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顶管机更换滚刀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79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顶管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顶管机更换滚刀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旋转部,旋转部包括第一刀盘、第二刀盘、辅助刀盘、中心部件、滚动轴承、工作空间、支撑脚,压力室和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第一刀盘或第二刀盘退回至壳体内,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更换,提高了更换滚刀效率;第一刀盘上的滚刀受损后快速的更换第二刀盘继续工作,直至第一刀盘与第二刀盘上的滚刀全部破损后统一更换,因可连续进行工作以及操作人员进行集中更换滚刀,所以提高了换刀效率;第一刀盘或第二刀盘退回至壳体内,使操作人员可在后方进行更换滚刀,减少了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人员伤亡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顶管机更换滚刀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顶管机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顶管机更换滚刀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隧道构建时使用顶管机,顶管机上设有顶管机刀盘,顶管机刀盘上设有滚刀,用于打碎挖掘过程中的岩石。但滚刀在打碎岩石过程中容易磨损,因需要更换滚刀。为弥补上述不足,专利技术了第CN103987921B号中国授权专利“盾构掘进机的钻头更换方法及钻头更换装置”通过在顶管机内设有操作空间,可使操作人员进入操作空间进行更换滚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可更换刀盘上受损的滚刀;同时在更换滚刀时,需要逐个检查与更换效率低下;操作人员在顶管机前方更换滚刀,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顶管机更换滚刀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将第一刀盘或第二刀盘退回至壳体内解决了更换滚刀时效率低下以及容易造成操作人员伤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效的顶管机更换滚刀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部上下交错设置有第一刀盘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顶管机更换滚刀的装置,包括旋转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10)包括壳体(19),所述壳体(19)上部上下交错设置有第一刀盘(11)和第二刀盘(12);所述壳体(19)内部四周设置有辅助刀盘(13),所述辅助刀盘(13)与第一刀盘(11)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刀盘(11)内端设置有中心部件(14),所述第二刀盘(12)内端设置有支撑套(15);所述第一刀盘(11)包括第一刀盘面板部(113),所述第一刀盘面板部(113)内端与中心部件(14)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刀盘面板部(113)顶部交错设置有第一刀盘(11)包括第一刀盘滚刀(111)和第一刀盘破损检测装置(11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顶管机更换滚刀的装置,包括旋转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10)包括壳体(19),所述壳体(19)上部上下交错设置有第一刀盘(11)和第二刀盘(12);所述壳体(19)内部四周设置有辅助刀盘(13),所述辅助刀盘(13)与第一刀盘(11)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刀盘(11)内端设置有中心部件(14),所述第二刀盘(12)内端设置有支撑套(15);所述第一刀盘(11)包括第一刀盘面板部(113),所述第一刀盘面板部(113)内端与中心部件(14)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刀盘面板部(113)顶部交错设置有第一刀盘(11)包括第一刀盘滚刀(111)和第一刀盘破损检测装置(112);所述第二刀盘(12)包括第二刀盘面板部(123),所述第二刀盘面板部(123)内端与支撑套(15)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刀盘面板部(123)顶部交错设置有第二刀盘滚刀(121)和第二刀盘破损检测装置(122);所述第二刀盘(12)下方设置有工作空间(16),所述工作空间(16)下方设置有压力室(18),所述压力室(18)内部设置有支撑脚(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允树吕庆洲张文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唐兴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