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装置、压缩机及换热系统
本申请总体来说涉压缩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压缩机及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高压腔涡旋压缩机来说,由于电机置于排气侧,经压缩后的高温高压排气冷媒无法有效带走电机产生的热量,且涡旋压缩机在运行时,电机也会产生很大的热量,压缩机长时间运行,电机容易因高温产生退磁、烧毁等失效现象,因此,电机的散热影响了压缩机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解决现有压缩机的电机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压缩机及换热系统。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件,位于压缩机外侧,并向外散热;以及,第二换热件,所述第二换热件用于与所述压缩机的待散热部位接触换热;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换热件(210),位于压缩机(10)外侧,并向外散热;以及,/n第二换热件(220),所述第二换热件(220)用于与所述压缩机(10)的待散热部位接触换热;/n其中,所述第一换热件(210)与所述第二换热件(220)之间连通有换热流道,所述第一换热件(210)内、所述第二换热件(220)内以及所述换热流道内充注有换热介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换热件(210),位于压缩机(10)外侧,并向外散热;以及,
第二换热件(220),所述第二换热件(220)用于与所述压缩机(10)的待散热部位接触换热;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件(210)与所述第二换热件(220)之间连通有换热流道,所述第一换热件(210)内、所述第二换热件(220)内以及所述换热流道内充注有换热介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件(210)内包括第一腔体(250)以及第二腔体(260),所述第一腔体(250)接通所述换热流道与所述第二换热件(220),所述第二腔体(260)接通液态冷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件(210)呈绕压缩机(10)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腔体(250)和所述第二腔体(260)分别呈沿所述第一换热件(210)轮廓延伸的环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件(210)包括第一主体部(211)、第一密封盖(212)以及第二密封盖(213);
所述第一主体部(211)开设有第一凹槽(215)和第二凹槽(216),所述第一密封盖(212)密封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215)的槽口端,所述第二密封盖(213)密封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216)的槽口端;
所述第一凹槽(215)与所述第一密封盖(212)合围形成所述第一腔体(250),所述第二凹槽(216)与所述第二密封盖(213)合围形成所述第二腔体(26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211)呈绕压缩机(10)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凹槽(215)开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211)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凹槽(216)开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211)的下端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件(210)具有与所述换热流道接通的容纳腔(211’2),所述容纳腔(211’2)内安装有增压件(217);
所述增压件(217)用于使换热介质通过换热流道在所述第一换热件(210)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余生,魏会军,徐嘉,单彩侠,李立民,郭求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