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表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手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3339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手表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手表,其中,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检测装置采集智能手表的第一特征数据;根据第一特征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佩戴;若用户正在佩戴,通过第二检测装置采集智能手表的第二特征数据;根据第二特征数据判断用户是否佩戴成功;根据用户是否佩戴成功调整相应的预设工作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能手表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手表,通过在用户佩戴智能手表时,将用户的佩戴动作进行分解,分别通过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检测用户是否正在佩戴和是否佩戴成功,最后适应调整智能手表的工作状态,提升智能手表佩戴状态检测的精度,同时,也更加智能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手表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手表
本专利技术涉及状态识别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手表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手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智能手表在无论用户是否在佩戴手表时,均以相同工作模式运行,还不够智能化。例如:智能手表受其体积不能太大的限制,电池容量有限,而在解决电池续航能力的问题上更要解决其能否自适应调整相应工作模式的问题,即当用户未佩戴时,进入待机模式,关闭一些无需功能,当用户正常佩戴时,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开启一些相应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手表,通过在用户佩戴智能手表时,将用户的佩戴动作进行分解,分别通过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检测用户是否正在佩戴和是否佩戴成功,最后适应调整智能手表的工作状态,提升智能手表佩戴状态检测的精度,同时,也更加智能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检测装置采集智能手表的第一特征数据;根据第一特征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佩戴;若用户正在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手表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通过第一检测装置采集所述智能手表的第一特征数据;/n根据所述第一特征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佩戴;/n若用户正在佩戴,通过第二检测装置采集所述智能手表的第二特征数据;/n根据所述第二特征数据判断用户是否佩戴成功;/n根据用户是否佩戴成功调整相应的预设工作模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表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第一检测装置采集所述智能手表的第一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佩戴;
若用户正在佩戴,通过第二检测装置采集所述智能手表的第二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特征数据判断用户是否佩戴成功;
根据用户是否佩戴成功调整相应的预设工作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表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一心率传感器;
所述第一特征数据包括:通过第一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所述智能手表的第一加速度数据和通过第一心率传感器采集用户佩戴位置的第一心率数据;
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包括:第一X轴数据、第一Y轴数据和第一Z轴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特征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佩戴,包括:
若所述第一X轴数据在预设的第一时间范围内均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且,
所述第一Y轴数据在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均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且,
所述第一Z轴数据在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均等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时,确定所述智能手表处于静止状态;
若所述第一Z轴数据在预设的第二时间范围内有满足预设旋转条件的情况,
且,
所述第一心率数据在预设的第三时间范围内均落在预设的正常心率区间内时,确定用户正在佩戴所述智能手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表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加速度传感器、第一拉力传感器、第二拉力传感器和第二心率传感器;
所述第二特征数据包括:通过所述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所述智能手表的第二加速度、通过第一拉力传感器采集表盘的一端与第一表带的之间的第一拉力数据、通过第二拉力传感器采集表盘的另一端与第二表带之间的第二拉力数据和通过所述第二心率传感器采集用户佩戴位置的第二心率数据;
所述第二加速度包括:第二X轴数据、第二Y轴数据和第二Z轴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特征数据判断用户是否佩戴成功,包括:
在预设的第四时间范围内每隔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分别获取所述第二X轴数据、第二Y轴数据和第二Z轴数据,并将其分别组合成X轴数据样本、Y轴数据样本和Z轴数据样本;
计算所述智能手表的第一佩戴验证指数:



其中,σ1为第一佩戴验证指数,Xi、Yi和Zi分别为X轴数据样本、Y轴数据样本和Z轴数据样本中第i个第二X轴数据、第二Y轴数据和第二Z轴数据,t为各数据的总数目,k1、k2和k3为预设的权重值,
根据预设的曲线构建规则分别基于所述X轴数据样本、Y轴数据样本和Z轴数据样本构建X真实曲线、Y真实曲线和Z真实曲线;
获取预设的标准曲线,所述标准曲线包括:X标准曲线、Y标准曲线和Z标准曲线;
获取预设的多个采样点;
获取所述X真实曲线、Y真实曲线、Z真实曲线、X标准曲线、Y标准曲线和Z标准曲线中分别与所述采样点对应的X真实采样值、Y真实采样值、Z真实采样值、X标准采样值、Y标准采样值和Z标准采样值,并将其分别组合成X真实样本、Y真实样本、Z真实样本、X标准样本、Y标准样本和Z标准样本;
计算所述智能手表的第二佩戴验证指数:



其中,σ2为第二佩戴验证指数,为X真实样本中第r个X真实采样值,为X标准样本中第r个X标准采样值,为Y真实样本中第r个Y真实采样值,为Y标准样本中第r个Y标准采样值,为Z真实样本中第r个Z真实采样值,为Z标准样本中第r个Z标准采样值,n为各采样值的总数目,T1、T2和T3为预设的验证阈值;
若所述第一佩戴验证指数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指数阈值且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指数阈值,和,
所述第二佩戴验证指数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三指数阈值,
且,
所述第一拉力数据在预设的第五时间范围内均大于预设的第一拉力阈值,
且,
所述第二拉力数据在所述第五时间范围内均大于预设的第二拉力阈值,
且,
所述第二心率数据在预设的第六时间范围内均落在预设的正常心率区间内时,确定用户佩戴手表成功,否则佩戴手表失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手表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包括:正常工作模式和待机模式;
所述正常工作模式包括:所述智能手表的表盘刷新周期为第一刷新周期阈值,所述智能手表的信息更新周期为第一更新周期阈值且所述智能手表的记步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为开启状态;
所述待机模式包括:所述表盘刷新周期为第二刷新周期阈值,所述信息更新周期为第二更新周期阈值,所述记步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为关闭状态;
所述根据用户是否佩戴成功调整相应的预设工作模式,包括:
确定所述智能手表的当前工作模式;
若用户佩戴手表成功,判断所述当前工作模式是否是所述正常工作模式,若不是,将所述当前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
若用户佩戴手表失败,判断所述当前工作模式是否是所述待机模式,若不是,将所述当前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待机模式;
所述第一更新周期阈值小于所述第二更新周期阈值,所述第一刷新周期阈值小于所述第二更新周期阈值;
所述表盘刷新周期包括:通过预设的无线通讯装置获取标准时间对所述智能手表的表盘当前时间进行替换的周期;
所述信息更新周期包括:通过所述无线通讯装置获取短信、电话、应用推送和应用更新信息的周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表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用户佩戴成功,通过第三检测装置采集所述智能手表的第三特征数据;
所述第三检测装置包括:第三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第三特征数据包括:通过所述第三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所述智能手表的第三加速度;
所述第三加速度包括:第三X轴数据、第三Y轴数据和第三Z轴数据;
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分别获取所述第三X轴数据、第三Y轴数据和第三Z轴数据,在预设的第七时间范围内,若所述第三X轴数据落在预设的第一检验区间内的次数大于预设的第一次数阈值,且,
所述第三Y轴数据落在预设的第二检验区间内的次数大于预设的第二次数阈值,且,
所述第三Z轴数据落在预设的第三检验区间内的次数大于预设的第三次数阈值,确定用户将所述智能手表佩戴在左手上;
若所述第三X轴数据落在预设的第四检验区间内的次数大于预设的第四次数阈值,且,
所述第三Y轴数据落在预设的第五检验区间内的次数大于预设的第五次数阈值,且,
所述第三Z轴数据落在预设的第六检验区间内的次数大于预设的第六次数阈值,确定用户将所述智能手表佩戴在右手上;
在预设的第八时间范围内,若所述第三X轴数据均落在预设的第七检验区间内,且,
所述第三Y轴数据均落在预设的第八检验区间内,和,
所述第三Z轴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家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写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