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压供油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增压供油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增压油箱已广泛应用于船舶、航空等军工领域,其以较小的容积解决了泵吸油困难的问题,同时在航空航天领域也通过增设真空泵来解决和油液中空气含量过高带来的困扰,提高控制刚性。但由于前述领域内的液压系统流量较均匀且执行件单一,并不适合流量不均匀且执行件数量较多的液压系统,故而工程机械领域内未能广泛使用增压油箱。目前由于工程机械中的吸油困难现象导致的精密液压件损坏故障越发增多,部分设计人员采用将油箱与储气筒或增压泵连接的方式实现油箱增压,但该种方式无法降低油液中的空气含量,且因为增压作用导致油液中汽泡上浮速度减慢,致使油箱容积减小不明显或者扩大,鉴于当下结构设计日益紧凑的趋势,这种油箱增压的方式无法获得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增压供油系统,从而在起到增压作用的同时降低油液中的空气含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压供油系统,包括主油箱、蓄能器、储气装置和副油箱,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压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箱(1)、蓄能器(2)、储气装置(3)和副油箱(10),/n所述主油箱(1)、蓄能器(2)和储气装置(3)之间相互连通,在所述主油箱(1)与储气装置(3)间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4);/n所述主油箱(1)与副油箱(10)之间分别经第二阀门(7)和补油泵(15)相连通;/n所述主油箱(1)上接有液压油泵8,所述副油箱(10)上设有真空泵(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箱(1)、蓄能器(2)、储气装置(3)和副油箱(10),
所述主油箱(1)、蓄能器(2)和储气装置(3)之间相互连通,在所述主油箱(1)与储气装置(3)间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4);
所述主油箱(1)与副油箱(10)之间分别经第二阀门(7)和补油泵(15)相连通;
所述主油箱(1)上接有液压油泵8,所述副油箱(10)上设有真空泵(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2)为囊式蓄能器、活塞式蓄能器或隔膜式蓄能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2)为活塞式蓄能器,包括缸筒(22)、设置在所述缸筒(22)内的活塞(21)和位移传感器(23),所述缸筒(22)的一端与储气装置(3)相连通,另一端与主油箱(1)相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飞,杨琳,张吉胜,李利民,耿会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