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换热的立式省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95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8
一种高效换热的立式省煤器,涉及一种锅炉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省煤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套管、隔板、管板和两组换热直管,壳体内设有四个管板,四个管板将壳体自上至下依次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和第五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连通,隔板设置在第一腔室内并将第一腔室分隔成第六腔室和第七腔室,两组换热直管设置在最上和最下的管板上并将第一腔室和第五腔室连通,其中一组换热直管与第六腔室连通,另一组换热直管与第七腔室连通,套管设置在中间的两个管板上并将第二腔室和第五腔室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烟气和水的流程,经过多次换热,提高省煤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换热的立式省煤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省煤器。
技术介绍
省煤器是安装于锅炉尾部烟道下部用于回收所排烟的余热的一种装置,将锅炉给水加热成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水的受热面,由于它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降低了烟气的排烟温度,节省了能源,提高了效率。省煤器在工作过程中流动的烟气与省煤器换热管发生热量交换,降低烟气温度,一般的烟气在换热管外部流动,换热管外部设有翅片,以提高热量交换,但是由于烟气从省煤器一端流到另一端,停留时间较短,因此换热效率较低,需要布置大量的换热管来提高换热效率,造成占用空间较大,设备材料利用率较低,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省煤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换热的立式省煤器。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换热的立式省煤器,包括壳体、套管、隔板、管板和两组换热直管,壳体内设有四个管板,四个管板将壳体自上至下依次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和第五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连通,隔板设置在第一腔室内并将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换热的立式省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套管(2)、隔板(3)、管板(4)和两组换热直管(5),壳体(1)内设有四个管板(4),四个管板(4)将壳体(1)自上至下依次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B)、第三腔室(C)、第四腔室(D)和第五腔室(E),第二腔室(B)和第三腔室(C)连通,隔板(3)设置在第一腔室内并将第一腔室分隔成第六腔室(A1)和第七腔室(A2),两组换热直管(5)设置在最上和最下的管板(4)上并将第一腔室和第五腔室(E)连通,其中一组换热直管(5)与第六腔室(A1)连通,另一组换热直管(5)与第七腔室(A2)连通,套管(2)设置在中间的两个管板(4)上并将第二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换热的立式省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套管(2)、隔板(3)、管板(4)和两组换热直管(5),壳体(1)内设有四个管板(4),四个管板(4)将壳体(1)自上至下依次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B)、第三腔室(C)、第四腔室(D)和第五腔室(E),第二腔室(B)和第三腔室(C)连通,隔板(3)设置在第一腔室内并将第一腔室分隔成第六腔室(A1)和第七腔室(A2),两组换热直管(5)设置在最上和最下的管板(4)上并将第一腔室和第五腔室(E)连通,其中一组换热直管(5)与第六腔室(A1)连通,另一组换热直管(5)与第七腔室(A2)连通,套管(2)设置在中间的两个管板(4)上并将第二腔室(B)和第五腔室(E)连通,与第六腔室(A1)连通的一组换热直管(5)中的每根换热直管(5)上套设有套管(2)且二者呈间距设置,第六腔室(A1)设有进烟口(h1),第七腔室(A2)设有出烟口(h2),第四腔室(D)设有进水口(h3),第三腔室(C)设有出水口(h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的立式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换热直管(5)的中每个换热直管(5)为螺纹烟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的立式省煤器,其特征在于,与第六腔室(A1)连通的每根换热直管(5)上设有螺旋翅片(6),螺旋翅片(6)与套设在该换热直管(5)上的套管(2)相贴形成螺旋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的立式省煤器,其特征在于,第三腔室(C)内设有多个横向交错布置的折流板(7),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坤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红旗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