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自动泡茶终端的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87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自动泡茶终端的茶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茶盒包括盒体和封盖,所述盒体仅有一个开口,所所述茶盒的开口向下的方式安装在自动泡茶终端内,所述执行部件在所述盒体的缺口处施加外力,所述封装柱会在外力的作用下与于所述封装孔脱离,所述封盖在所述封盖的重力和所述茶盒内的茶叶的压力的作用下绕所述转轴转动从而使得所述茶盒处于开封状态。茶盒开封装置通过施加在所述封装板上的作用力对茶盒进行开封。茶盒检验装置检验上述的茶盒的真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自动泡茶终端的茶盒
本技术涉及自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自动泡茶终端的茶盒。
技术介绍
中国具有本身的喝茶文化,且历史悠久。目前,饮茶和品茶已成为人们日常不可缺少的生活习惯。随着现代生活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泡茶方式或泡茶工艺越来越不适应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自动泡茶终端应运而生。然而,现有的泡茶终端在茶盒防伪和开封方面仍不够优化,严重制约了自动泡茶终端的普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自动泡茶终端的茶盒。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自动泡茶终端的茶盒,所述茶盒包括盒体6.1和封盖6.2,所述盒体6.1仅有一个开口,所述封盖6.2的面积和形状均与所述开口相匹配;所述封盖6.2设置有转轴6.2.1,所述盒体6.1在靠近开口位置设置有与所述转轴6.2.1相匹配的轴孔6.1.1,所述转轴6.2.1与所述轴孔6.1.1相互配合使得所述封盖6.2可绕所述转轴6.2.1转动;所述封盖6.2设置有封装板6.2.2、封装孔6.2.3和开封条6.2.4,所述开封条6.2.4与所述封装板6.2.2相邻设置,所述所述盒体6.1位置设有一个缺口,所述缺口内设置有封装柱6.1.2,所述封装柱6.1.2的外径与所述封装孔6.2.3的内径相匹配;所述茶盒具有封闭状态和开封状态,当所述茶盒处于封闭状态时,所述封装柱6.1.2通过热熔固定在所述封装孔6.2.3内,所述封装板6.2.2用于遮挡所述盒体6.1的缺口从而密封所述茶盒;当所述茶盒处于开封状态时,所述封盖6.2沿所述开封条6.2.4断裂。优选的,所述开口呈圆形状或方形。优选的,所述封装柱6.1.2和所述封装孔6.2.3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优选的,所述茶盒设置有防伪标识,所述防伪标识包括NFC、二维码。一种应用于自动泡茶终端的茶盒开封装置,所述茶盒开封装置用上述的茶盒进行开封,所述茶盒开封装置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执行部件动作;执行部件,所述执行部件用于在所述封条上施加作用力。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动装置;所述执行部件呈楔形。优选的,所述茶盒的开口向下的方式安装在自动泡茶终端内,所述执行部件在所述盒体6.1的缺口处施加外力,所述封盖6.2沿所述开封条6.2.4断裂,所述封盖6.2在其重力和所述茶盒内的茶叶的压力的作用下绕所述转轴向下转动;所述茶盒内的茶叶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所述茶盒的开口落入自动泡茶终端的泡茶仓内。一种应用于自动泡茶终端的茶盒检验装置,所述茶盒检验装置用于检验上述的茶盒的真伪,所述茶盒检验装置配置为:读取茶盒的防伪标识,判断所述防伪标识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则将茶盒的防伪标识发送至云端,云端在标识库内验证该防伪标识是否正确,如是则允许自动泡茶终端的茶盒开封装置执行开封操作,同时所述自动泡茶终端对防伪标识重新写入以使得茶盒失效,并在标识库中销毁该茶盒的防伪标识;优选的,若所述防伪标识不符合要求,则阻止自动泡茶终端的茶盒开封装置执行开封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自动泡茶终端的茶盒。本技术的茶盒包括盒体和封盖,所述盒体仅有一个开口,所所述茶盒的开口向下的方式安装在自动泡茶终端内,所述执行部件在所述盒体的缺口处施加外力,所述封装柱会在外力的作用下与于所述封装孔脱离,所述封盖在所述封盖的重力和所述茶盒内的茶叶的压力的作用下绕所述转轴转动从而使得所述茶盒处于开封状态。茶盒开封装置通过施加在所述封装板上的作用力对茶盒进行开封。茶盒检验装置检验上述的茶盒的真伪。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自动泡茶终端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自动泡茶终端的茶盒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自动泡茶终端的茶盒拆封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自动泡茶终端的茶盒,所述茶盒包括盒体6.1和封盖6.2,所述盒体6.1仅有一个开口,所述封盖6.2的面积和形状均与所述开口相匹配;所述封盖6.2设置有转轴6.2.1,所述盒体6.1在靠近开口位置设置有与所述转轴6.2.1相匹配的轴孔6.1.1,所述转轴6.2.1与所述轴孔6.1.1相互配合使得所述封盖6.2可绕所述转轴6.2.1转动;所述封盖6.2设置有封装板6.2.2、封装孔6.2.3和开封条6.2.4,所述开封条6.2.4与所述封装板6.2.2相邻设置,所述所述盒体6.1位置设有一个缺口,所述缺口内设置有封装柱6.1.2,所述封装柱6.1.2的外径与所述封装孔6.2.3的内径相匹配;所述茶盒具有封闭状态和开封状态,当所述茶盒处于封闭状态时,所述封装柱6.1.2通过热熔固定在所述封装孔6.2.3内,所述封装板6.2.2用于遮挡所述盒体6.1的缺口从而密封所述茶盒;当所述茶盒处于开封状态时,所述封盖6.2沿所述开封条6.2.4断裂。所述封盖6.2在所述开封条6.2.4处的厚度比其他部分的厚度小,以使得合适的外力就可以将所述封盖6.2沿所述开封条6.2.4“翘断”。优选的,所述开口呈圆形状或方形。优选的,所述封装柱6.1.2和所述封装孔6.2.3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优选的,所述茶盒设置有防伪标识,所述防伪标识包括NFC、二维码。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自动泡茶终端的茶盒开封装置,所述茶盒开封装置用实施例一的茶盒进行开封,所述茶盒开封装置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执行部件动作;执行部件,所述执行部件用于在所述封条上施加作用力。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动装置;所述执行部件呈楔形。优选的,所述茶盒的开口向下的方式安装在自动泡茶终端内,所述执行部件在所述盒体6.1的缺口处施加外力,所述封盖6.2沿所述开封条6.2.4断裂,所述封盖6.2在其重力和所述茶盒内的茶叶的压力的作用下绕所述转轴向下转动;所述茶盒内的茶叶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所述茶盒的开口落入自动泡茶终端的泡茶仓内。实施例三一种应用于自动泡茶终端的茶盒检验装置,所述茶盒检验装置用于检验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自动泡茶终端的茶盒,其特征在于,/n所述茶盒包括盒体(6.1)和封盖(6.2),所述盒体(6.1)仅有一个开口,所述封盖(6.2)的面积和形状均与所述开口相匹配;/n所述封盖(6.2)设置有转轴(6.2.1),所述盒体(6.1)在靠近开口位置设置有与所述转轴(6.2.1)相匹配的轴孔(6.1.1),所述转轴(6.2.1)与所述轴孔(6.1.1)相互配合使得所述封盖(6.2)可绕所述转轴(6.2.1)转动;/n所述封盖(6.2)设置有封装板(6.2.2)、封装孔(6.2.3)和开封条(6.2.4),所述开封条(6.2.4)与所述封装板(6.2.2)相邻设置,所述盒体(6.1)位置设有一个缺口,所述缺口内设置有封装柱(6.1.2),所述封装柱(6.1.2)的外径与所述封装孔(6.2.3)的内径相匹配;/n所述茶盒具有封闭状态和开封状态,当所述茶盒处于封闭状态时,所述封装柱(6.1.2)通过热熔固定在所述封装孔(6.2.3)内,所述封装板(6.2.2)用于遮挡所述盒体(6.1)的缺口从而密封所述茶盒;当所述茶盒处于开封状态时,所述封盖(6.2)沿所述开封条(6.2.4)断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自动泡茶终端的茶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茶盒包括盒体(6.1)和封盖(6.2),所述盒体(6.1)仅有一个开口,所述封盖(6.2)的面积和形状均与所述开口相匹配;
所述封盖(6.2)设置有转轴(6.2.1),所述盒体(6.1)在靠近开口位置设置有与所述转轴(6.2.1)相匹配的轴孔(6.1.1),所述转轴(6.2.1)与所述轴孔(6.1.1)相互配合使得所述封盖(6.2)可绕所述转轴(6.2.1)转动;
所述封盖(6.2)设置有封装板(6.2.2)、封装孔(6.2.3)和开封条(6.2.4),所述开封条(6.2.4)与所述封装板(6.2.2)相邻设置,所述盒体(6.1)位置设有一个缺口,所述缺口内设置有封装柱(6.1.2),所述封装柱(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理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徐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