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巧林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定位防倾斜结构的跨海大桥用基柱加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94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柱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定位防倾斜结构的跨海大桥用基柱加固座,包括第一抱环和第二抱环,所述第一抱环的下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的前侧面和右侧面右端中间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圆形通孔内插设有第一固定杆,且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外壳箱内表面的前后两侧上端,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左端中间开设有上下方向的U形槽,且第一连接块的U形槽的前后侧面左端分别与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跨海大桥的基柱容易倾斜的问题,使跨海大桥的基柱得到固定,提高了该跨海大桥加固座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定位防倾斜结构的跨海大桥用基柱加固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柱加固
,具体为一种具有定位防倾斜结构的跨海大桥用基柱加固座。
技术介绍
跨海大桥作为在海上建造的桥梁工程,其处于海洋环境,规模巨大,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为交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中跨海大桥的基柱作为桥基,其加固尤为重要,现在的桥基的施工方法大致有两种,第一种是沉井基础,用通俗的话来理解就相当于把一个桶放在水面,再用船把它拉到指定位置然后往桶里灌混凝土让桶沉下去,再在桶的上面接着放桶灌缓凝土并让它们能通过自重,直到下沉到指定刻度为止,第二种便是沉桩,这就相当于一段一段的柱子被打桩机锤进海里,这些柱子的材质会根据水流环境等各不相同一般为钢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等耐腐蚀的材料,同样用船将桩拉到指定位置,再用海上打桩机一节一节的打进海底。跨海大桥基柱对整个跨海大桥的承受能力起到关键的作用,二跨海大桥由于跨度较大,在长时间工作后,其基柱会产生一定的倾斜现象,致使基柱支撑不稳,影响跨海大桥的使用甚至安全,因此亟需一种具有定位防倾斜结构的跨海大桥用基柱加固座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定位防倾斜结构的跨海大桥用基柱加固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跨海大桥的基柱容易倾斜需要加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定位防倾斜结构的跨海大桥用基柱加固座,包括第一抱环和第二抱环,所述第一抱环的下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的前侧面和右侧面右端中间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圆形通孔内插设有第一固定杆,且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外壳箱内表面的前后两侧上端,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左端中间开设有上下方向的U形槽,且第一连接块的U形槽的前后侧面左端分别与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圈表面中间插设在第一连接杆上端的圆孔内,且第一连接杆下端开设的圆孔内插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拨块左端U形槽两侧的左端,且第一拨块前侧面和后侧面中间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第一拨块的圆形通孔内插设有第二固定杆,且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外壳箱内侧表面下端,所述第一拨块的右端卡接在立锥的上端,且第二抱环的下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前侧面和右侧面左端中间开设有圆形通孔,且第二连接块的圆形通孔内插设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外壳箱内表面的前后两侧上端,且第二连接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右端中间开设有上下方向的U形槽口,所述第二连接块的U形槽口前后侧面右端分别与第三连接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且第三连接轴的外圈表面中间插设有在第二连接杆上端的圆孔内,所述第二连接杆下端开设的圆孔内插设有第四连接轴,且第四连接轴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拨块右端U形槽两端,所述第二拨块的前侧面和右侧面中间开设有圆形通孔,且第二拨块的圆形通孔内插设有第四固定杆,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外壳箱内表面前后两端侧面的下端,且第二拨块的左端卡接在立锥的上端,所述立锥的上端插在桥墩基柱下端的圆形盲孔内,且外壳箱外表面下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配重座,所述第一配重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防移杆,且外壳箱的外表面下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配重座,所述第二配重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防移杆。优选的,所述立锥包括圆顶帽、连接环、间柱、抵接柱和立锥头,且圆顶帽的上端形状设置有半圆球,所述圆顶帽的下端同心固定连接在连接环的上表面,且连接环的下端同心固定连接有间柱,所述间柱的下端同心固定连接有抵接柱,且抵接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立锥头,其作用为将桥墩基柱下压的力转化成对桥墩基柱挤压的力,即使桥墩基柱得到固定,同时立锥头插入海底,使得该加固座整体得到固定。优选的,第一抱环的右侧面和第二抱环的左侧面皆开设有一个圆弧槽口,且第一抱环和第二抱环的圆弧槽口的半径值等与桥墩基柱的半径值,其作用为第一抱环和第二抱环的圆弧槽口将桥墩基柱进行夹紧固定,解决桥墩基柱倾斜的问题。优选的,所述连接环的半径值等于抵接柱的半径值,且连接环的半径值大于间柱的半径值,其作用为将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卡接在连接环和抵接柱之间,在立锥下降的同时可以使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的运动带动第一抱环和第二抱环进桥墩基柱夹紧。优选的,所述第一拨块的右端和第二拨块的左端卡接在连接环和抵接柱中间,其作用为在立锥下降的同时可以使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的运动带动第一抱环和第二抱环进桥墩基柱夹紧。优选的,所述桥墩基柱的下端中间开设有圆形盲孔,且桥墩基柱的圆形盲孔的上端设置为半球形槽,其作用为使桥墩基柱更容易与立锥上端的圆顶帽配合。优选的,所述桥墩基柱下端的圆形盲孔半径值大于圆顶帽的半径值,且圆形盲孔上端半球槽的半径值大于圆顶帽上端的半圆球半径值,其作用为避免在该加固座沉入海底时,桥墩基柱下端的盲孔内进入杂物无法排出。优选的,所述外壳箱的下表面中间开设有圆形槽口,且外壳箱下端圆形槽口的半径值大于抵接柱的半径值,其作用为使在该加固座沉入海底后,进入外壳箱内的海水可以上下流通,避免浮力产生的阻力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具有定位防倾斜结构的跨海大桥用基柱加固座设置有第一抱环、第一连接块、外壳箱、第一连接杆、第一拨块、立锥、第二抱环、第二连接块、和第二拨块,使用外力重压桥墩基柱的上端,立锥受压下降,底端的立锥头进一步牢牢扎进海洋底部,同时第一拨块的右端以第二固定杆为中心向下旋转运动,第二拨块的左端以第四固定杆为中心向下旋转移动,即第一拨块的左端以第二固定杆为中心向上移动,第二拨块的右端以第四固定杆为中心向上移动,此时第一连接杆向上运动,第二连接杆向上运动,带动第一连接块的左端以第一固定杆为中心向上旋转运动,同时带动第二连接块的右端以第三固定杆为中心向上旋转运动,此时固定在第一连接块右端的第一抱环和固定在第二连接块左端的第二抱环皆向下移动,第一抱环右端的圆弧槽和第二抱环左端的圆弧槽不断对桥墩基柱进行挤压,通过该结构的设计,解决了跨海大桥的基柱容易倾斜的问题,使跨海大桥的基柱得到固定,提高了该跨海大桥加固座的实用性和稳定性;2、该具有定位防倾斜结构的跨海大桥用基柱加固座设置有立锥、第二连接块和第二防移杆,施工人员将该具有定位防倾斜结构的跨海大桥用基柱加固座沉入海底,使立锥底端的立锥头、第一防移杆和第二防移杆紧紧扎在海洋底部,通过立锥、第一防移杆和第二防移杆的结构,解决了该加固座自身固定的问题,提高了该跨海加固座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处剖切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抱环、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杆、第一拨块、立锥、第二抱环、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杆、第二拨块(17)和桥墩基柱(19)结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配重座(20)和第一防移杆(21)装配关系仰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立锥(10)结构立体示意图。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定位防倾斜结构的跨海大桥用基柱加固座,包括第一抱环(1)和第二抱环(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环(1)的下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且第一连接块(2)的前侧面和右侧面右端中间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块(2)的圆形通孔内插设有第一固定杆(3),且第一固定杆(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外壳箱(4)内表面的前后两侧上端,所述第一连接块(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左端中间开设有上下方向的U形槽,且第一连接块(2)的U形槽的前后侧面左端分别与第一连接轴(5)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5)的外圈表面中间插设在第一连接杆(6)上端的圆孔内,且第一连接杆(6)下端开设的圆孔内插设有第二连接轴(7),所述第二连接轴(7)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拨块(8)左端U形槽两侧的左端,且第一拨块(8)前侧面和后侧面中间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第一拨块(8)的圆形通孔内插设有第二固定杆(9),且第二固定杆(9)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外壳箱(4)内侧表面下端,所述第一拨块(8)的右端卡接在立锥(10)的上端,且第二抱环(11)的下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2),所述第二连接块(12)的前侧面和右侧面左端中间开设有圆形通孔,且第二连接块(12)的圆形通孔内插设有第三固定杆(13),所述第三固定杆(1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外壳箱(4)内表面的前后两侧上端,且第二连接块(1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右端中间开设有上下方向的U形槽口,所述第二连接块(12)的U形槽口前后侧面右端分别与第三连接轴(14)的两端固定连接,且第三连接轴(14)的外圈表面中间插设有在第二连接杆(15)上端的圆孔内,所述第二连接杆(15)下端开设的圆孔内插设有第四连接轴(16),且第四连接轴(16)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拨块(17)右端U形槽两端,所述第二拨块(17)的前侧面和右侧面中间开设有圆形通孔,且第二拨块(17)的圆形通孔内插设有第四固定杆(18),所述第四固定杆(18)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外壳箱(4)内表面前后两端侧面的下端,且第二拨块(17)的左端卡接在立锥(10)的上端,所述立锥(10)的上端插在桥墩基柱(19)下端的圆形盲孔内,且外壳箱(4)外表面下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配重座(20),所述第一配重座(2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防移杆(21),且外壳箱(4)的外表面下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配重座(22),所述第二配重座(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防移杆(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定位防倾斜结构的跨海大桥用基柱加固座,包括第一抱环(1)和第二抱环(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环(1)的下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且第一连接块(2)的前侧面和右侧面右端中间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块(2)的圆形通孔内插设有第一固定杆(3),且第一固定杆(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外壳箱(4)内表面的前后两侧上端,所述第一连接块(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左端中间开设有上下方向的U形槽,且第一连接块(2)的U形槽的前后侧面左端分别与第一连接轴(5)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5)的外圈表面中间插设在第一连接杆(6)上端的圆孔内,且第一连接杆(6)下端开设的圆孔内插设有第二连接轴(7),所述第二连接轴(7)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拨块(8)左端U形槽两侧的左端,且第一拨块(8)前侧面和后侧面中间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第一拨块(8)的圆形通孔内插设有第二固定杆(9),且第二固定杆(9)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外壳箱(4)内侧表面下端,所述第一拨块(8)的右端卡接在立锥(10)的上端,且第二抱环(11)的下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2),所述第二连接块(12)的前侧面和右侧面左端中间开设有圆形通孔,且第二连接块(12)的圆形通孔内插设有第三固定杆(13),所述第三固定杆(1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外壳箱(4)内表面的前后两侧上端,且第二连接块(1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右端中间开设有上下方向的U形槽口,所述第二连接块(12)的U形槽口前后侧面右端分别与第三连接轴(14)的两端固定连接,且第三连接轴(14)的外圈表面中间插设有在第二连接杆(15)上端的圆孔内,所述第二连接杆(15)下端开设的圆孔内插设有第四连接轴(16),且第四连接轴(16)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拨块(17)右端U形槽两端,所述第二拨块(17)的前侧面和右侧面中间开设有圆形通孔,且第二拨块(17)的圆形通孔内插设有第四固定杆(18),所述第四固定杆(18)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外壳箱(4)内表面前后两端侧面的下端,且第二拨块(17)的左端卡接在立锥(10)的上端,所述立锥(10)的上端插在桥墩基柱(19)下端的圆形盲孔内,且外壳箱(4)外表面下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配重座(20),所述第一配重座(2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防移杆(21),且外壳箱(4)的外表面下端右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谭巧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