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混凝土内氧气浓度原位监测装置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20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内氧气浓度原位监测装置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环氧树脂密封结构、附加导线、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所述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安装环氧树脂密封结构内,所述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与附加导线连接。制备该混装置的方法包括:制备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通过环氧树脂注入模具密封三个电极。使用该装置的方法包括:制备混凝土模拟液并得到极化曲线;根据实际得到的数据与曲线比对,得到实际混凝土内部的氧气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氧气浓度原位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作为一种混凝土内氧气浓度原位监测装置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内氧气浓度原位监测装置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内氧气浓度原位监测装置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内氧气含量(或氧通量)是判断饱水混凝土内钢筋能否发生锈蚀的重要指标,而传统的混凝土氧通量测量方法通常需要搭建密闭测试仪器的同时配合使用氧气浓度检测器,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高且无法实现原位监测。国内外直接针对混凝土内部氧气含量测量的仪器装置以及相应的测量标准均较少,已有的试验方法通常基于气体渗透性测试来实现,其试验装置大多都通过构建结构复杂、成本高昂的密闭环境,需要外界对混凝土内部施加流动的氧气,一方面其装置整体对气密性要求极高,另一方面外界加氧必然改变混凝土氧气浓度,只能得到氧气的扩散系数而非内部的真实氧气含量。原位测量、不影响混凝土正常使用的混凝土内部氧气含量测量方法目前仍处于空白阶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内氧气浓度原位监测装置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克服了传统混凝土氧通量测量装置难以实现原位监测的困难与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内氧气浓度原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氧树脂密封结构、附加导线、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所述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安装环氧树脂密封结构内,所述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与附加导线连接,所述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均为金属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内氧气浓度原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氧树脂密封结构、附加导线、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所述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安装环氧树脂密封结构内,所述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与附加导线连接,所述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均为金属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凝土内氧气浓度原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极采用不锈钢电极,所述辅助电极采用不锈钢电极,所述参比电极采用MMO活性钛参比电极。


3.一种混凝土内氧气浓度原位监测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两个不锈钢片、MMO活性钛阳极板、环氧树脂密封剂、铜导线和模具;
将两个不锈钢片分别连接铜导线并打磨抛光,得到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
将MMO活性钛阳极板裁剪成MMO活性钛阳极板电极切片并与铜导线连接,得到参比电极;
将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按预设规则放置在模具内;
将环氧树脂密封剂倒入模具中直至密封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
待环氧树脂彻底固化后脱模,得到混凝土内氧气浓度原位监测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混凝土内氧气浓度原位监测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片为直径10mm,厚度3mm的圆柱体,所述MMO活性钛阳极板电极切片尺寸为10mm×10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混凝土内氧气浓度原位监测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两个不锈钢片分别连接铜导线并打磨抛光,得到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这一步骤,其具体包括:
通过电焊枪将铜导线分别焊接在两个不锈钢片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华李佳祺郑海兵陈梦竹谷镇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