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焊接电流衰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04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焊接电流衰减控制装置,它由三极管、电容、继电器、电位器、电阻、放大器、整流桥组成。它利用一个电容的充电过程来控制三极管基极电流的变化,再用该三极管基极电流的变化来控制另一电容的放电过程,用该电容放电过程两端的电压去控制直流焊接电源的激磁绕组从而获得一条理想的电流衰减曲线。而且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能可靠,成本低廉。在镍基合金粉末等离子堆焊时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流衰减控制装置,克服了焊件在收弧处所产生的疏松缺陷。(*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Novel welding current attenuation contro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ovel welding current attenuation control device, which is composed of a triode, a capacitor, a relay, a potentiometer, a resistor, an amplifier and a rectifier bridge. It uses a capacitor charging process to control the change of the base current of the transistor, the discharge process and change the base current of the transistor to control another capacitor, the excitation winding to control DC welding power supply voltage at both ends of the capacitor discharge process to obtain an ideal current decay curve. Besid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practicability, reliable performance and low cos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used in nickel based alloy powder plasma surfacing attenuation control device overcomes the welding arc in place of loose de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流焊接电源的焊接电流衰减控制装置。目前国内的焊接电流衰减控制装置均采用RC放电原理,电流衰减是以指数曲线的形式下降的。衰减时间的长短靠调节RC来实现。这种电流衰减曲线在大电流段的衰减速度太快,即焊接熔池处于高温时,其表面的冷却速度太快,致使收弧时熔池表面凝固过早,从而形成一个中间包裹着尚未凝固液体的金属外壳,这样,当温度继续下降,中间这部份液体凝固收缩时,由于得不到补缩,而容易形成疏松缺陷,对于熔点较低,收缩量较大的合金,如镍基合金等,产生这种缺陷的倾向更为严重。如果调节RC数值,减慢曲线大电流段的衰减速度,则势必使整个衰减时间大大延长,这在实际生产中是不可行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新型焊接电流衰减控制装置,它能使电流在大电流的前半段衰减速度较慢,而后半段电流衰减速度加快,整个衰减时间不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焊接电流衰减控制装置,由三极管T1,电容C1、C2、C3,继电器常闭触点J1-1、J1-2,电位器W1、W2、W3,电阻R,放大器K,整流桥Z组成,其特征在于电容C2与三极管T1并联,三极管T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一电容C1,且常闭触点J1-2与电容C1并联,常闭触点J1-1与三极管T1和电容C2串联,电位器W2、W3与三极管T1串联,在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容C2之间联接有保护电阻R,起保护三极管T1的作用。当电流衰减开始,常闭触点J1-1、J1-2断开,与电容C2开始放电的同时,电容C1开始充电,此时电容C2放电的速度受控于三极管T1基极电流的变化速度,而三极管T1基极电流的变化速度又受控于电容C1的充电速度,电容C1充电速度越快,三极管T1电流增加速度越大,则电容C2的放电速度就越慢。一般电容的充电曲线(如电路中电容C1的充电曲线)正好附合先快后慢的规律,因此三极管T1的基极电流增加速度也是先快后慢,则电容C2的放电速度恰好是先慢后快,将电容C2放电过程中二端的电压加在直流焊接电源1的激磁绕组QC上,就实现了焊接电流在衰减过程中开始衰减速度慢,后期衰减速度加快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流衰减控制装置可以得到一条衰减速度先慢后快的理想电流衰减曲线,而且该控制装置具有简单、实用,性能可靠和成本低廉的优点。在镍基合金粉末等离子堆焊时,使用这种电流衰减控制装置,克服了焊件在收弧处所产生的疏松缺陷。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a是本技术的控制电路原理图。图1b是与图1a相关的本技术控制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流衰减曲线图。参照附图1a和1b所示,在电流衰减前,给定电压Uo经过整流桥Z和滤波电容C1,通过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1对电容C2充电,此时电容C1由于继电器J1的另一个常闭触点J1-2闭合,C1两端电压为0,三极管T1处于截止状态,U1的电压保持不变。当电流衰减开始,按下控制按钮AN3,继电器J1吸合,常闭触点J1-1、J1-2断开,电位器W2上的电压通过电位器W3对电容C1进行充电,随着电容C1电位的升高,三极管T1的基极电流按电容C1的充电曲线增长。此时电容C2通过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进行放电,三极管T1的输出电流特性相当于一个受电容C1控制的电流源,再用它控制电容C2的放电速度,因此电容C2放电量的大小由电容C1上的电压决定,这样,随着电容C1电位的升高,电容C2电位逐步下降,其下降的快慢与电容C1的充电过程相对应,即U1的变化趋势与附图2的下降曲线相同,把U1加到直流焊接电源1的激磁绕组QC上,即可获得和U1相同变化趋势的电流衰减曲线。通过调节电位器W2和W3,可以改变电流衰减曲线的形状和衰减时间的长短。本技术的电流衰减控制装置,控制焊接电流在大电流的前半段衰减速度较慢,衰减到一定程度,当焊接熔池心部的液态金属已凝固后,后半段电流衰减速度加快,得到一个整个衰减时间不长的电流衰减曲线。理想的衰减曲线形状如附图2所示。用这样的电流衰减曲线可以达到使焊接熔池从底部向上顺序结晶的目的。使最后凝固的液态金属局限于熔池表面,只需填满弧坑,就不会产生内部疏松的缺陷。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焊接电流衰减控制装置,包括三极管T1,电容C1、C2、C3,继电器常闭触点J1-1、J1-2,电位器W1、W2、W3,电阻R,放大器K,整流桥Z,其特征在于电容C2与三极管T1并联,三极管T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一电容C1,且常闭触点J1-2与电容C1并联,常闭触点J1-1与三极管T1和电容C2串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焊接电流衰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调节电流衰减时间,采用与三极管T1和电容C1串联的电位器W2、W3来实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焊接电流衰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电容C2之间联接保护电阻R。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焊接电流衰减控制装置,它由三极管、电容、继电器、电位器、电阻、放大器、整流桥组成。它利用一个电容的充电过程来控制三极管基极电流的变化,再用该三极管基极电流的变化来控制另一电容的放电过程,用该电容放电过程两端的电压去控制直流焊接电源的激磁绕组从而获得一条理想的电流衰减曲线。而且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能可靠,成本低廉。在镍基合金粉末等离子堆焊时使用本技术的电流衰减控制装置,克服了焊件在收弧处所产生的疏松缺陷。文档编号G05F1/08GK2083766SQ9022636公开日1991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26日专利技术者余伟良, 潘永明, 何实 申请人:机械电子工业部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上海阀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焊接电流衰减控制装置,包括三极管T↓[1],电容C↓[1]、C↓[2]、C↓[3],继电器常闭触点J↓[1-1]、J↓[1-2],电位器W↓[1]、W↓[2]、W↓[3],电阻R,放大器K,整流桥Z,其特征在于:电容C↓[2]与三极管T↓[1]并联,三极管T↓[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一电容C↓[1],且常闭触点J↓[1-2]与电容C↓[1]并联,常闭触点J↓[1-1]与三极管T↓[1]和电容C↓[2]串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伟良潘永明何实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电子工业部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上海阀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