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将左插块插入卷材的卷筒一端,转动螺管使右插块插入卷筒的另一端,然后通过左转盘和右转盘夹紧卷材卷筒,使卷材的一端穿过通孔,在需要铺设卷材时,一人拉动卷材的一端使卷材进行旋转,将卷材自卷筒放出,在放出合适的长度后滑动滑座,使切割刀对卷材进行切割,整体操作简单便捷,劳动强度较小,且可对卷材进行快速切割,实用性较强;包括底座、底柱、左竖板、转轴、把手、左转盘、左插块、右竖板、螺管、螺杆、右转盘、固定板、插杆、插管、右插块、底板、通孔、滑轨、滑座和切割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防水卷材在施工使用时,大多通过工人手动抬取卷材,边铺设边转动卷材,但卷材体积较大,重量较大,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卷材铺设施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的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包括底座、底柱、左竖板、转轴、把手、左转盘、左插块、右竖板、螺管、螺杆、右转盘、固定板、插杆、插管、右插块、底板、通孔、滑轨、滑座和切割刀,底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底部,左竖板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部左侧,转轴可转动设置于左竖板的顶部,把手固定设置于转轴的左部,左转盘固定设置于转轴并对右部,左插块固定设置于左转盘的右部,右竖板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部右侧,螺管可转动设置于右竖板的顶部,螺杆的右部自螺管的左部插入并螺装于螺管的左部,右转盘的右部与螺杆的左部可转动连接,右插块固定设置于右转盘的左部,固定板固定设置于螺杆的底部左侧,插杆固定设置于固定板的右部下侧,插管固定设置于右竖板的左部,插杆的右部自插管的左部插入插管内,底板的左部与左竖板的右部固定连接,底板的右部与右竖板的左部固定连接,通孔设置于底板的中部,滑轨的左部和右部分别于左竖板的右部和右竖板的左部固定连接,滑轨位于底板的前方,滑座圈套设置于滑轨的中部并可左右滑动,切割刀固定设置于滑座的后部,切割刀的后端与底板的前端接触。本技术的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还包括转辊,转辊的左部和右部分别于左竖板的右部和右竖板的左部可转动连接,转辊位于底板的后方。本技术的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还包括固定管和固定螺栓,固定管固定设置于左竖板的左部并圈套设置于转轴的中部,固定螺栓的底部自固定管的顶部插入固定管内并与转轴的顶端接触。本技术的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还包括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的底部自由竖板的顶部插入右竖板内并与螺管的顶端接触。本技术的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还包括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后部自滑座的前部插入滑座内并与滑轨的前端接触。本技术的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还包括万向轮,万向轮设置于底柱的底部。本技术的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左插块和右插块左右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辅助防水卷材施工时,将左插块插入卷材的卷筒一端,转动螺管使右插块插入卷筒的另一端,然后通过左转盘和右转盘夹紧卷材卷筒,使卷材的一端穿过通孔,在需要铺设卷材时,一人拉动卷材的一端使卷材进行旋转,将卷材自卷筒放出,在放出合适的长度后滑动滑座,使切割刀对卷材进行切割,整体操作简单便捷,劳动强度较小,且可对卷材进行快速切割,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板与转辊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底座;2、底柱;3、左竖板;4、转轴;5、把手;6、左转盘;7、左插块;8、右竖板;9、螺管;10、螺杆;11、右转盘;12、固定板;13、插杆;14、插管;15、右插块;16、底板;17、通孔;18、滑轨;19、滑座;20、切割刀;21、转辊;22、固定管;23、固定螺栓;24、锁紧螺栓;25、定位螺栓;26、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底柱2、左竖板3、转轴4、把手5、左转盘6、左插块7、右竖板8、螺管9、螺杆10、右转盘11、固定板12、插杆13、插管14、右插块15、底板16、通孔17、滑轨18、滑座19和切割刀20,底柱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底部,左竖板3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左侧,转轴4可转动设置于左竖板3的顶部,把手5固定设置于转轴4的左部,左转盘6固定设置于转轴4并对右部,左插块7固定设置于左转盘6的右部,右竖板8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右侧,螺管9可转动设置于右竖板8的顶部,螺杆10的右部自螺管9的左部插入并螺装于螺管9的左部,右转盘11的右部与螺杆10的左部可转动连接,右插块15固定设置于右转盘11的左部,固定板12固定设置于螺杆10的底部左侧,插杆13固定设置于固定板12的右部下侧,插管14固定设置于右竖板8的左部,插杆13的右部自插管14的左部插入插管14内,底板16的左部与左竖板3的右部固定连接,底板16的右部与右竖板8的左部固定连接,通孔17设置于底板16的中部,滑轨18的左部和右部分别于左竖板3的右部和右竖板8的左部固定连接,滑轨18位于底板16的前方,滑座19圈套设置于滑轨18的中部并可左右滑动,切割刀20固定设置于滑座19的后部,切割刀20的后端与底板16的前端接触;在使用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辅助防水卷材施工时,将左插块插入卷材的卷筒一端,转动螺管使右插块插入卷筒的另一端,然后通过左转盘和右转盘夹紧卷材卷筒,使卷材的一端穿过通孔,在需要铺设卷材时,一人拉动卷材的一端使卷材进行旋转,将卷材自卷筒放出,在放出合适的长度后滑动滑座,使切割刀对卷材进行切割,整体操作简单便捷,劳动强度较小,且可对卷材进行快速切割,实用性较强。本技术的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还包括转辊21,转辊21的左部和右部分别于左竖板3的右部和右竖板8的左部可转动连接,转辊21位于底板16的后方;通过上述设置对卷材进行导向。本技术的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还包括固定管22和固定螺栓23,固定管22固定设置于左竖板3的左部并圈套设置于转轴4的中部,固定螺栓23的底部自固定管22的顶部插入固定管22内并与转轴4的顶端接触;通过上述设置对转轴进行锁定。本技术的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还包括锁紧螺栓24,锁紧螺栓24的底部自由竖板的顶部插入右竖板8内并与螺管9的顶端接触;通过锁紧螺栓对螺管进行锁定。本技术的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还包括定位螺栓25,定位螺栓25的后部自滑座19的前部插入滑座19内并与滑轨18的前端接触;通过定位螺栓对滑座进行固定。本技术的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还包括万向轮26,万向轮26设置于底柱2的底部。本技术的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左插块7和右插块15左右对应。本技术的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柱(2)、左竖板(3)、转轴(4)、把手(5)、左转盘(6)、左插块(7)、右竖板(8)、螺管(9)、螺杆(10)、右转盘(11)、固定板(12)、插杆(13)、插管(14)、右插块(15)、底板(16)、通孔(17)、滑轨(18)、滑座(19)和切割刀(20),底柱(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底部,左竖板(3)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左侧,转轴(4)可转动设置于左竖板(3)的顶部,把手(5)固定设置于转轴(4)的左部,左转盘(6)固定设置于转轴(4)并对右部,左插块(7)固定设置于左转盘(6)的右部,右竖板(8)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右侧,螺管(9)可转动设置于右竖板(8)的顶部,螺杆(10)的右部自螺管(9)的左部插入并螺装于螺管(9)的左部,右转盘(11)的右部与螺杆(10)的左部可转动连接,右插块(15)固定设置于右转盘(11)的左部,固定板(12)固定设置于螺杆(10)的底部左侧,插杆(13)固定设置于固定板(12)的右部下侧,插管(14)固定设置于右竖板(8)的左部,插杆(13)的右部自插管(14)的左部插入插管(14)内,底板(16)的左部与左竖板(3)的右部固定连接,底板(16)的右部与右竖板(8)的左部固定连接,通孔(17)设置于底板(16)的中部,滑轨(18)的左部和右部分别于左竖板(3)的右部和右竖板(8)的左部固定连接,滑轨(18)位于底板(16)的前方,滑座(19)圈套设置于滑轨(18)的中部并可左右滑动,切割刀(20)固定设置于滑座(19)的后部,切割刀(20)的后端与底板(16)的前端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防水卷材施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柱(2)、左竖板(3)、转轴(4)、把手(5)、左转盘(6)、左插块(7)、右竖板(8)、螺管(9)、螺杆(10)、右转盘(11)、固定板(12)、插杆(13)、插管(14)、右插块(15)、底板(16)、通孔(17)、滑轨(18)、滑座(19)和切割刀(20),底柱(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底部,左竖板(3)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左侧,转轴(4)可转动设置于左竖板(3)的顶部,把手(5)固定设置于转轴(4)的左部,左转盘(6)固定设置于转轴(4)并对右部,左插块(7)固定设置于左转盘(6)的右部,右竖板(8)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右侧,螺管(9)可转动设置于右竖板(8)的顶部,螺杆(10)的右部自螺管(9)的左部插入并螺装于螺管(9)的左部,右转盘(11)的右部与螺杆(10)的左部可转动连接,右插块(15)固定设置于右转盘(11)的左部,固定板(12)固定设置于螺杆(10)的底部左侧,插杆(13)固定设置于固定板(12)的右部下侧,插管(14)固定设置于右竖板(8)的左部,插杆(13)的右部自插管(14)的左部插入插管(14)内,底板(16)的左部与左竖板(3)的右部固定连接,底板(16)的右部与右竖板(8)的左部固定连接,通孔(17)设置于底板(16)的中部,滑轨(18)的左部和右部分别于左竖板(3)的右部和右竖板(8)的左部固定连接,滑轨(18)位于底板(16)的前方,滑座(19)圈套设置于滑轨(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新,曾文,韩艳军,吴紫晨,孙德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