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上下压模装置及纸塑成型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676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4
一种双层上下压模装置及纸塑成型机,它包括伺服电机、多轮同步带、第一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第二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第一层上模、第一层下模、第二层上模和第二层下模;所述第一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驱动第一层上模和第一层下模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第二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驱动和第二层上模和第二层下模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转换;所述多轮同步带包括同步驱动的上多轮同步带和下多轮同步带,所述上多轮同步带驱动第一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以使第一层上模和第一层下模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其同步驱动多模工作,成倍数地提高作业产能,通用性强、结构稳定可靠、运作连续畅顺;从而有效提高连续性的全自动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上下压模装置及纸塑成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上下压模装置及纸塑成型机。
技术介绍
据市场调查和专利检索,包装机械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趋势,纸塑成型机作为独立自动生产纸塑包装产品的设备,应用相当广,需要量越来越大;压模一般是单个单独压模成型,产量效率低下,传统的纸塑成型机结构复杂、内机构动作输送料效率欠佳、自动化程度低,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我们研制了一种双层上下压模装置及纸塑成型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双层上下压模装置及纸塑成型机,其同步驱动多模工作,成倍数地提高作业产能,通用性强、结构稳定可靠、运作连续畅顺;自动快速地将上下多层供料,通过一对多层的输送设置,从而有效提高连续性的全自动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它在技术性、实用性和经济性方面均具优越的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层上下压模装置,它包括伺服电机、多轮同步带、第一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第二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第一层上模、第一层下模、第二层上模和第二层下模;所述第一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驱动第一层上模和第一层下模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第二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驱动和第二层上模和第二层下模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转换;所述多轮同步带包括同步驱动的上多轮同步带和下多轮同步带,所述上多轮同步带驱动第一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以使第一层上模和第一层下模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上模、第一层下模、第二层上模和第二层下模均内设有多组发热管。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上模、第一层下模、第二层上模和第二层下模设有成型部。同一构思之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纸塑成型机,它包括:纸浆槽,其连接纸浆输送管道接头;捞浆机构,其设于纸浆水槽的上方,所述捞浆机构包括多个丝杆、连接丝杆的捞浆盘和驱动丝杆以使捞浆盘上下动作的同步轮,所述同步轮之间张紧同步带,所述同步轮连接电机;成型输送机构,其包括上述双层上下压模装置、分配输送装置和输出装置。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纸浆槽具有向上敞开的口部,从而为捞浆盘提供上下动作的通道。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配输送装置包括上下驱动带、同步传输带、导向杆和活动配合导向杆的支撑架,支撑架连接伸缩往复装置。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往复装置连接取放料部从而实现双层上下压模装置的交叉放料及取料。本专利技术同
技术介绍
相比存在的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方案,其同步驱动多模工作,成倍数地提高作业产能,通用性强、结构稳定可靠、运作连续畅顺;自动快速地将上下多层供料,通过一对多层的输送设置,从而有效提高连续性的全自动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它在技术性、实用性和经济性方面均具优越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纸塑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纸塑成型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纸塑成型机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双层上下压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从附图中所示出形状、构造并理解得出的方案,附图的各种部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的,并且附图的各种部件和元件的尺寸可以进行放大或缩小,从而更清楚地说明本文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附图中所显示的方位不能理解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仅供较佳实施例的参考理解,可以图中所示的产品部件进行位置的变化或数量增加或结构简化。说明书中所述的“连接”及附图中所示出的部件相互“连接”关系,可以理解为固定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形成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媒介相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连接关系而可以得出螺接或铆接或焊接或卡接或嵌接等方式以适宜的方式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替用。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方位词及附图中所示出方位,各部件可直接接触或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如在上方可以为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它仅表示高于其他物;其他方位也可作类推理解。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考图1-4中所示出的描述具体的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本文相对于这些附图所给出的详细描述仅出于说明性目的,而不应被理解为是限制性的,如本专利技术提供较佳实施例是一种纸塑成型机,它包括纸浆槽1、捞浆机构2、成型输送机构3和机壳4,其中,纸浆槽1连接纸浆输送管道接头11;捞浆机构2设于纸浆水槽1的上方,所述捞浆机构2包括多个丝杆21、连接丝杆21的捞浆盘22和驱动丝杆21以使捞浆盘22上下动作的同步轮23,所述同步轮23之间张紧同步带24,所述同步轮23连接电机25;成型输送机构3包括双层上下压模装置31、分配输送装置32和输出装置33。所述纸浆槽1具有向上敞开的口部12,从而为捞浆盘22提供上下动作的通道。参见图4中所示出的,双层上下压模装置31可以应用于本实施例中纸塑成型机或其他的实施例的设备,双层上下压模装置31它包括伺服电机311、多轮同步带312、第一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313、第二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314、第一层上模315、第一层下模316、第二层上模317和第二层下模318;所述第一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313驱动第一层上模315和第一层下模316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第二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314驱动和第二层上模317和第二层下模318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转换;闭模或开模的动作以使纸塑产品成型。所述多轮同步带312包括同步驱动的上多轮同步带3121和下多轮同步带3122,所述上多轮同步带3121驱动第一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以使第一层上模315和第一层下模316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层上模315、第一层下模316、第二层上模317和第二层下模318均内设有多组发热管319和成型部310。所述分配输送装置32包括上下驱动带321、同步传输带322、导向杆323和活动配合导向杆323的支撑架324,支撑架324连接伸缩往复装置325。支撑架324被上下驱动带321带动进行上下动作且使伸缩往复装置325连接取放料部326从而实现双层上下压模装置的交叉放料及取料。综合上述内容且一并结合所有附图,进一步描述工作过程:工作时,控制器对电机25进行启动使其带动同步轮23及同步轮24,这样在丝杆的驱动下捞浆盘22向下伸出到纸浆槽1中捞出纸浆,然后网格漏水摊平;取放料部326把纸料分配到成型部310中压型且加热干燥成型,再经过成型输送机构3进行切边输送到下工序,在同步驱动多模工作,成倍数地提高作业产能,通用性强、结构稳定可靠、运作连续畅顺;自动快速地将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上下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伺服电机、多轮同步带、第一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第二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第一层上模、第一层下模、第二层上模和第二层下模;所述第一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驱动第一层上模和第一层下模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第二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驱动和第二层上模和第二层下模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转换;/n所述多轮同步带包括同步驱动的上多轮同步带和下多轮同步带,所述上多轮同步带驱动第一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以使第一层上模和第一层下模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上下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伺服电机、多轮同步带、第一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第二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第一层上模、第一层下模、第二层上模和第二层下模;所述第一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驱动第一层上模和第一层下模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第二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驱动和第二层上模和第二层下模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转换;
所述多轮同步带包括同步驱动的上多轮同步带和下多轮同步带,所述上多轮同步带驱动第一段上下开闭模驱动杆以使第一层上模和第一层下模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上下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上模、第一层下模、第二层上模和第二层下模均内设有多组发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上下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上模、第一层下模、第二层上模和第二层下模设有成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征权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洋洲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