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触控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79340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3
本申请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柔性触控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具有感光元件的电子设备,该柔性触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区域围绕第一区域的外周设置,其中,柔性触控显示屏包括:显示屏主体;ITO走线层,至少部分间接或直接设置于第一区域的显示屏主体上;金属走线层,间接或直接设置于第二区域的显示屏主体上,且金属走线层与ITO走线层电连接。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高柔性触控显示屏的第一区域的透光效果,进而使光线通过第一区域可进入放置在柔性触控显示屏下方的摄像头,以提升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质量,同时,实现柔性触控显示屏的整面显示区域的触控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触控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显示器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触控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发展,全面屏方案中,屏下摄像技术逐步被开发,屏下摄像技术是使环境光线透过屏幕膜层到达底层被摄像头捕捉到进行成像。目前柔性触控屏采用的金属走线(MetalMesh)通常为金属材料(例如铝、铜、银、金等),因为上述金属材料的不透明特性,导致屏下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质量不佳。而挖除屏下摄像区域的金属走线虽不会影响显示功能,且解决了光线透过率低以及衍射效应的问题。但是对触控特性会有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触控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能够提高柔性触控显示屏的第一区域的透光效果,进而使光线通过第一区域可进入放置在柔性触控显示屏下方的摄像头,以提升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质量,同时,实现柔性触控显示屏的整面显示区域的触控功能。在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触控显示屏,柔性触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区域围绕第一区域的外周设置,第一区域与感光元件对应设置,其中,柔性触控显示屏包括:显示屏主体;ITO走线层,至少部分间接或直接设置于第一区域的显示屏主体上;金属走线层,间接或直接设置于第二区域的显示屏主体上,且金属走线层与ITO走线层电连接。在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感光元件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感光元件以及如前述的柔性触控显示屏;其中,柔性触控显示屏安装在壳体上,且柔性触控显示屏与壳体限定出收容空间,感光元件设置在收容空间内,且感光元件与第一区域对应设置。在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触控显示屏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显示屏主体,其中,显示屏主体的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区域围绕第一区域的外周设置;至少在第一区域的显示屏主体上形成ITO走线层,在第二区域的显示屏主体上形成金属走线层,其中金属走线层与ITO走线层电连接。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触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区域围绕第一区域的外周设置,ITO走线层至少部分间接或直接设置于第一区域的显示屏主体上,ITO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透光性,可以提高柔性触控显示屏的第一区域的透光效果,光线通过第一区域可进入放置在柔性触控显示屏下方的感光元件,通过提高光线的入射率,进而提升成像效果;其次,保留了第一区域的实现触控功能的ITO走线层,实现柔性触控显示屏的整面显示区域的触控功能;同时,仅在第一区域使用具有脆性的ITO走线层,而第二区域则使用韧性更大且耐弯折的金属走线层,在柔性触控显示屏作为折叠屏使用时,可避免金属走线层因长期的反复挠折而产生裂纹导致触控功能失效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触控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的制程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触控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的制程示意图;图9为图8所对应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触控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的制程示意图;图11为图10对应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触控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的制程示意图;图13为图12对应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触控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的制程示意图;图15为图14对应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触控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的制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柔性触控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区域101和第二区域102。第二区域102围绕第一区域101的外周设置,第一区域与感光元件对应设置,其中,第一区域101为圆形、方形、矩形或其他形状。具体地,柔性触控显示屏10包括:显示屏主体11、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走线层12以及金属走线层13。显示屏主体11可以为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屏、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显示屏或者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柔性显示屏等。AMOLED具有更宽的视角、更高的刷新率和更薄的尺寸,同时其显示真实度更高,通透性更好。ITO走线层12和金属走线层13共同组成柔性触控显示屏10的触屏线路层,ITO走线层12至少部分间接或直接设置于第一区域101的显示屏主体11上,金属走线层13间接或直接设置于第二区域102的显示屏主体11上,可以实现整体显示区域的触控功能。其中,ITO走线层12为透明层,可以理解的是,ITO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ITO的透光率可以达到90%以上且远大于铝、铜、银、金等金属的透光率,因此,第一区域101处的ITO走线层12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在光线透过ITO走线层12时不会发生衍射,可以提高柔性触控显示屏10的第一区域101的透光效果,进而使光线通过第一区域101进入放置在柔性触控显示屏10下方的感光元件,感光元件捕捉光线以成像。感光元件可以为摄像头或感光指纹模组,其中当感光元件为摄像头时,摄像头与第一区域101相对,外界光线穿透第一区域101并进入摄像头,由于第一区域101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能,从而使得摄像头接收到的外界光线质量较高,进而能够获得较好的拍摄效果;当感光元件为感光指纹模组时,用户将手指放置在第一区域101时,柔性触控显示屏10中产生的光线会照射用户指纹纹理,并反射至感光指纹模组上,由于第一区域101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能,从而使得摄像头接收到的反射光线质量较高,进而能够实现对用户指纹的准确识别。ITO走线层12被图案化而形成若干第一触控电极与若干第二触控电极。上述第一触控电极沿一直角坐标系的Y轴方向延伸并沿X轴方向间隔排列,上述第二触控电极沿X轴方向延伸并Y轴方向间隔排列。通过检测第一触控电极与对应第二触控电极的电容信号的变化,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触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围绕所述第一区域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一区域与感光元件对应设置,其中,所述柔性触控显示屏包括:/n显示屏主体;/nITO走线层,至少部分间接或直接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显示屏主体上;/n金属走线层,间接或直接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显示屏主体上,且所述金属走线层与所述ITO走线层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触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围绕所述第一区域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一区域与感光元件对应设置,其中,所述柔性触控显示屏包括:
显示屏主体;
ITO走线层,至少部分间接或直接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显示屏主体上;
金属走线层,间接或直接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显示屏主体上,且所述金属走线层与所述ITO走线层电连接。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走线层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搭接部,所述ITO走线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主体部和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搭接部;
其中,所述第一搭接部与所述第二搭接部搭接,且所述第一搭接部与所述显示屏主体不接触;或者,
所述第一搭接部与所述第二搭接部搭接,且所述第二搭接部与所述显示屏主体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走线层直接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显示屏主体上;
所述柔性触控显示屏还包括:
透明绝缘层,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ITO走线层与所述显示屏主体之间,且所述透明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显示屏主体以及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金属走线层;
其中,所述透明绝缘层上形成有贯通孔,所述ITO走线层通过所述贯通孔与所述金属走线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ITO走线层至少部分直接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显示屏主体上;
所述柔性触控显示屏还包括:
透明绝缘层,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金属走线层与所述显示屏主体之间,且所述透明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显示屏主体以及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ITO走线层;
其中,所述透明绝缘层上形成有贯通孔,所述金属走线层通过所述贯通孔与ITO走线层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主体包括:
显示背板;
薄膜封装层,设置在所述显示背板的一侧;
OC图案层,设置在所述薄膜封装层远离所述显示背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触控显示屏为自容触控显示屏或互容触控显示屏。


7.一种具有感光元件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感光元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触控显示屏;
其中,所述柔性触控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柔性触控显示屏与所述壳体限定出收容空间,所述感光元件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设置。


8.一种柔性触控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显示屏主体,其中,所述显示屏主体的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围绕所述第一区域的外周设置;
至少在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显示屏主体上形成IT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文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