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盖梁施工的无支架拼装施工装置,属于预制拼装技术领域,用于装配式盖梁施工的无支架拼装施工装置包括反压机构以及支撑机构,反压机构的底部预埋在固定于地表的承台内,反压机构的顶部固定在预制盖梁件的顶部,固定在墩身上的支撑机构用以对预制盖梁件的底部进行承载支撑,支撑机构对预制盖梁件的底部施加的支撑作用力与反压机构对预制盖梁件的顶部施加的反向作用力相互作用,使预制盖梁件受力平衡以保证拼装施工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用于装配式盖梁施工的无支架拼装施工装置,通过反压与支撑构成弯矩平衡的稳定体系,施工过程安全可靠,无需架设支架以支撑拼装预制构件,节省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盖梁施工的无支架拼装施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预制拼装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盖梁施工的无支架拼装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基建施工过程中,采用节段预制拼装方法进行桥梁施工,可实现桥梁绿色建设,促进企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节约建筑材料,彻底改变传统施工工艺的施工成本高、能耗大、环境污染施工问题等。近年来随着预制拼装工艺日渐成熟,道路桥梁采用拼装法施工日渐增多。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11335154A公开的一种节段预制拼装的桥梁墩柱,包括由下而上设置的承台、墩柱本体和盖梁连接节段,所述墩柱本体为分段式预制拼装,其包括若干相同的墩柱节段;墩柱节段下部为凸出的棱台,上部为棱台凹槽,且两者形状大小互为间隙嵌套,墩柱节段上预埋有竖向钢筋并向上冒出,竖向钢筋下端均有注浆套管与之相连;承台上部为环形凸起,且预埋有竖向钢筋向上冒出,承台上部环形凸起内部为棱台凹槽;盖梁连接节段下部为凸出的棱台,且预埋有竖向钢筋,在竖向钢筋底部有注浆套管与之相连,盖梁连接节段下部凸出的棱台与墩柱节段上部棱台凹槽为间隙嵌套。但是,在上述一种节段预制拼装的桥梁墩柱的拼装施工过程中,因拼装连接部位施工需要将预制件放置于临时支撑上,因此,施工过程中仍需搭设临时支架作为支撑体系进行连接部位施工,施工期间的临时支架的搭设与拆除均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无搭设临时支架条件的地段更是让拼装工艺变得复杂难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装配式盖梁施工的无支架拼装施工装置,采用反压机构与支撑机构相配合的施工装置,通过反压与支撑构成弯矩平衡的稳定体系,施工过程安全可靠,无需架设支架以支撑拼装预制构件,节省施工成本。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装配式盖梁施工的无支架拼装施工装置,包括反压机构以及支撑机构,反压机构的底部预埋在固定于地表的承台内,反压机构的顶部固定在预制盖梁件的顶部,固定在墩身上的支撑机构用以对预制盖梁件的底部进行承载支撑,支撑机构对预制盖梁件的底部施加的支撑作用力与反压机构对预制盖梁件的顶部施加的反向作用力相互作用,使预制盖梁件受力平衡以保证拼装施工顺利进行。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反压机构包括反压梁、螺纹钢连接组以及反压预埋件,反压梁固定在预制盖梁件的顶部,反压梁通过螺纹钢连接组与反压预埋件相连接,以对预制盖梁件的顶部施加反向作用力,反压预埋件预埋在承台内。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支撑机构包括钢棒组、支撑梁以及千斤顶,墩身的顶部通过钢棒组与支撑梁固定连接,支撑梁用以支撑千斤顶,千斤顶的承压端与预制盖梁件的底部相抵,以对预制盖梁件的底部施加支撑作用力。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螺纹钢连接组包括第一精扎螺纹钢组以及第二精扎螺纹钢组,第一精扎螺纹钢组的一端与反压梁固定连接,第一精扎螺纹钢组的另一端与第二精扎螺纹钢组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精扎螺纹钢组的另一端埋设在反压预埋件内。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螺纹钢连接组还包括套筒连接件,第一精扎螺纹钢组的一端通过套筒连接件与第二精扎螺纹钢组的一端固定连接。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反压梁配置为双拼工字钢反压梁。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支撑梁配置为双拼工字钢支撑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装配式盖梁施工的无支架拼装施工装置,采用反压机构与支撑机构相配合的施工装置,通过反压与支撑使预制盖梁件与墩身之间构成弯矩平衡的稳定体系,施工过程更安全可靠,无需架设支架以支撑拼装预制盖梁件,节省了大量支架材料、安装及拆除费用,节省施工成本。通过上述结构,使拼装施工装置无需架设支架即可支撑拼装预制构件,节省施工成本,且预制构件拼装时构成受力平衡的稳定体系,施工过程更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用于装配式盖梁施工的无支架拼装施工装置在拼装施工时的横断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用于装配式盖梁施工的无支架拼装施工装置在拼装施工时的纵断面示意图。图中:1、反压机构;11、反压梁;12、螺纹钢连接组;121、第一精扎螺纹钢组;122、第二精扎螺纹钢组;123、套筒连接件;13、反压预埋件;2、支撑机构;21、钢棒组;22、支撑梁;23、千斤顶;3、承台;4、预制盖梁件;5、墩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装配式盖梁施工的无支架拼装施工装置,为了使拼装施工装置无需架设支架即可支撑拼装预制构件,节省施工成本,且预制构件拼装时构成受力平衡的稳定体系,施工过程更安全可靠。进一步地,用于装配式盖梁施工的无支架拼装施工装置包括反压机构1以及支撑机构2,反压机构1的底部预埋在固定于地表的承台3内,反压机构1的顶部固定在预制盖梁件4的顶部,固定在墩身5上的支撑机构2用以对预制盖梁件4的底部进行承载支撑,支撑机构2对预制盖梁件4的底部施加的支撑作用力与反压机构1对预制盖梁件4的顶部施加的反向作用力相互作用,使预制盖梁件4受力平衡以保证拼装施工顺利进行。反压机构1的底部预埋在承台3内,预制盖梁件4与反压机构1的顶部相固接,再通过起吊机等吊装设备将预制盖梁件4起吊调运至安装位置,最后,通过支撑机构2支顶预制盖梁件4的底部,同时通过反压机构1对预制盖梁件4的顶部施加反力来保证预制盖梁件4整体平衡,以满足拼装连接部位施工要求。其中,墩身5采用现浇或预制均可。采用反压机构与支撑机构相配合的施工装置,通过反压与支撑使预制盖梁件4与墩身5之间构成弯矩平衡的稳定体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配式盖梁施工的无支架拼装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反压机构(1)以及支撑机构(2);/n所述反压机构(1)的底部预埋在固定于地表的承台(3)内,所述反压机构(1)的顶部固定在预制盖梁件(4)的顶部,固定在墩身(5)上的所述支撑机构(2)用以对所述预制盖梁件(4)的底部进行承载支撑;/n所述支撑机构(2)对所述预制盖梁件(4)的底部施加的支撑作用力与所述反压机构(1)对所述预制盖梁件(4)的顶部施加的反向作用力相互作用,使所述预制盖梁件(4)受力平衡以保证拼装施工顺利进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盖梁施工的无支架拼装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反压机构(1)以及支撑机构(2);
所述反压机构(1)的底部预埋在固定于地表的承台(3)内,所述反压机构(1)的顶部固定在预制盖梁件(4)的顶部,固定在墩身(5)上的所述支撑机构(2)用以对所述预制盖梁件(4)的底部进行承载支撑;
所述支撑机构(2)对所述预制盖梁件(4)的底部施加的支撑作用力与所述反压机构(1)对所述预制盖梁件(4)的顶部施加的反向作用力相互作用,使所述预制盖梁件(4)受力平衡以保证拼装施工顺利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盖梁施工的无支架拼装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压机构(1)包括反压梁(11)、螺纹钢连接组(12)以及反压预埋件(13);
所述反压梁(11)固定在所述预制盖梁件(4)的顶部,所述反压梁(11)通过所述螺纹钢连接组(12)与所述反压预埋件(13)相连接,以对所述预制盖梁件(4)的顶部施加反向作用力,所述反压预埋件(13)预埋在所述承台(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盖梁施工的无支架拼装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钢棒组(21)、支撑梁(22)以及千斤顶(23);
所述墩身(5)的顶部通过所述钢棒组(21)与所述支撑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勇,刘四德,邓朝友,王佐东,黄志猛,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