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预应力混凝土渡槽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26932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壁预应力混凝土渡槽施工方法,混凝土渡槽的制作原料为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所述混凝土和膨胀剂的质量比为79:1。所述添加膨胀剂的混凝土作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堵头、后浇带和二期混凝土使用,水工建筑物全断面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结构,所述添加膨胀剂的混凝土用于大跨度薄壁预应力渡槽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大跨度薄壁预应力渡槽结构强度高,费用低且节约工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用的原料易得,成本低,薄壁、高强、大跨度,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预应力混凝土渡槽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薄壁预应力混凝土渡槽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作为最大宗的人造工程材料,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可就地取材且易成型、耐久性好,可制成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成为现代工程结构的首选材料并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脆性材料,混凝土在水化、硬化过程中均会发生体积收缩,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当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大于本身的极限拉应力时,混凝土将产生开裂。在混凝土开裂问题中,百分之八十是混凝土材料受到非荷载应力引起的,其中,混凝土的收缩是引发结构早期开裂最为重要的原因。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表明: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膨胀剂,产生适度体积膨胀,可以有效地减小混凝土的收缩。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工程应用表明,补偿收缩混凝土能够避免或减少开裂风险。《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2009)实施以来,在建筑行业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应用,在水利行业虽然也有应用,但往往作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局部堵头、后浇带、二期混凝土等使用,水工建筑物全断面采用补偿收缩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壁预应力混凝土渡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渡槽的制作原料为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所述混凝土和膨胀剂的质量比为79:1;添加膨胀剂的混凝土作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堵头、后浇带和二期混凝土使用,水工建筑物全断面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结构;所述大体积指混凝土指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裂缝产生的混凝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预应力混凝土渡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渡槽的制作原料为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所述混凝土和膨胀剂的质量比为79:1;添加膨胀剂的混凝土作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堵头、后浇带和二期混凝土使用,水工建筑物全断面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结构;所述大体积指混凝土指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预应力混凝土渡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膨胀剂的混凝土用于大跨度薄壁预应力渡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壁预应力混凝土渡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渡槽的梁底高程高于164.16m,所述渡槽的槽身水底以下部分纵梁高度不大于1.2m;渡槽单跨跨度为30m,渡槽采用纵向预应力结构;槽身段全长540m,共计18跨,单槽孔输水,净断面4.0×2.2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壁预应力混凝土渡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渡槽槽身混凝土技术指标:C50W6F200,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m3、不大于400kg/m3,胶凝材料总量不小于350kg/m3、不大于480kg/m3;不采用碱活性骨料;最大水胶比0.4,最大碱含量3.0kg/m3;氯离子含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壁预应力混凝土渡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渡槽槽身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取fck=32.4N/mm2,抗压强度设计值fc=23.1N/mm2;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取ftk=2.64N/mm2,抗拉强度设计值ft=1.89N/mm2;
钢筋采用HRB400,抗拉强度标准值fyk=400N/mm2,抗拉强度设计值fy=360N/mm2;槽身预应力采用后张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田赵玉芹彭荣梅刘雪丽赵军涛商东坡尹风刚刘晓宁郭师领韩俊杰辛志白雄雄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水利工程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