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轴承轴向旋转位置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2832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6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轴承轴向旋转位置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待调整叶片的位置;松开叶片螺栓,最后留下8个叶片螺栓与变桨轴承内圈连接;用叶片加长螺栓依次逐个替换留下的叶片螺栓;将叶片与变桨轴承分离;通过连接支架使叶片螺栓与变桨轴承外圈连接;拆除叶片加长螺栓,驱动变桨轴承内圈转动;重新连接叶片加长螺栓;将连接支架拆除;通过叶片加长螺栓使叶片与轴承内圈向贴合;重新将叶片螺栓与轴承内圈相连接;将叶片加长螺栓拆除。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叶片加长螺栓来调整叶片与变桨轴承内圈之间的距离,使叶片与变桨轴承进行短时分离,从而能够将变桨轴承内圈转动180度,从而可避开原有的0°‑90°的工作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轴承轴向旋转位置调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叶片与变桨轴承轴向旋转调整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轴承轴向旋转位置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风机变桨轴承用于连接轮毂与叶片的承载部件,通过变桨轴承实现轮毂与叶片的相对转动,从而达到风机调整转速的功能。变桨轴承的工作区域一般是0°-90°,通过内齿圈啮合驱动叶片轴向旋转,由于长时间在固定角度内往复运动,容易造成变桨轴承齿面磨损。而目前对于变桨轴承齿面的维护方法通常是直接将整个变桨轴承进行更换,费时费力;并且也大大增加了风机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轴承轴向旋转位置调整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通过叶片加长螺栓来调整叶片与变桨轴承内圈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叶片与变桨轴承进行短时分离,再通过连接支架将叶片与变桨轴承外圈连接固定,从而在不需要重量级吊车的情况下能够将变桨轴承内圈与叶片分离,并转动180度,调整后的变桨轴承可避开原有的0°-90°的工作区域,使工作区域变为18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轴承轴向旋转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待调整叶片处于收桨状态,转动风轮将待调整叶片处于垂直向下位置;/n步骤S2:依次松开叶片与变桨轴承内圈的螺栓连接,且每连续松开6个叶片螺栓后保留1个叶片螺栓,重复操作,最后留下8个叶片螺栓与变桨轴承内圈连接;/n步骤S3:用叶片加长螺栓依次替换步骤S2中留下的8个叶片螺栓;/n步骤S4:调整叶片加长螺栓所对应的螺母位置,使叶片的端面与变桨轴承分离;/n步骤S5:在叶片的上端面与变桨轴承的外圈之间均匀安装若干连接支架,通过连接支架使叶片根部的叶片螺栓与变桨轴承的外圈螺栓连接;/n步骤S6:拆除叶片加长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轴承轴向旋转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待调整叶片处于收桨状态,转动风轮将待调整叶片处于垂直向下位置;
步骤S2:依次松开叶片与变桨轴承内圈的螺栓连接,且每连续松开6个叶片螺栓后保留1个叶片螺栓,重复操作,最后留下8个叶片螺栓与变桨轴承内圈连接;
步骤S3:用叶片加长螺栓依次替换步骤S2中留下的8个叶片螺栓;
步骤S4:调整叶片加长螺栓所对应的螺母位置,使叶片的端面与变桨轴承分离;
步骤S5:在叶片的上端面与变桨轴承的外圈之间均匀安装若干连接支架,通过连接支架使叶片根部的叶片螺栓与变桨轴承的外圈螺栓连接;
步骤S6:拆除叶片加长螺栓,使叶片的根部与轴承内圈分离;
步骤S7:通过变桨驱动电机驱动变桨轴承内圈转动180度;
步骤S8:重新通过叶片加长螺栓将叶片与变桨轴承的内圈相连接;
步骤S9:将连接支架拆除;
步骤S10:通过力矩套筒,转动叶片加长螺栓的螺母,用于提升叶片,使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欣谭建鑫傅杰敏刘世江刘作广赵志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新天科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