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854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操动机构上的压力检测,特别涉及一种压力表阀。一种压力表阀,包括:阀体、压力表接头、阀芯组件;阀芯组件包括:套状芯体,嵌设在阀体内的阀腔中,与阀体之间设有芯体密封结构;阀杆,导向插设在套状芯体的中心孔内并与套状芯体之间形成密封;阀体上于阀腔的侧面上设有阀腔出油口;套状芯体上设有径向通孔,阀体上于阀腔的内端面上设有阀腔进油口,阀腔进油口与套状芯体的中心孔对应;阀杆的内端设有顶压端面,顶压端面与阀腔进油口的口沿之间设有阀芯密封圈,阀芯密封圈用于在顶压端面的顶压下与阀腔进油口的口沿和阀杆形成密封配合以关闭通油路径。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将液压系统油压泄压到零表压即可进行压力表校表或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表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操动机构上的压力检测,特别涉及一种压力表阀。
技术介绍
液压操动机构设置有压力表,用于直观方便观察液压系统油压。压力表的常规安装应用见图1,压力表91安装在接头93上,通过锁紧螺母92锁紧。在压力表91与接头93之间设置一道密封圈94密封。压力表下端连接高压油管97。在接头下端通过锁紧螺母96将压力表接头紧固在安装板95上。该压力表接头仅实现了压力表的安装功能和连通高压油路的功能。当压力表需要校对或出现故障需要更换时,则断路器必需退出运行,将液压系统油压泄压到零表压才能处理,这样也就无法实现断路器在运行校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表阀,不需将液压系统油压泄压到零表压即可进行压力表更换。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表阀,包括:阀体,阀体上设有压力表接头和阀芯组件;压力表接头,供压力表连接并导通;阀芯组件,设置在压力表接头的通油路径上,用于关闭和打开所述通油路径;阀芯组件包括:套状芯体,嵌设在阀体内的阀腔中,与阀体之间设有芯体密封结构,用于避免油液从套状芯体的外周面与阀腔的内壁之间通过;阀杆,导向插设在套状芯体的中心孔内并与套状芯体之间形成密封;所述阀体上于阀腔的侧面上设有阀腔出油口,阀腔出油口与压力表接头连通;所述套状芯体上设有径向通孔,径向通孔的两端分别与套状芯体的中心孔和所述阀腔出油口连通;所述阀体上于阀腔的内端面上设有阀腔进油口,阀腔进油口与套状芯体的中心孔对应;所述阀杆的内端设有顶压端面,顶压端面与阀腔进油口的口沿之间设有阀芯密封圈,阀芯密封圈用于在顶压端面的顶压下与阀腔进油口的口沿和阀杆形成密封配合以关闭所述通油路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状芯体上装配有阀杆,套状芯体与阀杆之间形成密封,与阀体之间能够通过芯体密封结构密封,阀芯组件的阀杆移动时能够通过顶压端面顶压或放松阀芯密封圈,进而打开和关闭阀腔进油口;打开阀腔进油口时油液能够通过径向通孔与阀腔出油口连通,进而与压力表连通,实现油压的传递,关闭阀腔进油口时,阀腔出油口与阀腔进油口之间的通油路径被关闭,即使拆卸压力表也不会出现压力泄漏,从而能够不需将液压系统油压泄压到零表压即可进行压力表更换,操作方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阀芯组件还包括:芯体压套,芯体压套顶压在套状芯体的外端,所述阀杆同时穿过所述芯体压套和套状芯体;阀芯压帽,固定在阀体上,用于将套状芯体和芯体压套压紧固定到所述阀腔内;芯体压套与所述套状芯体之间形成内侧密封环槽和外侧密封环槽;内侧密封环槽内设有阀杆密封圈,用于与阀杆之间形成密封;外侧密封环槽内设有芯体密封圈,形成所述芯体密封结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芯体压套同时与阀体和阀杆之间形成密封,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状芯体的外端外周面上设有两级台阶,形成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台阶段和第二台阶段;所述芯体压套的内端对应地设有两级凹台,形成内径依次增大的第一凹台段和第二凹台段;所述第一台阶段插入第一凹台段内,所述第二台阶段插入第二凹台段内;所述内侧密封环槽由第一台阶段的端面与第一凹台段围成,所述外侧密封环槽由第二台阶段所形成的环形端面与芯体压套的最内端端面形成。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有利于保证密封性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阀芯压帽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阀杆螺纹连接在阀芯压帽上以在转动时导向移动。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阀杆的精确控制。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阀杆的最内端设有小径段,小径段在阀杆上形成轴肩,轴肩形成所述顶压端面;所述阀芯密封圈套设在小径段上。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阀芯密封圈的定位和装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小径段的轴向尺寸大于阀芯密封圈的轴向尺寸,用于插入所述阀腔进口内。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阀杆起到扶正作用,更好地保证阀杆与阀芯密封圈对中,有利于提高小径段的外周面与阀杆之间的密封效果,满足液压操动机构的高压密封需求。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阀体上设有校表接头,所述校表接头与所述阀腔出油口连通,用于连接压力表校验装置。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需将液压系统油压泄压到零表压即可进行压力表校表,实现在线校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校表接头上螺纹连接有保护螺帽,所述保护螺帽内于底部设有中心凸起,中心凸起与保护螺帽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隔;所述中心凸起用于插入校表接头的内孔中,与校表接头的内孔壁之间设有螺帽密封圈。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避免杂质进入油液中,保证系统稳定性。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力表接头具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内设有至少两片阻尼片和至少一个支撑套,所述阻尼片为设有阻尼孔的片体;所述阻尼片和支撑套沿中心通孔轴向交替布置,中心通孔的孔口处设有压紧螺钉,用于压紧所述阻尼片和支撑套,压紧螺钉上设有沿轴向贯通的过流通道;相邻两片阻尼片上的阻尼孔沿径向错开,用于缓冲油液压力。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起到油液压力缓冲作用,有利于避免压力表损坏、提高使用寿命,工作可靠。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力表接头包括接头管,接头管上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连接螺母包括上部螺纹段和下部螺纹段,下部螺纹段供所述接头管螺纹连接,上部螺纹段供压力表螺纹连接;所述上部螺纹段与下部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保证压力表的可靠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压力表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压力表阀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阻尼片的阻尼孔排列关系示意图;图5是图1中压力表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相应附图标记所对应的组成部分的名称为:10、阀体;20、压力表接头;21、接头管;22、连接螺母;23、阻尼片;24、阻尼孔;25、支撑套;26、压紧螺钉;27、防松螺母;28、阀体固定螺母;29、安装板;30、阀芯组件;31、套状芯体;32、芯体压套;33、阀芯压帽;34、阀杆;35、手轮;36、第一台阶段;37、第二台阶段;38、第一凹台段;39、第二凹台段;310、阀杆密封圈;311、芯体密封圈;312、阀腔出油口;313、径向通孔;314、周向环槽;315、阀腔进油口;316、小径段;317、阀芯密封圈;41、校表接头;42、倾斜通道;43、保护螺帽;44、中心凸起;45、螺帽密封圈;51、压力表;52、高压油管;53、校表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n阀体(10),阀体(10)上设有压力表接头(20)和阀芯组件(30);/n压力表接头(20),供压力表(51)连接并导通;/n阀芯组件(30),设置在压力表接头(20)的通油路径上,用于关闭和打开所述通油路径;/n阀芯组件(30)包括:/n套状芯体(31),嵌设在阀体(10)内的阀腔中,与阀体(10)之间设有芯体密封结构,用于避免油液从套状芯体(31)的外周面与阀腔的内壁之间通过;/n阀杆(34),导向插设在套状芯体(31)的中心孔内并与套状芯体(31)之间形成密封;/n所述阀体(10)上于阀腔的侧面上设有阀腔出油口(312),阀腔出油口(312)与压力表接头(20)连通;/n所述套状芯体(31)上设有径向通孔(313),径向通孔(313)的两端分别与套状芯体(31)的中心孔和所述阀腔出油口(312)连通;/n所述阀体(10)上于阀腔的内端面上设有阀腔进油口(315),阀腔进油口(315)与套状芯体(31)的中心孔对应;/n所述阀杆(34)的内端设有顶压端面,顶压端面与阀腔进油口(315)的口沿之间设有阀芯密封圈(317),阀芯密封圈(317)用于在顶压端面的顶压下与阀腔进油口(315)的口沿和阀杆(34)形成密封配合以关闭所述通油路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10),阀体(10)上设有压力表接头(20)和阀芯组件(30);
压力表接头(20),供压力表(51)连接并导通;
阀芯组件(30),设置在压力表接头(20)的通油路径上,用于关闭和打开所述通油路径;
阀芯组件(30)包括:
套状芯体(31),嵌设在阀体(10)内的阀腔中,与阀体(10)之间设有芯体密封结构,用于避免油液从套状芯体(31)的外周面与阀腔的内壁之间通过;
阀杆(34),导向插设在套状芯体(31)的中心孔内并与套状芯体(31)之间形成密封;
所述阀体(10)上于阀腔的侧面上设有阀腔出油口(312),阀腔出油口(312)与压力表接头(20)连通;
所述套状芯体(31)上设有径向通孔(313),径向通孔(313)的两端分别与套状芯体(31)的中心孔和所述阀腔出油口(312)连通;
所述阀体(10)上于阀腔的内端面上设有阀腔进油口(315),阀腔进油口(315)与套状芯体(31)的中心孔对应;
所述阀杆(34)的内端设有顶压端面,顶压端面与阀腔进油口(315)的口沿之间设有阀芯密封圈(317),阀芯密封圈(317)用于在顶压端面的顶压下与阀腔进油口(315)的口沿和阀杆(34)形成密封配合以关闭所述通油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30)还包括:
芯体压套(32),芯体压套(32)顶压在套状芯体(31)的外端,所述阀杆(34)同时穿过所述芯体压套(32)和套状芯体(31);
阀芯压帽(33),固定在阀体(10)上,用于将套状芯体(31)和芯体压套(32)压紧固定到所述阀腔内;
芯体压套(32)与所述套状芯体(31)之间形成内侧密封环槽和外侧密封环槽;内侧密封环槽内设有阀杆密封圈(310),用于与阀杆(34)之间形成密封;外侧密封环槽内设有芯体密封圈(311),形成所述芯体密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状芯体(31)的外端外周面上设有两级台阶,形成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台阶段(36)和第二台阶段(37);所述芯体压套(32)的内端对应地设有两级凹台,形成内径依次增大的第一凹台段(38)和第二凹台段(39);所述第一台阶段(36)插入第一凹台段(38)内,所述第二台阶段(37)插入第二凹台段(39)内;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辉张全民顾根泉吕均甫李铁李文华王晗王慧慧张坤子谢天何涛梁亚明舒展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