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接头式管路补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905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滑动接头式管路补偿器,包括管状内壳(3)、外壳(4)、端盖(2)以及密封环(1)。管状内壳(3)两端外壁为球面,球心位于轴线上,球面部分分别套有外壳(4),外壳(4)一端内表面为球面,另一端内壁设有环形凹槽,密封环(1)装配在环形凹槽内,外壳(4)可在内壳(3)上轴向自由滑动,并可绕内壳(3)球心自由转动,在外壳(4)的另一端端部装配有端盖(2),外壳(4)在内壳(3)上轴向自由滑动时,内壳(3)可分别接触外壳(4)的内球面或端盖(2)的内球面并制动,管状内壳(3)的外球面与外壳(4)的内球面形成球面转动副,端盖(2)的内球面与内壳(3)的外球面形成球面转动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动接头式管路补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动接头式管路补偿器,尤其是一种用于飞机高温、高压导管系统的管路补偿器。
技术介绍
飞机高压导管系统在工作时,由于温度变化、机械振动等会导致管路发生变形,为减小管路中应力,需布置补偿元件对其变形进行补偿。常见的补偿方式为波纹管式补偿器,利用波纹管的弹性变形性能,达到补偿位移的作用。其具体结构主要有自由型补偿器、拉杆型补偿器、压力平衡型补偿器以及球形接头等。自由型补偿器能够补偿轴向、径向及角度位移,但由于波纹管在加压情况下有伸长趋势,会对两端管路支架或设备产生一个压力推力的作用,对管路固支系统强度要求较高。拉杆型补偿器及压力平衡型补偿器能够补偿轴向、径向及角度位移,通过拉杆机构平衡波纹管的压力推力,具有自限位功能,但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重量重,且拉杆机构在振动环境中易发生断裂故障。球形接头通过球面副机构平衡波纹管的压力推力,具有自限位功能,同时实现角度补偿功能。由于其仅能进行角度补偿,因此需布置在弯管管系中,与弯管共同作用以补偿管路位移,对于直管管系中位移无法进行位移补偿。现有带自限位功能的金属波纹管管路补偿器,其限位装置通常由拉杆机构、外部球面幅机构等结构实现补偿器在压力推力下的自限位,压力推力由以上机构承受。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动接头式管路补偿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动接头式管路补偿器,包括管状内壳、外壳、端盖以及密封环,其中管状内壳两端外壁为球面,球心位于轴线上,内壳的球面部分分别套有外壳,所述外壳一端内表面为球面,另一端内壁设有环形凹槽,套在内壳的球形弧面部分上,密封环装配在环形凹槽内,外壳可在内壳上轴向自由滑动,并可绕内壳球心自由转动,在外壳的所述另一端端部装配有与密封环接触的端盖,外壳在内壳上轴向自由滑动时,内壳可分别接触外壳的内球面或端盖的内球面并制动,管状内壳的外球面与外壳的内球面形成球面转动副,端盖的内球面与内壳的外球面形成球面转动副,外壳绕内壳球心转动时,端盖与内壳的球面部分之间的直边段接触,从而制动内壳的转动。本专利技术的滑动接头式管路补偿器采用密封环替代波纹管,并通过内壳、外壳、端盖的结构设计,保证内壳可以自由滑动和转动,实现轴向、径向和角度补偿功能,同时具有止动功能。所述端盖通过焊接装配在所述直边段端部。管状内壳两端内壁为球形弧面,减重,不过也可以是圆环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动接头式管路补偿器的截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动接头式管路补偿器的三维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滑动接头式管路补偿器。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动接头式管路补偿器的截面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滑动接头式管路补偿器,包括管状内壳3、外壳4、端盖2以及密封环1,其中管状内壳3两端外壁为球面,球心位于轴线上,内壳3的球面部分分别套有外壳4,所述外壳4一端内表面为球面,另一端内壁设有环形凹槽,套在内壳3的球形弧面部分上,密封环1装配在环形凹槽内,外壳4可在内壳3上轴向自由滑动,并可绕内壳3球心自由转动,在外壳4的所述另一端端部通过焊接装配有与密封环接触的端盖2,外壳4与密封环1、内壳3与密封环1均为过盈配合。外壳4在内壳3上轴向自由滑动时,内壳3可分别接触外壳4的内球面或端盖2的内球面并制动。管状内壳3的外球面与外壳4的内球面形成球面转动副,端盖2的内球面与内壳3的外球面形成球面转动副。外壳4绕内壳3球心转动时,端盖2与内壳3的球面部分之间的直边段接触,从而制动内壳3的转动。外壳与密封环、内壳与密封环均为过盈配合,通过合理设置三者的过盈量,可实现密封连接功能,保证产品漏率满足使用要求。外壳可以在内壳上沿轴向自由滑动,可实现轴向补偿功能;两外壳分别绕内壳对应球面部分球心转动,可实现径向和角向补偿功能;外壳沿轴向自由滑动时,内壳可分别接触外壳的内球面或端盖的内球面并制动,可实现轴向制动功能。两外壳分别绕内壳对应球面部分球心转动,端盖与内壳的球面部分之间的直边段接触,可实现径向和角向制动功能。本例中,密封环为非金属密封环(聚四氟乙烯密封环),非金属密封环具有润滑功能,减小补偿载荷,有利于满足管路补偿需求。不过也可以采用金属密封环。如图所示,本例中,管状内壳两端内壁为球形弧面,可以达到减重的目的,不过具体情况,也可以是圆环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滑动接头式管路补偿器,采用密封环实现密封连接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采用波纹管密封时产生的压力推力的作用,与其他具有自限位功能的波纹管式补偿器结构相比,解决了拉杆型补偿器及压力平衡型补偿器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重、拉杆在振动中容易出现断裂的问题,以及球形接头无法补偿直线管系位移的问题。具有轴向、径向以及角度补偿功能,并且具有止动设计,防止过量补偿。该补偿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补偿载荷小等诸多优势,能够在飞机高压导管系统中可靠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动接头式管路补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内壳(3)、外壳(4)、端盖(2)以及密封环(1),其中管状内壳(3)两端外壁为球面,球心位于轴线上,内壳(3)的球面部分分别套有外壳(4),所述外壳(4)一端内表面为球面,另一端内壁设有环形凹槽,套在内壳(3)的球形弧面部分上,密封环(1)装配在环形凹槽内,外壳(4)可在内壳(3)上轴向自由滑动,并可绕内壳(3)球心自由转动,在外壳(4)的所述另一端端部装配有与密封环接触的端盖(2),外壳(4)在内壳(3)上轴向自由滑动时,内壳(3)可分别接触外壳(4)的内球面或端盖(2)的内球面并制动,管状内壳(3)的外球面与外壳(4)的内球面形成球面转动副,端盖(2)的内球面与内壳(3)的外球面形成球面转动副,外壳(4)绕内壳(3)球心转动时,端盖(2)与内壳(3)的球面部分之间的直边段接触,从而制动内壳(3)的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动接头式管路补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内壳(3)、外壳(4)、端盖(2)以及密封环(1),其中管状内壳(3)两端外壁为球面,球心位于轴线上,内壳(3)的球面部分分别套有外壳(4),所述外壳(4)一端内表面为球面,另一端内壁设有环形凹槽,套在内壳(3)的球形弧面部分上,密封环(1)装配在环形凹槽内,外壳(4)可在内壳(3)上轴向自由滑动,并可绕内壳(3)球心自由转动,在外壳(4)的所述另一端端部装配有与密封环接触的端盖(2),外壳(4)在内壳(3)上轴向自由滑动时,内壳(3)可分别接触外壳(4)的内球面或端盖(2)的内球面并制动,管状内壳(3)的外球面与外壳(4)的内球面形成球面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博霄王建功薄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