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位后移式垃圾倾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96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位后移式垃圾倾倒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车底盘以及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第一升降杆及第二升降杆,第一升降杆与第二升降杆的中段杆身通过中间铰接轴彼此铰接从而形成十字铰接结构;第二升降杆的顶端通过第一水平铰接滑块滑轨配合于升降平台上的上导轨的轨面处,而第二升降杆的底端通过第二水平铰接滑块滑轨配合于固定架上的下导轨的轨面处;本装置还包括升降缸及翻转缸;垃圾箱的底部前端与升降平台的前端间构成铰接配合,所述下导轨及上导轨的导向方向均平行车长方向;各铰接处轴线均彼此平行。本装置同步具备垃圾举升、后移及倾倒功能,能可靠实现垃圾箱的高位垃圾自卸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位后移式垃圾倾倒装置
本技术属于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位后移式垃圾倾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垃圾清扫车或转运车,都自带有卸料装置,以便进行垃圾的倾倒转运。传统的卸料装置基本都采用油缸举升垃圾箱,使垃圾箱达到一定的倾斜角度卸料,卸料高度不能调整,与底盘相对固定。上述现有机构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方面,由于受结构的局限性,倾倒角度小,使得垃圾箱内的垃圾不能完全卸掉,有时需要人工清理剩余垃圾。另一方面,无论是垃圾清扫车还是转运车,常需要将垃圾倾倒到指定的垃圾中转站内;由于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池都设置有防止污水外溢的围堰,这加大了垃圾清扫车或转运车相对垃圾池的水平距离,容易因围堰的存在而导致垃圾倾倒时垃圾箱够不到垃圾池,从而导致垃圾大量散落在围堰上甚至围堰外,倾倒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最终给垃圾中转站的日常运行带来诸多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使用可靠便捷的高位后移式垃圾倾倒装置,本装置同步具备垃圾举升、后移及倾倒功能,从而能可靠实现垃圾箱的高位垃圾自卸功能。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位后移式垃圾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底盘(10)以及布置于车底盘(10)上的固定架(20),所述固定架(20)上设置第一升降杆(30)及第二升降杆(40),所述第一升降杆(30)与第二升降杆(40)的中段杆身通过中间铰接轴(50)彼此铰接从而形成十字铰接结构;第一升降杆(30)的顶端通过第一水平铰接座(61)从而定点铰接于升降平台(70)尾端处,第一升降杆(30)的底端通过第二水平铰接座(62)从而定点固定于固定架(20)的前端处;第二升降杆(40)的顶端通过第一水平铰接滑块(63)滑轨配合于升降平台(70)上的上导轨(71)的轨面处,而第二升降杆(40)的底端通过第二水平铰接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位后移式垃圾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底盘(10)以及布置于车底盘(10)上的固定架(20),所述固定架(20)上设置第一升降杆(30)及第二升降杆(40),所述第一升降杆(30)与第二升降杆(40)的中段杆身通过中间铰接轴(50)彼此铰接从而形成十字铰接结构;第一升降杆(30)的顶端通过第一水平铰接座(61)从而定点铰接于升降平台(70)尾端处,第一升降杆(30)的底端通过第二水平铰接座(62)从而定点固定于固定架(20)的前端处;第二升降杆(40)的顶端通过第一水平铰接滑块(63)滑轨配合于升降平台(70)上的上导轨(71)的轨面处,而第二升降杆(40)的底端通过第二水平铰接滑块(64)滑轨配合于固定架(20)上的下导轨(21)的轨面处;本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升降杆(30)及第二升降杆(40)产生铰接升降动作的升降缸(91)及用于直接驱动垃圾箱(80)产生倾倒动作的翻转缸(92);所述升降缸(91)的缸壁铰接固定于固定架(20)或车底盘(10)上,升降缸(91)的活塞杆端斜向向第一升降杆(30)延伸并与第一升降杆(30)间构成水平铰接配合关系;所述翻转缸(92)的缸壁铰接于升降平台(70)上,而翻转缸(92)的活塞杆端斜向向垃圾箱(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和金宫超杨金树王家梅赵海刚周明龙周林张文秀纪运学顾祥袁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爱瑞特新能源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