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冷却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32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沥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冷却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管以及与所述换热管末端连接的储存罐,所述换热管内部包括至少两个螺旋结构的沥青管道,所述沥青管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换热管起始端的外部并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沥青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换热管的末端并延伸至所述储存罐内部;所述换热管上部设置有进水口、下部设置有排水口。上述沥青冷却装置由于采用螺旋结构,因此降低了沥青在沥青管道内的流速,从而使沥青能够在换热管内部的循环水作用下进行充分的换热,从而提高了沥青冷却换热装置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冷却换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沥青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沥青冷却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沥青在生产工艺的末端都需要冷却成型工艺以使业态煤焦油凝结成为散状物。现有沥青冷凝方法包括自然冷却、冷凝器水冷以及降膜冷却器水冷这三种方式,其中,以冷凝器水冷方式应用最为广泛。应用此方式的换热装置主要通过循环水换热,通过在带有沥青管道的换热管中注入循环水,通过循环水对沥青实现降温并进一步通过水循环装置实现循环水的重复利用。但上述换热装置无法把握沥青管道中沥青的流速,过快的流速将使循环水的消耗增加,同时也将导致出现沥青未充分冷凝的情况,进而降低了沥青冷却换热装置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使沥青充分换热的沥青冷却换热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沥青冷却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管以及与所述换热管末端连接的储存罐,所述换热管内部包括至少两个螺旋结构的沥青管道,所述沥青管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换热管起始端的外部并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沥青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换热管的末端并延伸至所述储存罐内部;所述换热管上部设置有进水口、下部设置有排水口。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沥青管道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耐高温管,所述耐高温管设置有与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连接的接口。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耐高温管与所述沥青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保护壳。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排水口设置有第一阀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储存罐底部设置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设置有第二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所述提供的一种沥青冷却换热装置,首先通过沥青管道接收来自煤焦油蒸馏装置所产生的沥青,之后在流量调节装置的作用下流入置于换热管内部的螺旋结构,并通过换热管与沥青管道之间的循环水进行降温,最后流入与换热管末端连接的储存罐内。上述沥青冷却装置由于采用螺旋结构,因此降低了沥青在沥青管道内的流速,从而使沥青能够在换热管内部的循环水作用下进行充分的换热,从而提高了沥青冷却换热装置的换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换热管,2.储存罐,3.沥青管道,4.流量调节装置,5.进水口,6.排水口,7.耐高温管,8.保护壳,9.第一阀门,10.排料口,11.第二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沥青冷却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管1以及与换热管1末端连接的储存罐2,换热管1内部包括至少两个螺旋结构的沥青管道3,沥青管道3的一端延伸至换热管1起始端的外部并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4;沥青管道3的另一端穿过换热管1的末端并延伸至储存罐2内部;换热管1上部设置有进水口5、下部设置有排水口6。上述沥青冷却转换装置在使用前,利用换热管1上部设置的进水口5将循环水注入换热管1与沥青管道3之间的空间。之后通过打开设置于沥青管道3一端的、换热管1外部的流量调节装置4将沥青注入沥青管道3。沥青在螺旋形管道内部的流动速度与在直线型管道中相比将更慢,因此循环水能够对沥青进行更为充足的降温。之后沥青将通过沥青管道3的另一端穿过换热管1后储存至储存罐2内。上述沥青冷却装置由于采用螺旋结构,因此降低了沥青在沥青管道3内的流速,从而使沥青能够在换热管1内部的循环水作用下进行充分的换热,从而提高了沥青冷却换热装置的换热效果。进一步地,沥青管道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耐高温管7,耐高温管7设置有与流量调节装置4连接的接口。流量调节装置4优选采用流量计以及阀门,沥青管道3注入沥青之前可以用来调节管道内部的压力。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流量计获取实际的流入流量从而通过阀门调节沥青管道3的流量。进一步地,耐高温管7与沥青管道3的连接处设置有保护壳8。这里需要补充的是,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耐高温管7和/或沥青管道3损坏的可能,因此耐高温管7与沥青管道3之间优选采用活动连接,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法兰连接,以便于对耐高温管7以及沥青管道3两者之一或者全部进行更换。相应的,在连接处设置有保护壳8用以防止沥青从连接处渗漏,从而提高了沥青冷却换热装置的安全性。进一步地,排水口6设置有第一阀门9。储存罐2底部设置有第一阀门9,用于对循环水进行排放。随着沥青冷却换热装置对沥青进行降温的过程中,由于循环水与沥青进行热交换,因此会导致循环水的温度不断升高,并因此使换热的效果在逐渐降低,因此,需要对循环水进行排放以换取新的循环水,从而保证沥青冷却换热装置的换热效果。进一步地,储存罐2底部设置有排料口10,排料口(10)设置有第二阀门11。第二阀门11设置于上述储存罐2的底部,用于对降温后的沥青进行排出。本申请所述提供的一种沥青冷却换热装置,首先通过沥青管道接收来自煤焦油蒸馏装置所产生的沥青,之后在流量调节装置的作用下流入置于换热管内部的螺旋结构,并通过换热管与沥青管道之间的循环水进行降温,最后流入与换热管末端连接的储存罐内。上述沥青冷却装置由于采用螺旋结构,因此降低了沥青在沥青管道内的流速,从而使沥青能够在换热管内部的循环水作用下进行充分的换热,从而提高了沥青冷却换热装置的换热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冷却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以及与所述换热管末端连接的储存罐,所述换热管内部包括至少两个螺旋结构的沥青管道,所述沥青管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换热管起始端的外部并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沥青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换热管的末端并延伸至所述储存罐内部;所述换热管上部设置有进水口、下部设置有排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冷却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以及与所述换热管末端连接的储存罐,所述换热管内部包括至少两个螺旋结构的沥青管道,所述沥青管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换热管起始端的外部并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沥青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换热管的末端并延伸至所述储存罐内部;所述换热管上部设置有进水口、下部设置有排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冷却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管道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耐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帅李茂顺梁建华杨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亨益晟泰筑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