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保护路面的走道板,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板体以及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体之间的承载板体,固定板体的左右两侧各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脚,固定板体靠近承载板体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承载板体的前后两端各开设有左右间隔的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与距离其最近的第一连接孔通过连接构件可拆装地连接在一起。可有效保护待保护路面,安全性高,制作简单,成本低,搬运和装配方便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拆装,具有很强的扩展功能,从而可重复利用进而最大化节省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保护路面的走道板
本技术涉及走道板的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保护路面的走道板。
技术介绍
路面破损总体上可以分两类:结构性破损和功能性破损。结构性破损导致路面结构承载力下降,以各种结构裂缝的形式表现出来。功能性破损则会影响行车质量和行车安全,表现为路面服务能力下降、平整度和抗滑性能降低。通常,结构性破损增加到一定程度,同样也会出现功能性破损。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网络的逐渐完善,公路的维修养护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老旧小区路面改造或市政施工对路面修复后需要通行时,需要通过一种保护装置,在不破坏待保护路面的情况下,提供临时交通通过。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采用木板或钢板等保护板临时铺设,提供通行和路面保护。但这种保护方式承载力不稳定,不能确保待保护路面不被挤压破坏,这样会影响修复路面(即待保护路面)的养护和保养,同时现有的保护板没有有效的结构支撑措施和固定装置,仅为临时铺于地面上,不仅不能满足不同重量物体通过也不能确保其牢固性能,会对行人通行安全产生隐患;现有的保护板移动和携带不方便,体积笨重,不方便运输,会产生过多的运输成本;现有的保护板不能起到复制扩展以及拼接形成一个大面积走道板的功能,二次使用可能性较低,产生资源浪费。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保护路面的走道板,其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可重复利用从而最大化节省资源。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保护路面的走道板,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板体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体之间的承载板体,所述固定板体的左右两侧各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脚,所述固定板体靠近所述承载板体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左右对称设置且二者的中心距等于所述固定板体左右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承载板体与所述固定板体的左右长度相同,所述承载板体的前后两端各开设有左右间隔的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左右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对称设置且二者的中心距等于所述承载板体左右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连接孔与距离其最近的所述第一连接孔通过连接构件可拆装地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体远离所述承载板体的一端可拆装地连接有坡道。进一步地,所述坡道的左右长度为900mm,前后长度为250mm。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体的左右长度为900mm,前后长度为400mm,所述承载板体的左右长度为900mm,前后长度为3300mm。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体包括框架以及铺设在所述框架顶部的花纹钢板,所述框架包括呈矩形排布的四根主龙骨以及固定连接在由四根所述主龙骨围成的矩形区域中的两根加强龙骨。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体包括框架以及铺设在所述框架顶部的花纹钢板,所述框架包括呈矩形排布的四根主龙骨以及固定连接在由四根所述主龙骨围成的矩形区域中的五根加强龙骨。进一步地,所述主龙骨的截面尺寸与所述加强龙骨的截面尺寸均为30mm×30mm。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脚由角铁制成。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构件包括U型螺栓以及配套的垫板。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脚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完好的路面上,所述承载板体的前后长度不小于待保护路面的前后长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有效保护待保护路面,安全性高,制作简单,成本低,搬运和装配方便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拆装,具有很强的扩展功能,从而可重复利用进而最大化节省资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单个用于保护路面的走道板在使用时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个用于保护路面的走道板在扩展使用时的示意图。图中:1、固定板体;2、承载板体;3、第一连接孔;4、第二连接孔;5、固定脚;6、坡道;7、框架;8、待保护路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保护路面的走道板,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板体1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体1之间的承载板体2,所述固定板体1的左右两侧各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脚5,所述固定板体1靠近所述承载板体2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3,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3左右对称设置且二者的中心距等于所述固定板体1左右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承载板体2与所述固定板体1的左右长度相同,所述承载板体2的前后两端各开设有左右间隔的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4,左右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4对称设置且二者的中心距等于所述承载板体2左右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连接孔4与距离其最近的所述第一连接孔3通过连接构件可拆装地连接在一起。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体1远离所述承载板体2的一端可拆装地连接有坡道6。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坡道6的左右长度为900mm,前后长度为250mm。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体1的左右长度为900mm,前后长度为400mm,所述承载板体2的左右长度为900mm,前后长度为3300mm。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体1包括框架7以及铺设在所述框架7顶部的花纹钢板,所述框架7包括呈矩形排布的四根主龙骨以及固定连接在由四根所述主龙骨围成的矩形区域中的两根加强龙骨。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体2包括框架7以及铺设在所述框架7顶部的花纹钢板,所述框架7包括呈矩形排布的四根主龙骨以及固定连接在由四根所述主龙骨围成的矩形区域中的五根加强龙骨。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主龙骨的截面尺寸与所述加强龙骨的截面尺寸均为30mm×30mm。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脚5由角铁制成。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U型螺栓以及配套的垫板。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脚5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完好的路面上,所述承载板体2的前后长度不小于待保护路面8的前后长度。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用于保护路面的走道板(以下简称为走道板)单个时可实现对待保护路面的有效保护,多个时可阵列组装成大面积的走道板,以适应对通行要求较高的路径。走道板具体包括固定板体1、承载板体2和坡道6。承载板体2的前后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保护路面的走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板体(1)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体(1)之间的承载板体(2),所述固定板体(1)的左右两侧各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脚(5),所述固定板体(1)靠近所述承载板体(2)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3),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3)左右对称设置且二者的中心距等于所述固定板体(1)左右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承载板体(2)与所述固定板体(1)的左右长度相同,所述承载板体(2)的前后两端各开设有左右间隔的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4),左右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4)对称设置且二者的中心距等于所述承载板体(2)左右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连接孔(4)与距离其最近的所述第一连接孔(3)通过连接构件可拆装地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保护路面的走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板体(1)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体(1)之间的承载板体(2),所述固定板体(1)的左右两侧各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脚(5),所述固定板体(1)靠近所述承载板体(2)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3),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3)左右对称设置且二者的中心距等于所述固定板体(1)左右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承载板体(2)与所述固定板体(1)的左右长度相同,所述承载板体(2)的前后两端各开设有左右间隔的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4),左右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4)对称设置且二者的中心距等于所述承载板体(2)左右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连接孔(4)与距离其最近的所述第一连接孔(3)通过连接构件可拆装地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保护路面的走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体(1)远离所述承载板体(2)的一端可拆装地连接有坡道(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保护路面的走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6)的左右长度为900mm,前后长度为25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保护路面的走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体(1)的左右长度为900mm,前后长度为400mm,所述承载板体(2)的左右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明振,冯磊,韩文帅,
申请(专利权)人:曹明振,冯磊,韩文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