1)中部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并且开口朝上布置的方形灌浆槽(11),每个所述方形灌浆槽(11)底部的侧壁均开设有若干滑孔(12),每个所述滑孔(12)均倾斜向下延伸至方形基桩(1)外周面,并且每个所述滑孔(12)远离方形灌浆槽(11)的一端均固定嵌设有一止挡板(13);每个所述滑孔(12)内均滑动嵌设有一抗沉降块(3),每个所述抗沉降块(3)一端均与相对应的止挡板(13)相贴合,另一端延伸至方形灌浆槽(11)内并且设有倾斜朝上布置的第一倾斜面(31);每个所述方形灌浆槽(11)底部均设有与其相插接适配的方形立柱(4),并且每个所述方形立柱(4)底端均设有与第一倾斜面(31)相滑移适配的第二倾斜面(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基防沉降结构,包括若干插入至软土地基内的方形基桩(1)以及设置于方形基桩(1)顶部的承载板(2),其特征在于,每个方形基桩(1)中部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并且开口朝上布置的方形灌浆槽(11),每个所述方形灌浆槽(11)底部的侧壁均开设有若干滑孔(12),每个所述滑孔(12)均倾斜向下延伸至方形基桩(1)外周面,并且每个所述滑孔(12)远离方形灌浆槽(11)的一端均固定嵌设有一止挡板(13);每个所述滑孔(12)内均滑动嵌设有一抗沉降块(3),每个所述抗沉降块(3)一端均与相对应的止挡板(13)相贴合,另一端延伸至方形灌浆槽(11)内并且设有倾斜朝上布置的第一倾斜面(31);每个所述方形灌浆槽(11)底部均设有与其相插接适配的方形立柱(4),并且每个所述方形立柱(4)底端均设有与第一倾斜面(31)相滑移适配的第二倾斜面(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方形立柱(4)四周的侧壁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流槽(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建康张延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国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