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海青专利>正文

一种内窥镜专用夹持钳的检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14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专用夹持钳的检测工艺,属于内窥镜专用夹持钳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夹持钳放在夹持钳固定装置上;步骤2.将夹持钳的锁合性能进行初步检测;步骤3.对夹持钳反复开合多次后的锁合性能再次进行检测;步骤4.对夹持钳移动至下一检测工序;步骤5.将第一固定框上的夹持钳翻转至夹持钳平滑度检测装置上;步骤6.对夹持钳的平滑度进行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设计巧妙,工序间衔接顺畅,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内窥镜专用夹持钳的全自动化检测,一个人可以负责一台机,节约了人工,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检测的精度高,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专用夹持钳的检测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专用夹持钳
,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专用夹持钳的检测工艺。
技术介绍
如附图11-12所示,内窥镜专用夹持钳,是一种与内窥镜配合使用的内窥镜器械,主要由手柄,钳杆和钳头组成,用来夹持缝合针。内窥镜手术中,通过和内窥镜相同或者不同的通道进入人体自然孔道或者外科切口的医疗器械。而作为一种医疗器械,在生产时,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性能检测。其中,最主要的性能就是内窥镜专用夹持钳的锁合性能、钳头的平整度以及平滑度。而目前,上述各种性能的检测,通常都是采用不同的治具或者设备来完成,或者通过目测或者手动操作进行检测,难以实现自动化检测,且现有的对夹持钳进行检测时,检测的效率低检测容易造成检测的误差,影响产品的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镜专用夹持钳的检测工艺,以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内窥镜专用夹持钳的检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夹持钳放在夹持钳固定装置上:设置检测移动装置、钳头平整度检测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专用夹持钳的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夹持钳放在夹持钳固定装置上:设置检测移动装置(1)、钳头平整度检测装置(2)、钳头挤压检测装置(3)、夹持钳翻转装置(4)和夹持钳平滑度检测装置(5),所述钳头平整度检测装置(2)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夹持钳固定装置(6),首先,在对夹持钳的钳头锁合性能初始状态进行检测时,需要将夹持钳的钳头进行闭合,此时将夹持钳放在夹持钳固定装置(6)的第一固定框(60)和第二固定框(61)上,夹持钳的铰接处放置在放置槽(693)内,转动电机(62)带动转动盘(63)在第一固定框(60)内进行转动,转动盘(63)转动带动转动架(64)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专用夹持钳的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夹持钳放在夹持钳固定装置上:设置检测移动装置(1)、钳头平整度检测装置(2)、钳头挤压检测装置(3)、夹持钳翻转装置(4)和夹持钳平滑度检测装置(5),所述钳头平整度检测装置(2)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夹持钳固定装置(6),首先,在对夹持钳的钳头锁合性能初始状态进行检测时,需要将夹持钳的钳头进行闭合,此时将夹持钳放在夹持钳固定装置(6)的第一固定框(60)和第二固定框(61)上,夹持钳的铰接处放置在放置槽(693)内,转动电机(62)带动转动盘(63)在第一固定框(60)内进行转动,转动盘(63)转动带动转动架(64)转动从而将固定盘(67)的位置转动至夹持钳的上方,第一固定气缸(65)的伸缩端向下移动带动固定盘(67)向下移动,将夹持钳固定在放置槽(693)内,抬升气缸(69)的伸缩端移动带动抬升柱(691)向上移动,将夹持钳的一侧尾端进行限位固定,第二固定气缸(66)的伸缩端移动带动固定环(68)移动,固定环(68)将夹持钳的另一侧尾端进行固定,使夹持钳的钳头处于闭合状态,方便后续对夹持钳的锁合性进行检测;
步骤2.将夹持钳的锁合性能进行初步检测:然后,在对夹持钳的锁合性能进行检测时,钳头挤压检测装置(3)的挤压气缸(33)的伸缩端向下移动带动挤压板(37)在挤压箱(32)内进行移动,将橡胶泥通过限位箱(34)移动至夹持钳的钳头处,通过感应传感器(36)判断橡胶泥是否从闭合的夹持钳的钳头漏出,当没有橡胶泥从闭合的钳头漏出时,说明夹持钳的锁合性能为合格,当有橡胶泥从闭合的钳头漏出时,说明夹持钳的锁合性能为不合格;
步骤3.对夹持钳反复开合多次后的锁合性能再次进行检测:在对钳头锁合性能进行初始状态的检测后,钳头平整度检测装置(2)的驱动电机(21)工作带动驱动齿轮(22)在驱动齿板(23)上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固定框(60)通过两个移动杆(692)在第一固定框(60)上进行来回移动,第一固定框(60)来回移动从而带动夹持钳进行来回不停地闭合和张开,在反复闭合和张开后两个所述钳头平整度检测装置(2)停止工作,钳头挤压检测装置(3)工作再一次对夹持钳的锁合性能进行检测作业;
步骤4.对夹持钳移动至下一检测工序:然后,夹持钳固定装置(6)工作使夹持钳的钳头处于闭合状态,此时检测移动装置(1)的两个移动电机(12)工作带动两个移动丝杆(13)在两个第一支撑架(11)上进行转动,两个第一支撑架(11)移动带动夹持钳固定装置(6)移动,将夹持钳移动至不同的位置对夹持钳分别进行不同项目的检测;
步骤5.将第一固定框上的夹持钳翻转至夹持钳平滑度检测装置上:然后,将夹持钳移动至夹持钳翻转装置(4)的上方,此时两个钳头平整度检测装置(2)工作将第二固定框(61)从第一固定框(60)上移动开,升降电机(42)工作带动升降齿轮(43)在升降板(44)上的齿槽上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板(44)在支撑座(41)上进行移动,将升降板(44)的位置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限位框(45)的位置向上移动,在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翻转电机(47)工作带动翻转板(46)在固定框上进行翻转,翻转板(46)翻转将第一固定框(60)上的夹持钳翻转至夹持钳平滑度检测装置(5)的滑动组件(51)上,以便后续对夹持钳的平滑度进行检测;
步骤6.对夹持钳的平滑度进行检测:然后,在检测移动装置(1)将检测固定装置移动至夹持钳翻转装置(4)的上方时,夹持钳平滑度检测装置(5)的滑动电机(511)工作带动两个滑动轮(514)在两个滑动座(513)上进行转动,两个滑动轮(514)转动带动皮带(512)转动从而打的夹持钳定位组件(52)移动至旁侧,在对夹持钳进行翻转时滑动组件(51)工作将夹持钳固定组件移动至夹持钳翻转装置(4)的旁侧,在对夹持钳的平滑度进行检测时,检测电机(532)工作带动连接板(533)转动,连接板(533)转动带动弧形块(535)在弧形框(534)内进行滑动从而带动弧形框(534)来回移动,弧形框(534)来回移动带动移动板(536)在两个支撑块(538)上进行来回移动,移动板(536)移动带动检测推动头(537)来回移动,检测推动头(537)移动对固定在滑动架(521)上的夹持钳进行敲击,从而判断夹持钳的平滑度,第一定位气夹(522)将夹持钳的中间位置进行固定,第二定位气夹(523)将夹持钳的底部一端的钳头进行夹紧固定,定位柱(524)将夹持钳的顶部一端进行限位固定,在检测时夹持钳滑度检测组件(53)工作带动夹持钳的另一端进行转动,夹持钳的另一端转动的弧度的位置通过六个位置传感器(526)的位置来判断夹持钳滑行的位置,来判断夹持钳的平滑度,当夹持钳的一端转动至六个位置传感器(526)中间的位置时,说明夹持钳的平滑度良好,当夹持钳的一端转动至六个位置传感器(526)靠近定位柱(524)一端位置时,说明夹持钳的平滑度差,当夹持钳的一端转动至六个位置传感器(526)远离定位柱(524)一端位置时,说明夹持钳的平滑度为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专用夹持钳的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移动装置(1)呈水平设置,所述钳头平整度检测装置(2)设置在检测移动装置(1)的移动端上,所述钳头平整度检测装置(2)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夹持钳固定装置(6),所述钳头挤压检测装置(3)位于检测移动装置(1)的旁侧且延伸至钳头平整度检测装置(2)上,所述夹持钳翻转装置(4)位于检测移动装置(1)之间,所述夹持钳平滑度检测装置(5)设置在检测移动装置(1)的旁侧,所述夹持钳平滑度检测装置(5)包括滑动组件(51)、夹持钳定位组件(52)和夹持钳滑度检测组件(53),所述滑动组件(51)水平设置在检测移动装置(1)的旁侧,所述夹持钳定位组件(52)位于滑动组件(51)上,所述夹持钳滑度检测组件(53)位于检测移动装置(1)的旁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窥镜专用夹持钳的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移动装置(1)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架(11)、两个移动电机(12)、两个移动丝杆(13)和两个移动块(14),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11)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移动丝杆(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架(1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钟海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