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转辙机基坑平台的排水结构及转辙机基坑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54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转辙机基坑平台的排水结构及转辙机基坑平台,排水结构包括至少1个转辙机基坑及集水池;各转辙机基坑的内侧面设有下沉水沟,各转辙机基坑的基坑底面用于设置转撤机平台本体,各下沉水沟分别与集水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转辙机基坑平台的排水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各转辙机基坑的内侧面设有下沉水沟,通过在排水结构内设有用于收集转辙机基坑内积水的集水池,下沉水沟与集水池连通,以此提高基坑的蓄水量,便于集中排水,能够有效地将转辙机基坑内积水及时排出,不会造成转辙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发生机械失灵和锈死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转辙机基坑平台的排水结构及转辙机基坑平台
本技术涉及转辙机坑平台排水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转辙机基坑平台的排水结构及转辙机基坑平台。
技术介绍
转辙机是指用以可靠地转换道岔位置,改变道岔开通方向,锁闭道岔尖轨,反映道岔位置的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它可以很好地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行车人员的劳动强度。用于城市地下轨道的转撤机由于安装使用要求,转辙机基坑底部要低于道床板表面,容易导致在转辙机基坑处存在积水现象。积水来源主要包括土建侧墙渗漏水、土建底板与道床结构层间向上反水、道床冲洗水、消防废水等。转辙机基坑内积水若不能及时排出,当积水到达一定深度时,会侵入转辙机内部甚至漫过转辙机,导致转辙机设备泡水,极易造成转辙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发生机械失灵和锈死现象,影响设备运营和使用寿命,甚至关系到运营安全。此外,坑内积水通过渗透虹吸效应进入道床底部,会影响道床结构的耐久性。为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营,需经常检查基坑的积水情况,对已经泡水锈蚀的转辙机也要进行及时的更换,由此导致在运营期间产生大量的养护维修费用。转辙机基坑的排水问题,一直是困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转辙机基坑平台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100)包括至少1个转辙机基坑(10)及集水池(20);/n各所述转辙机基坑(10)的内侧面设有下沉水沟(11),各所述转辙机基坑(10)的基坑底面(13)用于设置转撤机平台本体(12),各所述下沉水沟(11)分别与所述集水池(20)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转辙机基坑平台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100)包括至少1个转辙机基坑(10)及集水池(20);
各所述转辙机基坑(10)的内侧面设有下沉水沟(11),各所述转辙机基坑(10)的基坑底面(13)用于设置转撤机平台本体(12),各所述下沉水沟(11)分别与所述集水池(2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转辙机基坑平台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水沟(11)为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转辙机基坑平台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辙机基坑(10)的个数为2个,2个所述转辙机基坑(10)分别对称安装于所述集水池(20)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转辙机基坑平台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下沉水沟(11)与所述集水池(20)之间设有排水沟(30),所述集水池(20)底面低于所述下沉水沟(11)的底面,所述排水沟(30)与水平面之间存在一定夹角且向下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转辙机基坑平台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辙机基坑(10)及集水池(20)均为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政王森荣郭积程杨艳丽任西冲葛海娟张世杰杨尚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