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270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坑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环形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明确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清理场地,安排设备进场并安装调试;步骤2:施工Ⅰ型槽,当相邻两个Ⅰ型槽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相邻两个Ⅰ型槽之间施工Ⅱ型槽;Ⅰ型槽呈一定角度弯折布置,Ⅱ型槽呈平直状;步骤3:旋挖钻机引孔完毕后,采用地下连续墙抓斗或MC96铣槽机进行铣槽施工;步骤4:成槽后,进行槽孔垂直度检测;步骤5:按环形槽钢筋笼特殊设计预先制作底架平台,在底架平台上按设计图纸的钢筋品种、长度和排列间距,铺设钢筋,钢筋笼在对应于Ⅰ型槽弯折处设置与所述Ⅰ型槽呈相同角度的转角;步骤6:下入灌注导管,灌注混凝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形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的
,特别涉及环形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除转角幅外,一般呈直线分布,在槽段开挖前,沿连续墙纵向轴线位置修筑钢筋混凝土导墙,再采用液压抓斗或双轮铣分三序成槽,先施工两侧、再施工中间;抓槽完成后,吊放直形钢筋网片;每幅之间设置工字钢接头连接。但是,当基坑平面设计为环形时,其地下连续墙呈环形布置,而采用普通直线型地下连续墙分三序的成槽施工方法无法达到环形支护的要求,导致支护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手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基坑平面设计为环形时,采用普通直线型地下连续墙分三序的成槽施工方法无法达到环形支护的要求,导致支护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环形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现场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清理场地,场地硬地化处理,并形成作业工作面;安排设备进场并安装调试;步骤2:施工Ⅰ型槽,当相邻两个Ⅰ型槽混凝土达到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环形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现场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清理场地,场地硬地化处理,并形成作业工作面;安排设备进场并安装调试;/n步骤2:施工Ⅰ型槽,当相邻两个Ⅰ型槽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相邻两个Ⅰ型槽之间施工Ⅱ型槽;Ⅰ型槽呈一定角度弯折布置,Ⅱ型槽呈平直状;/n步骤3:旋挖钻机引孔完毕后,采用地下连续墙抓斗或MC96铣槽机进行铣槽施工;在铣槽机上配备随钻测斜仪,成槽过程中随时可以对孔斜和孔深进行测量,发现偏斜及时纠偏;/n步骤4:成槽后,进行槽孔垂直度检测,成槽检测采用超声波测槽仪进行;/n步骤5:按环形槽钢筋笼特殊设计预先制作底架平台...

【技术特征摘要】
1.环形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现场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清理场地,场地硬地化处理,并形成作业工作面;安排设备进场并安装调试;
步骤2:施工Ⅰ型槽,当相邻两个Ⅰ型槽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相邻两个Ⅰ型槽之间施工Ⅱ型槽;Ⅰ型槽呈一定角度弯折布置,Ⅱ型槽呈平直状;
步骤3:旋挖钻机引孔完毕后,采用地下连续墙抓斗或MC96铣槽机进行铣槽施工;在铣槽机上配备随钻测斜仪,成槽过程中随时可以对孔斜和孔深进行测量,发现偏斜及时纠偏;
步骤4:成槽后,进行槽孔垂直度检测,成槽检测采用超声波测槽仪进行;
步骤5:按环形槽钢筋笼特殊设计预先制作底架平台,在底架平台上按设计图纸的钢筋品种、长度和排列间距,从下到上,按横筋→纵筋→桁架→纵筋→横筋顺序铺设钢筋,钢筋笼在对应于Ⅰ型槽弯折处设置与所述Ⅰ型槽呈相同角度的转角;
步骤6:下入灌注导管,灌注混凝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Ⅰ型槽抓槽采用分三序施工:
第一序为地下连续墙的一侧,采用抓斗直接成槽,为第一槽段;
第二序为地下连续墙的另一侧,采用抓斗直接成槽,为第二槽段;
第三序在第一槽段与第二槽段之间成槽,为第三槽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Ⅱ型槽的两端采用套铣接头与所述Ⅰ型槽咬合,采用地下连续墙双轮铣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斌刘小斌李波杨静雷帆朱静静洪雨娇宋晨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