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
本技术属于组合桩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
技术介绍
现有的组合桩应用于建筑工程中使用,便于在使用时稳定安装,提高桩的使用性,在安装后组合桩便于达到一定的稳定使用效果,在建筑中便于达到隔离防护,使得稳定的效果,组合桩在现实中常见,应用于不同领域。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组合桩在使用时直接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使得在建筑工程中临时拆卸使用不方便,影响建筑使用;2、组合桩在拆卸使用或运输时易受到外界撞击和挤压造成组合桩变形损坏,影响安装。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具有在使用时便于直接卡合安装,方便在建筑工程中临时使用便于拆卸,使用方便,同时在使用时便于对装置的端部防护,在运输或受到外界挤压时不易变形和损坏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包括立桩主体,所述立桩主体的底端外表面开设有螺纹结构体,所述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包括立桩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桩主体(1)的底端外表面开设有螺纹结构体(2),所述螺纹结构体(2)底端边缘处一体式成型有第一卡块(8),所述立桩主体(1)的底端外部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内表面边缘处开设有第一卡槽(7),所述底座(3)的下表面一体式成型有底板(5),且所述立桩主体(1)与所述底座(3)通过所述第一卡块(8)与所述第一卡槽(7)卡合连接,所述立桩主体(1)的底端外表面通过所述螺纹结构体(2)旋合连接有螺纹环(6),所述螺纹环(6)的下表面一体式成型有紧压头(4),且所述螺纹环(6)与所述底座(3)通过所述紧压头(4)紧压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包括立桩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桩主体(1)的底端外表面开设有螺纹结构体(2),所述螺纹结构体(2)底端边缘处一体式成型有第一卡块(8),所述立桩主体(1)的底端外部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内表面边缘处开设有第一卡槽(7),所述底座(3)的下表面一体式成型有底板(5),且所述立桩主体(1)与所述底座(3)通过所述第一卡块(8)与所述第一卡槽(7)卡合连接,所述立桩主体(1)的底端外表面通过所述螺纹结构体(2)旋合连接有螺纹环(6),所述螺纹环(6)的下表面一体式成型有紧压头(4),且所述螺纹环(6)与所述底座(3)通过所述紧压头(4)紧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桩主体(1)的内部边缘处开设有第二卡槽(12),所述立桩主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环(9),所述第一连接环(9)的内表面焊接固定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端部焊接固定有第二连接环(11),所述第一连接环(9)的外表面一体式成型有第二卡块(14),所述第二卡块(14)的内部旋合连接有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汉重,李稀,杜显发,贺纪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