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道路施工缘石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部和第二防护部,所述第一防护部为下表面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所述第一防护部的滑动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防护部的下方,且固定有配重块,所述第二防护部为后表面开口的矩形长方体结构;拉伸拉伸板,使卡扣部与第一防护部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可以将该装置套设在缘石上,然后松开拉伸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使卡扣部牢牢的固定缘石的上,然后第一防护部中的延伸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落,此时通过第一防护部以及其上的延伸板可以对缘石靠近道路的一面进行防护,通过第二防护部以及其上的拉伸板可以对缘石的顶部进行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施工缘石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
,具体为一种道路施工缘石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道路工程是指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同其他任何门类的土木工程一样,道路工程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特性,在对道路进行施工的时候,常常需要对路缘石进行防护,传统路缘石防护一般采用橡胶(乳化)沥青撒布前路缘石用塑料布苫盖加固定塑料薄膜,橡胶(乳化)沥青撒布后沥青混凝土摊铺前将塑料布和固定材料统一撤除回收,以避免道路缘石的沥青污染和沥青混凝土边缘压实度不满足规范要求,施工流程繁琐,铺设和拆除较为费劲,同时还影响交通通行。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1820315595.3,公开了一种道路施工缘石防护装置),此专利通过第一防护部对缘石的立面进行防护,通过第二防护部对缘石的顶面进行防护,通过第一防护部和卡扣部将该装置固定到缘石外侧,相较于现有的塑料布苫盖加固定塑料薄膜的施工方式,铺设回收更为方便,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该装置不影响道路的通行。但上述专利所公开的缘石防护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根据不同路缘石的厚度和高度对装置做出相应的调节,导致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施工缘石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缘石防护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根据不同路缘石的厚度和高度对装置做出相应的调节,导致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不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施工缘石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部和第二防护部,所述第一防护部为下表面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所述第一防护部的滑动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防护部的下方,且固定有配重块,所述第二防护部为后表面开口的矩形长方体结构,且所述第二防护部的内部设有拉伸板,所述拉伸板的后表面位于所述第二防护部的后方,且一体成型有卡扣部,所述第二防护部的内部前表面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后端与所述拉伸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护部的上表面对称固定有轴套,两个所述轴套之间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轴套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部和所述第二防护部的同一侧和同另一侧均固定有磁片。优选的,所述延伸板的顶部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防护部底部开口的宽度。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部的前表面中心处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固定有反光板。优选的,所述卡扣部与所述拉伸板共同形成倒L型结构。(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施工缘石防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拉伸拉伸板,使卡扣部与第一防护部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可以将该装置套设在缘石上,然后松开拉伸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使卡扣部牢牢的固定缘石的上,然后第一防护部中的延伸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落,此时通过第一防护部以及其上的延伸板可以对缘石靠近道路的一面进行防护,通过第二防护部以及其上的拉伸板可以对缘石的顶部进行防护,相较于现有的缘石防护装置,该装置可以对厚度和高度不同的缘石进行防护,适应范围更广,更有利于施工人员使用。(2)、本技术在夜间使用的时候,施工车辆的灯光照射在该装置上的时候,通过固定块上的反光板可以对车辆的灯光进行反射,从而可以起到提醒驾驶员的目的,避免驾驶员分心驾驶,导致施工车辆将防护装置损坏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内部结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轴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防护部;2、固定块;3、第二防护部;4、轴套;5、把手;6、拉伸板;7、卡扣部;8、磁片;9、反光板;10、延伸板;11、配重块;12、弹簧;13、限位块;14、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施工缘石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部1和第二防护部3,第一防护部1为下表面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第一防护部1的滑动连接有延伸板10,延伸板10的底部位于第一防护部1的下方,且固定有配重块11,第二防护部3为后表面开口的矩形长方体结构,且第二防护部3的内部设有拉伸板6,拉伸板6的后表面位于第二防护部3的后方,且一体成型有卡扣部7,第二防护部3的内部前表面固定有弹簧12,弹簧12的后端与拉伸板6的前表面固定连接,在使用的时候,拉伸拉伸板6,使卡扣部7与第一防护部1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可以将该装置套设在缘石上,然后松开拉伸板6,在弹簧12的作用下,可以使卡扣部7牢牢的固定缘石的上,然后第一防护部1中的延伸板10在配重块11的作用下自动下落,此时通过第一防护部1以及其上的延伸板10可以对缘石靠近道路的一面进行防护,通过第二防护部3以及其上的拉伸板6可以对缘石的顶部进行防护,相较于现有的缘石防护装置,该装置可以对厚度和高度不同的缘石进行防护,适应范围更广,更有利于施工人员使用。进一步的,第二防护部3的上表面对称固定有轴套4,两个轴套4之间设有把手5,把手5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转轴14,两个转轴14分别位于两个轴套4的内部,通过把手5方便该装置的安装和拆卸。进一步的,第一防护部1和第二防护部3的同一侧和同另一侧均固定有磁片8,通过两个装置之间的磁片8之间的吸引力,可以将两个装置进行快速拼接,从而可以对多个缘石进行防护。进一步的,延伸板10的顶部固定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的宽度大于第一防护部1底部开口的宽度,避免延伸板10与第一防护部1之间发生脱离的情况。进一步的,第一防护部1的前表面中心处固定有固定块2,固定块2的两侧均固定有反光板9,在夜间使用的时候,施工车辆的灯光照射在该装置上的时候,通过固定块2上的反光板9可以对车辆的灯光进行反射,从而可以起到提醒驾驶员的目的,避免驾驶员分心驾驶,导致施工车辆将防护装置损坏的情况。进一步的,卡扣部7与拉伸板6共同形成倒L型结构,方便卡扣部7固定在缘石上,从而可以将整个装置进行固定。综上可得,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在使用的时候,拉伸拉伸板6,使卡扣部7与第一防护部1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可以将该装置套设在缘石上,然后松开拉伸板6,在弹簧12的作用下,可以使卡扣部7牢牢的固定缘石的上,然后第一防护部1中的延伸板10在配重块11的作用下自动下落,此时通过第一防护部1以及其上的延伸板10可以对缘石靠近道路的一面进行防护,通过第二防护部3以及其上的拉伸板6可以对缘石的顶部进行防护,相较于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施工缘石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部(1)和第二防护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部(1)为下表面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所述第一防护部(1)的滑动连接有延伸板(10),所述延伸板(10)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防护部(1)的下方,且固定有配重块(11),所述第二防护部(3)为后表面开口的矩形长方体结构,且所述第二防护部(3)的内部设有拉伸板(6),所述拉伸板(6)的后表面位于所述第二防护部(3)的后方,且一体成型有卡扣部(7),所述第二防护部(3)的内部前表面固定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后端与所述拉伸板(6)的前表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施工缘石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部(1)和第二防护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部(1)为下表面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所述第一防护部(1)的滑动连接有延伸板(10),所述延伸板(10)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防护部(1)的下方,且固定有配重块(11),所述第二防护部(3)为后表面开口的矩形长方体结构,且所述第二防护部(3)的内部设有拉伸板(6),所述拉伸板(6)的后表面位于所述第二防护部(3)的后方,且一体成型有卡扣部(7),所述第二防护部(3)的内部前表面固定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后端与所述拉伸板(6)的前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缘石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部(3)的上表面对称固定有轴套(4),两个所述轴套(4)之间设有把手(5),所述把手(5)的两端均一体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铁飞,杨鑫,刘佳胜,张周亮,王亚宁,赵刚,管道祥,颉志杰,王尊正,楚留艳,杨秋艳,游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