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磨样珠加珠器的珠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328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磨样珠加珠器的珠匣,其包括一个匣体和一个自该匣体延伸的加样端,其中该匣体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磨样珠的珠腔,该加样端形成一个与该珠腔相连通的珠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磨样珠加珠器的珠匣
本技术涉及实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更便捷地向需要磨样珠的实验设备提供磨样珠的磨样珠加珠器。进一步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磨样珠加珠器的珠匣。
技术介绍
现代生物学研究离不开对核酸的研究。核酸分子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为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其广泛存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其中DNA是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核酸分子,尤其是DNA分子进行研究时,无论是对DNA分子的结构,还是对其功能的研究,均需要先将DNA自生物样本中分离出来。在将DNA分子自生物组织,尤其是将植物DNA分子自植物组织分离出来之前,需要对植物组织破碎处理。目前,大规模提取植物DNA普遍采用磨样机对植物组织进行破碎处理。在使用磨样机对植物组织进行破碎处理时,多需要向盛放有植物组织样本的EP管中加入磨样珠,以帮助振荡破碎植物组织样本。现有向EP管中加入磨样珠的方法主要是手动加入。研究人员或使用镊子夹住磨样珠,或直接用手捏住磨样珠,以将其放入相应EP管。然而,用于破碎样品的磨样珠的直径小、表面光滑,不管是借助于镊子,还是直接用手,磨样珠均容易滑落。此外,当研究人员直接用手将磨样珠加入EP管时,为了避免污染,还需要带上手套,这进一步给磨样珠加样带来了困难。相应地,当研究人员需要大规模获取DNA样本时,向EP管加入磨样珠将耗费研究人员大量宝贵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样珠加珠器,其中本技术磨样珠加珠器可使使用者很容易地将磨样珠加入到需要磨样珠的仪器设备,例如EP管内。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样珠加珠器,其中本技术磨样珠加珠器允许使用者将磨样珠一个个地加入到需要磨样珠的仪器设备,例如EP管内,从而使使用者可自主控制加入磨样珠的数量。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样珠加珠器,其中本技术磨样珠加珠器在上一个磨样珠离开击发位后,后一个磨样珠被自动填充至该击发位,以使使用者可继续加样。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磨样珠加珠器的珠匣,其中本技术磨样珠加珠器的珠匣允许使用者在其珠腔内的磨样珠被全部加样后,更换珠匣,从而使本技术加珠器可被重复使用。本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用于磨样珠加珠器的珠匣,其中本技术用于磨样珠加珠器的珠匣不需要精密的部件和复杂的结构,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使用。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依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目的的本技术用于磨样珠加珠器的珠匣包括:一个匣体;和一个自该匣体延伸的加样端,其中该匣体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磨样珠的珠腔,该加样端形成一个与该珠腔相连通的珠孔。进一步地,该珠匣被设置能够被放置在该磨样珠加珠器的主体,且当该珠匣被设置在该主体时,该珠匣的该匣体能够被设置在该主体形成的珠匣腔内,该加样端能够被设置在该磨样珠加珠器的加样装置的加样室内。进一步地,该珠匣的该加样端形成的该珠孔的相对两侧能够分别正对该磨样珠加珠器的加样通道和触动件。进一步地,当该珠匣的该加样端被设置在该加样装置的该加样室时,该珠孔能够通过该加样室与该磨样珠加珠器的加样通道相连通。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技术进一步的目的和目的将得以充分体现。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目的,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得以充分体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磨样珠加珠器的正视图。图2是上述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磨样珠加珠器的装配图。图3是上述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磨样珠加珠器的主体的剖视图。图4是上述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磨样珠加珠器的主体的另一剖视图。图5A是上述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磨样珠加珠器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本技术磨样珠加珠器的加样状态。图5B是上述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磨样珠加珠器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本技术磨样珠加珠器的停止加样状态。图6是上述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磨样珠加珠器的局部放大图。图7A显示的是上述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磨样珠加珠器的加样装置的触动件和驱动件。图7B是上述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磨样珠加珠器的加样装置的触动件的立体图。图7C是上述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磨样珠加珠器的加样装置的触动件的剖视图。图8是上述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磨样珠加珠器的珠匣的立体图。图9A是上述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磨样珠加珠器的珠匣的剖视图。图9B是上述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磨样珠加珠器的珠匣的另一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参考本技术附图之图1至图9B,依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磨样珠加珠器被阐明,其中本技术磨样珠加珠器包括一个主体10、一个加样装置20和一个珠匣30,其中该加样装置20和该珠匣30被分别设置在该主体10。如附图之图1至图9B所示,依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磨样珠加珠器的该主体10包括一个高端部11和一个自该高端部11向下延伸的低端部12,其中该珠匣30被设置在该主体10的该高端部11,其中该珠匣30具有一个匣体31和一个加样端32,其中该匣体31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磨样珠1的珠腔301,该加样端32形成一个与该珠腔301相连通的珠孔302。优选地,该主体10的该高端部11形成一个适于容纳该珠匣30的该匣体31的珠匣腔110。换句话说,该珠匣30的该匣体31可被设置在该珠匣腔110内。如附图之图1至图7C所示,依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磨样珠加珠器的该加样装置20具有一个加样室201、一个加样通道203和一个被可移动地设置的触动件21,其中该加样室201和该加样通道203均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磨样珠加珠器的珠匣,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个匣体;和/n一个自该匣体延伸的加样端,其中该匣体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磨样珠的珠腔,该加样端形成一个与该珠腔相连通的珠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磨样珠加珠器的珠匣,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匣体;和
一个自该匣体延伸的加样端,其中该匣体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磨样珠的珠腔,该加样端形成一个与该珠腔相连通的珠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珠匣,其特征在于,该珠匣被设置能够被放置在该磨样珠加珠器的主体,且当该珠匣被设置在该主体时,该珠匣的该匣体能够被设置在该主体形成的珠匣腔内,该加样端能够被设置在该磨样珠加珠器的加样装置的加样室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君姜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