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炉用复合保温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3056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炉用复合保温层的制备方法,复合保温层包括一面开口的保温筒以及扣放在保温筒开口处的保温盖,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制作保温筒;二、制作保温盖;三、将保温筒和保温盖组装,得到复合保温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金属框架均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依次铺装岩棉毡、平板软炭毡、硬质碳毡和碳纤维板,通过天车和钢缆对金属框架进行翻转,使操作人员只需站立于金属框架底部进行各面保温层的铺装工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能减轻劳动强度,通过碳绳、碳碳螺杆、石墨螺母和石墨垫片进行固定,使制备的复合保温层整体结构可长期运行不变形,保证复合保温层保温隔热性能优良、经久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炉用复合保温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保温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炉用复合保温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炭/炭复合材料,即炭纤维增强炭基体复合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它综合了炭材料的特殊性能和炭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如密度低、比强度高、导热性好、耐高温等。高温处理作为一种制备炭/炭复合材料的必要工序,它可以改善和提高产品的致密效率、可机加性,且可排除产品内部的杂质。而要对炭/炭复合材料进行相应的高温处理,高温炉就是一种必需的重要设备,其在惰性气氛条件下,利用石墨发热体将炉内产品加热到指定温度。公开号为CN101639322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高温冶金炉及高温处理炉用复合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其制作过程需要加工一个圆柱形内芯模,在加工硬化炭毡内衬和平板软毡外衬时需要反复进行固化、炭化处理,需要频繁进行出装炉操作,制作过程相对复杂,且制备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粘接剂,在后续使用时会对被保温的物体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温炉用复合保温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金属框架的内表面均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依次铺装岩棉毡、平板软炭毡、硬质碳毡和碳纤维板,通过天车和钢缆对金属框架进行翻转,使操作人员只需站立于金属框架底部进行各面保温层的铺装工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能减轻劳动强度,通过碳绳、碳碳螺杆、石墨螺母和石墨垫片进行固定,使制备的复合保温层整体结构可长期运行不变形,保证复合保温层保温隔热性能优良、经久耐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温炉用复合保温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温层包括一面开口的保温筒以及扣放在所述保温筒开口处的保温盖,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保温筒:步骤101、加工一个内表面焊有钢丝网且一面开口的金属框架;步骤102、将步骤101中得到的金属框架的开口面与地面垂直,然后将金属框架沿与地面平行的方向均分为两部分,两部分由上至下依次命名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再在第二部分的内表面铺装岩棉毡,得到第一预制体;步骤103、将步骤102中得到的第一预制体的第二部分的内表面上铺装平板软炭毡,得到第二预制体;步骤104、将步骤103中得到的第二预制体翻转180°;步骤105、重复步骤102和步骤103,将步骤104中翻转后的第二预制体的第一部分的内表面上依次铺装岩棉毡和平板软炭毡,得到第三预制体;步骤106、将步骤105中得到的第三预制体的第一部分的内表面铺装硬质碳毡,得到第四预制体;步骤107、将步骤106中得到的第四预制体的第一部分的内表面铺装碳纤维板,得到第五预制体;步骤108、将步骤107中得到的第五预制体翻转180°;步骤109、将步骤108中翻转后的第五预制体的第二部分的内表面铺装硬质碳毡,得到第六预制体;步骤110、将步骤109中得到的第六预制体的第二部分的内表面铺装碳纤维板,得到第七预制体;步骤111、在步骤110中得到的第七预制体的第二部分的内表面的底部铺装石墨板,得到保温筒;步骤二、制作保温盖:步骤201、根据步骤一中金属框架开口的尺寸,加工一个一面焊有钢丝网的金属盖;步骤202、将步骤201中得到的金属盖的钢丝网上铺装岩棉毡,得到第一预制盖;步骤203、将步骤202中得到的第一预制盖的岩棉毡上铺装平板软炭毡,得到第二预制盖;步骤204、将步骤203中得到的第二预制盖的平板软炭毡上铺装硬质碳毡,得到第三预制盖;步骤205、在步骤204中得到的第三预制盖的硬质碳毡上铺装碳纤维板,得到保温盖;步骤三、将步骤一中得到的保温筒与步骤二中得到的保温盖进行组装,得到复合保温层。上述的一种高温炉用复合保温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金属框架为具有正方形开口的四棱柱,所述正方形的边长为2000mm~3000mm,所述四棱柱的高为4000mm~9000mm。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金属框架为棱柱状,使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复合保温层适用于棱柱状且内部具有金属框架和钢丝网的高温炉;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金属框架的尺寸,保证了复合保温层内具有较大的空间,提供了更大的保温空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上的一种高温炉用复合保温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所述铺装岩棉毡的过程均为:将岩棉毡覆盖在钢丝网上,然后用碳绳穿过岩棉毡,将岩棉毡与钢丝网进行固定;所述岩棉毡的厚度均为20mm~40mm。本专利技术在铺装岩棉毡时,采用碳绳对岩棉毡与钢丝网进行固定,提高了岩棉毡与钢丝网结合的稳定性,从而使制备的复合保温层整体结构可长期运行不变形,保证了复合保温层保温隔热性能优良、经久耐用,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岩棉毡的厚度,保证了保温的效果,节约了成本。上述的一种高温炉用复合保温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所述铺装平板软炭毡的过程均为:将平板软炭毡覆盖在岩棉毡上,然后用碳绳穿过岩棉毡和平板软炭毡,将岩棉毡和平板软炭毡与钢丝网进行固定;所述平板软炭毡的厚度均为120mm~160mm。本专利技术在铺装岩棉毡和平板软炭毡时,采用碳绳对岩棉毡和平板软炭毡形成的整体与钢丝网进行固定,提高了岩棉毡和平板软炭毡形成的整体与钢丝网结合的稳定性,从而使制备的复合保温层整体结构可长期运行不变形,保证了复合保温层保温隔热性能优良、经久耐用,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平板软炭毡的厚度,保证了保温的效果,节约了成本。上述的一种高温炉用复合保温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6中所述铺装硬质碳毡的过程为:将多块硬质碳毡逐块拼接并覆盖在平板软炭毡上,然后将硬质碳毡、平板软炭毡和岩棉毡进行钻通孔,再将两端均有螺纹的碳碳螺杆插入通孔内;所述硬质碳毡的厚度为20mm~40mm,边长均为1300mm~1500mm。上述的一种高温炉用复合保温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7中所述铺装碳纤维板的过程为:将多块碳纤维板按照硬质碳毡上通孔的位置进行钻通孔,然后将钻通孔后的碳纤维板逐块拼接并覆盖在硬质碳毡上,并将硬质碳毡上的碳碳螺杆穿过碳纤维板上的通孔,再将碳碳螺杆两端分别用石墨垫片和石墨螺母进行固定;每块所述碳纤维板上的通孔数量均为5~9个;所述碳纤维板的厚度为2mm~5mm,边长为1400mm~1600mm。本专利技术在铺装第一部分的硬质碳毡时,先对硬质碳毡、平板软炭毡和岩棉毡进行钻通孔,再将两端均有螺纹的碳碳螺杆插入通孔内,对硬质碳毡起到初步固定的作用,保证了硬质碳毡不会脱落;本专利技术在铺装第一部分的硬质碳毡和碳纤维板时,由于第一部分无需加装石墨板,将第一部分的硬质碳毡、平板软炭毡、岩棉毡和碳纤维板均进行钻通孔,并通过碳碳螺杆、石墨垫片和石墨螺母进行固定,从而使制备的复合保温层整体结构可长期运行不变形,保证了复合保温层保温隔热性能优良、经久耐用;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碳纤维板的厚度,保证了保温的效果,节约了成本,通过控制碳纤维板的边长,便于实际的安装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碳纤维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炉用复合保温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温层包括一面开口的保温筒以及扣放在所述保温筒开口处的保温盖,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制作保温筒:/n步骤101、加工一个内表面焊有钢丝网(2)且一面开口的金属框架(1);/n步骤102、将步骤101中得到的金属框架(1)的开口面与地面垂直,然后将金属框架(1)沿与地面平行的方向均分为两部分,两部分由上至下依次命名为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再在第二部分(1-2)的内表面铺装岩棉毡(4),得到第一预制体;/n步骤103、将步骤102中得到的第一预制体的第二部分(1-2)的内表面上铺装平板软炭毡(5),得到第二预制体;/n步骤104、将步骤103中得到的第二预制体翻转180°;/n步骤105、重复步骤102和步骤103,将步骤104中翻转后的第二预制体的第一部分(1-1)的内表面上依次铺装岩棉毡(4)和平板软炭毡(5),得到第三预制体;/n步骤106、将步骤105中得到的第三预制体的第一部分(1-1)的内表面铺装硬质碳毡(6),得到第四预制体;/n步骤107、将步骤106中得到的第四预制体的第一部分(1-1)的内表面铺装碳纤维板(7),得到第五预制体;/n步骤108、将步骤107中得到的第五预制体翻转180°;/n步骤109、将步骤108中翻转后的第五预制体的第二部分(1-2)的内表面铺装硬质碳毡(6),得到第六预制体;/n步骤110、将步骤109中得到的第六预制体的第二部分(1-2)的内表面铺装碳纤维板(7),得到第七预制体;/n步骤111、在步骤110中得到的第七预制体的第二部分(1-2)的内表面的底部铺装石墨板(11),得到保温筒;/n步骤二、制作保温盖:/n步骤201、根据步骤一中金属框架(1)开口的尺寸,加工一个一面焊有钢丝网(2)的金属盖;/n步骤202、将步骤201中得到的金属盖的钢丝网(2)上铺装岩棉毡(4),得到第一预制盖;/n步骤203、将步骤202中得到的第一预制盖的岩棉毡(4)上铺装平板软炭毡(5),得到第二预制盖;/n步骤204、将步骤203中得到的第二预制盖的平板软炭毡(5)上铺装硬质碳毡(6),得到第三预制盖;/n步骤205、在步骤204中得到的第三预制盖的硬质碳毡(6)上铺装碳纤维板(7),得到保温盖;/n步骤三、将步骤一中得到的保温筒与步骤二中得到的保温盖进行组装,得到复合保温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炉用复合保温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温层包括一面开口的保温筒以及扣放在所述保温筒开口处的保温盖,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保温筒:
步骤101、加工一个内表面焊有钢丝网(2)且一面开口的金属框架(1);
步骤102、将步骤101中得到的金属框架(1)的开口面与地面垂直,然后将金属框架(1)沿与地面平行的方向均分为两部分,两部分由上至下依次命名为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再在第二部分(1-2)的内表面铺装岩棉毡(4),得到第一预制体;
步骤103、将步骤102中得到的第一预制体的第二部分(1-2)的内表面上铺装平板软炭毡(5),得到第二预制体;
步骤104、将步骤103中得到的第二预制体翻转180°;
步骤105、重复步骤102和步骤103,将步骤104中翻转后的第二预制体的第一部分(1-1)的内表面上依次铺装岩棉毡(4)和平板软炭毡(5),得到第三预制体;
步骤106、将步骤105中得到的第三预制体的第一部分(1-1)的内表面铺装硬质碳毡(6),得到第四预制体;
步骤107、将步骤106中得到的第四预制体的第一部分(1-1)的内表面铺装碳纤维板(7),得到第五预制体;
步骤108、将步骤107中得到的第五预制体翻转180°;
步骤109、将步骤108中翻转后的第五预制体的第二部分(1-2)的内表面铺装硬质碳毡(6),得到第六预制体;
步骤110、将步骤109中得到的第六预制体的第二部分(1-2)的内表面铺装碳纤维板(7),得到第七预制体;
步骤111、在步骤110中得到的第七预制体的第二部分(1-2)的内表面的底部铺装石墨板(11),得到保温筒;
步骤二、制作保温盖:
步骤201、根据步骤一中金属框架(1)开口的尺寸,加工一个一面焊有钢丝网(2)的金属盖;
步骤202、将步骤201中得到的金属盖的钢丝网(2)上铺装岩棉毡(4),得到第一预制盖;
步骤203、将步骤202中得到的第一预制盖的岩棉毡(4)上铺装平板软炭毡(5),得到第二预制盖;
步骤204、将步骤203中得到的第二预制盖的平板软炭毡(5)上铺装硬质碳毡(6),得到第三预制盖;
步骤205、在步骤204中得到的第三预制盖的硬质碳毡(6)上铺装碳纤维板(7),得到保温盖;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得到的保温筒与步骤二中得到的保温盖进行组装,得到复合保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炉用复合保温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金属框架(1)为具有正方形开口的四棱柱,所述正方形的边长为2000mm~3000mm,所述四棱柱的高为4000mm~9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炉用复合保温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所述铺装岩棉毡(4)的过程均为:将岩棉毡(4)覆盖在钢丝网(2)上,然后用碳绳(3)穿过岩棉毡(4),将岩棉毡(4)与钢丝网(2)进行固定;所述岩棉毡(4)的厚度均为20mm~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炉用复合保温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所述铺装平板软炭毡(5)的过程均为:将平板软炭毡(5)覆盖在岩棉毡(4)上,然后用碳绳(3)穿过岩棉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维鹏程皓安海峰张旭辉康文杰张灵玉邢如鹏侯卫权李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超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