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治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33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托盘、托盘驱动机构、温度控制机构、湿度控制机构、灭菌机构、控制机构和显示屏,箱体的一侧侧壁为开口,所述开口处铰接有箱门,显示屏设置在箱门上,所述托盘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内侧壁的电动机、第一转轴和两个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中间齿轮,在托盘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托盘本体可以自动从箱体内伸出,方便工作人员拿取培养基,夹持机构可以将培养基进行很好的夹持,将培养基固定在托盘本体上;温度控制机构、湿度控制机构可智能调控箱体内的温湿度,并且将温湿度的具体数值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灭菌灯可以在清理箱体内部时杀灭箱体内的细菌,保持箱体内的无菌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
,具体领域为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微生物培养是生物培养的中的一种,所培养的微生物主要有病毒、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培养,是指借助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和人为创造的培养条件,使某些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微生物培养可分为纯培养和混合培养,前者是指对已纯化的单一菌种进行培养和利用;后者是指对混合菌种或自然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然后根据培养基上所生长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估算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数量,微生物培养需要用到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不同种类和生活习性来配制特定的培养基,微生物培养成功的关键在于无菌操作,如果培养器具和培养基不能彻底灭菌、培养的过程中有杂菌污染是很容易失败的。传统的微生物培养装置,操作者需要将手深入到装置取培养基,此种操纵方式一方面容易破坏装置内部的无菌环境,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负担,在此,提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托盘、托盘驱动机构、温度控制机构、湿度控制机构、灭菌机构、控制机构和显示屏(2),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一侧侧壁为开口,所述开口处铰接有箱门(3),显示屏(2)设置在箱门(3)上,所述托盘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侧壁的电动机(4)、第一转轴(5)和两个第二转轴(6),第一转轴(5)上设有中间齿轮(7),两个第二转轴(6)上均设有从动齿轮(8)和齿扇(9),中间齿轮(7)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从动齿轮(8)啮合,一个第二转轴(6)上设有从动皮带轮(10),所述电动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皮带轮(11),主动皮带轮(11)与从动皮带轮(10)通过皮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托盘、托盘驱动机构、温度控制机构、湿度控制机构、灭菌机构、控制机构和显示屏(2),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一侧侧壁为开口,所述开口处铰接有箱门(3),显示屏(2)设置在箱门(3)上,所述托盘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侧壁的电动机(4)、第一转轴(5)和两个第二转轴(6),第一转轴(5)上设有中间齿轮(7),两个第二转轴(6)上均设有从动齿轮(8)和齿扇(9),中间齿轮(7)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从动齿轮(8)啮合,一个第二转轴(6)上设有从动皮带轮(10),所述电动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皮带轮(11),主动皮带轮(11)与从动皮带轮(10)通过皮带(12)相连,所述托盘包括托盘本体(13)和两个滑块(14),两个滑块(14)分别设置在托盘本体(13)的两侧壁上,箱体(1)两个相对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滑道(15),滑块(14)与滑道(15)之间为滑动连接,一个滑块(14)上设有齿条(16),齿条(16)与两个齿扇(9)均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侧壁上的加热管路(17)和温度感应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红兵陈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长治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