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化交叉载车用车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车库
,具体涉及一种是立体化交叉载车用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在百姓生活中变得普及。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使得机动车停车难的问题开始显现。很多城市中餐饮娱乐场所、行政单位、商务场所、电影院、医院等大型公共场所要么没有停车要么就是车位不够用,因而在这些大型工作场所经常出现乱停车的现象。而传统的停车场不但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且逐渐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私家车停车需求。自动化机械立体车库以其智能、高效、快速、安全等特点成为解决大中型城市中停车难问题的首选。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立体化车库,在对车辆进行停放的时候,通常在商场地下室内置停车位用于停车。而针对室外道路停车,特别是大型城市,人们在进行停车时,周围常常没有停车场,导致无法停车。申请针对这一点设计一款隐藏式立体停车架,用于对车辆的储蓄,并且安装在停车架储放量大,采用循环式停车以储蓄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化交叉载车用车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化交叉载车用车库,包括基层(1)、立体车库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车库组件(3)位于基层(1)的基腔内,所述基层(1)的内腔填充有钢筋搭建混凝土(7),所述基层(1)的基腔处于立体车库组件(3)外围安装有筒形加强筋(8),所述基层(1)的基面上表面安装有限位车行框架(4),所述限位车行框架(4)的两侧焊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内置的电机驱动轴上安装有平台(9),所述基层(1)的基面靠前部位开设有对穿口,且对穿口前后部位固定有倾斜块(6),两组所述倾斜块(6)的倾斜底端设置有升降机构(2),所述立体车库组件(3)的支撑部位安装有放置架组件(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化交叉载车用车库,包括基层(1)、立体车库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车库组件(3)位于基层(1)的基腔内,所述基层(1)的内腔填充有钢筋搭建混凝土(7),所述基层(1)的基腔处于立体车库组件(3)外围安装有筒形加强筋(8),所述基层(1)的基面上表面安装有限位车行框架(4),所述限位车行框架(4)的两侧焊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内置的电机驱动轴上安装有平台(9),所述基层(1)的基面靠前部位开设有对穿口,且对穿口前后部位固定有倾斜块(6),两组所述倾斜块(6)的倾斜底端设置有升降机构(2),所述立体车库组件(3)的支撑部位安装有放置架组件(16),所述升降机构(2)处于放置架组件(16)的上方,所述立体车库组件(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架一(14)和支撑架二(20),所述支撑架二(20)的框架壁中间部位焊接有长条框二(19),所述长条框二(19)的内框靠上部位焊接有支撑台,且支撑台的上表面焊接有轴杆安装座一(18),所述轴杆安装座一(18)的外围安装有上置齿轮盘二(17),所述上置齿轮盘二(17)与长条框二(19)的内腔靠上部位焊接,所述支撑架一(14)的内壁焊接有方形定位框(13),所述支撑架一(14)的上表面焊接有长条框一(12),所述方形定位框(13)焊接在长条框一(12)的内侧部位,所述支撑架二(20)的后立面竖腿部位安装有操作台(21),两组所述方形定位框(13)的内侧壁焊接有弧形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化交叉载车用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框一(12)的内腔靠上部位焊接有轴杆安装座二(37),所述轴杆安装座二(37)的转轴部位安装有上置齿轮盘一(36),所述上置齿轮盘一(36)的外壁上啮合有链条一(22),所述链条一(22)的外壁上夹持有焊接衔接件一(23),所述焊接衔接件一(23)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焊接头(33),所述焊接头(33)的底端焊接有横条方杆(32),所述横条方杆(32)的左右两侧均焊接倾斜弧形杆一(24),两组所述倾斜弧形杆一(24)的底端焊接有支撑台(35),两组所述横条方杆(32)之间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对接框架(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化交叉载车用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组件(16)的侧面靠后部位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倾斜弧形杆二(26),所述上置齿轮盘二(17)的外壁上啮合有链条三(38),所述链条三(38)的外壁上夹持固定有焊接衔接件二(25),所述链条三(38)的内齿靠下部位啮合有大齿盘(29),所述大齿盘(29)的动力输入端安装有轴杆(3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贵宁,沈恒宇,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龙淮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