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可调节的发热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65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4
一种功率可调节的发热画,属于暖通领域,具体包括:边框、布线舱、反射铝板、第一石墨烯板、第一控制开关、第二石墨烯板、第二控制开关、开关控制器和供电插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提供的发热画通过各组件简单的电气连接,可以实现多档位的功率调节,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且各发热档位之间的调换原理简单,不需要复杂的特殊调换组件,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此外,通过本发热画中通过应用PLC模块和温度传感单元对发热档位进行实时转换,自动化程度高;最后,通过设置多个提示灯的人性化设计,能够方便使用者实时观察当前的档位状态,了解当前的发热功率,便于实时监控发热画的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率可调节的发热画
本技术涉及暖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率可调节的发热画。
技术介绍
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取暖通常通过空调或地暖来实现,但是空调耗电量大,且长时间使用空调会使室内空气过于干燥;电热地暖或水热地暖根据房屋面积大小,决定了电热膜的覆盖率,大面积的地暖在安装之后的维护和维修十分麻烦,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近年来,发热画之类墙暖设施的出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墙暖具有电能转换效率高,耗电量少,便于维护和维修的优点,但现有的发热画不能像空调设置一样,根据不同使用阶段的实际需求进行发热功率调剂,无法满足室内始终是最适宜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功率可调节的发热画。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功率可调节的发热画,所述发热画,包括:边框、布线舱、反射铝板、第一石墨烯板、第一控制开关、第二石墨烯板、第二控制开关、开关控制器和供电插头;所述反射铝板、所述第一石墨烯板和所述第二石墨烯板依次布设在所述边框上;所述第一石墨烯板和所述第二石墨烯板串联,连接在所述供电插头两端;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一石墨烯板并联;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二石墨烯板并联;所述开关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连接;所述布线舱设置在所述边框底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开关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布线舱内。优选的,所述发热画,还包括:第一提示灯;所述第一提示灯与所述第一石墨烯板串联,构成第一串联支路。r>优选的,所述发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提示灯、第三提示灯、第四提示灯和第五提示灯所述第二提示灯和所述第三提示灯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串联,构成第二串联支路,所述第二串联支路与所述第二石墨烯板并联;所述第四提示灯和所述第五提示灯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串联,构成第三串联支路,所述第三串联支路与所述第一串联支路并联。优选的,所述第一提示灯、第二提示灯、第三提示灯、第四提示灯和第五提示灯呈排状设置在所述布线舱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发热画还包括:温度传感单元和PLC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边框外侧,并与所述PLC模块连接;所述PLC模块设置在所述布线舱内,并与与所述开关控制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石墨烯板的阻值为50欧姆;所述第二石墨烯板的阻值为100欧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包括:边框、布线舱、反射铝板、第一石墨烯板、第一控制开关、第二石墨烯板、第二控制开关、开关控制器和供电插头;本技术中提供的发热画通过各组件简单的电气连接,可以实现多档位的功率调节,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且各发热档位之间的调换原理简单,不需要复杂的特殊调换组件,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此外,通过本发热画中通过应用PLC模块和温度传感单元对发热档位进行实时转换,自动化程度高。最后,通过设置多个提示灯的人性化设计,能够方便使用者实时观察当前的档位状态,了解当前的发热功率,便于实时监控发热画的工作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发热画中各组件的电气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发热画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发热画中各板层的分布示意图;其中,1-边框;2-布线舱;3-反射铝板;4-第一石墨烯板;5-第一控制开关;6-第二石墨烯板;7-第二控制开关;8-开关控制器;9-供电插头;10-第一提示灯;11-第二提示灯;12-第三提示灯;13-第四提示灯;14-第五提示灯;15-温度传感单元;16-PLC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可调节的发热画,所述发热画,包括:边框1、布线舱2、反射铝板3、第一石墨烯板4、第一控制开关5、第二石墨烯板6、第二控制开关7、开关控制器8和供电插头9;所述反射铝板3、所述第一石墨烯板4和所述第二石墨烯板6依次布设在所述边框1上;所述第一石墨烯板4和所述第二石墨烯板6串联,连接在所述供电插头9两端;所述第一控制开关5与所述第一石墨烯板4并联;所述第二控制开关7与所述第二石墨烯板6并联;所述开关控制器8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5和第二控制开关7连接;所述布线舱2设置在所述边框1底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5、第二控制开关7和开关控制器8设置在所述布线舱2内,发热画中各组件的电气连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发热画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发热画中各板层的分布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技术中提供的发热为共有三个发热档位,当第二控制开关7导通,第一控制开关5断开时,第二石墨烯板6被短路,第一石墨烯板4接入电路中进行大功率发热,此时,第一提示灯10、第二提示灯11和第三提示灯12工作,显示高档位。当第一控制开关5导通,第二控制开关7断开时,第一石墨烯板4被短路,第二石墨烯板6接入电路中进行中功率发热,此时,第四提示灯13和第五提示灯14工作,显示中档位。当第二控制开关7断开且第一控制开关5断开时,第一石墨烯板4和第二石墨烯板6接入电路中进行小功率发热,此时,第一提示灯10工作,显示低档位。本技术中的发热画可以通过基于温度传感单元15的PLC模块16进行自动控制,也可通过直接向PLC模块发送无线控制信号,控制发热画的档位。所示第一控制开关5和第二控制开关7为点开关,使用点开关的优点体现在反应灵敏,受PLC模块控制的灵敏度高,响应效果好。所述发热画,还包括:第一提示灯10;所述第一提示灯10与所述第一石墨烯板4串联,构成第一串联支路。所述发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提示灯11、第三提示灯12、第四提示灯13和第五提示灯14;所述第二提示灯11和所述第三提示灯12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7串联,构成第二串联支路,所述第二串联支路与所述第二石墨烯板6并联;所述第四提示灯13和所述第五提示灯14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5串联,构成第三串联支路,所述第三串联支路与所述第一串联支路并联。所述第一提示灯10、第二提示灯11、第三提示灯12、第四提示灯13和第五提示灯14呈排状设置在所述布线舱2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提示灯10、第二提示灯11、第三提示灯12、第四提示灯13和第五提示灯14均为LED灯。当发热画为高档位时,三个提示灯亮;当发热画为中档位时,两个提示灯亮;当发热画为低档位时,一个提示灯亮;使用者通过观察当前提示灯亮的数量,了解当前发热画的工作效率,便于自主调换发热画的工作状态。所述发热画还包括:温度传感单元15和PLC模块16;所述温度传感单元15设置在所述边框1外侧,并与所述PLC模块16连接;所述PLC模块16设置在所述布线舱2内,并与与所述开关控制器8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单元15用于采集室内的温度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通过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送至PLC模块16,所述PLC模块16基于温度数据,控制当前的档位调换,使当前区域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率可调节的发热画,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画,包括:边框(1)、布线舱(2)、反射铝板(3)、第一石墨烯板(4)、第一控制开关(5)、第二石墨烯板(6)、第二控制开关(7)、开关控制器(8)和供电插头(9);/n所述反射铝板(3)、所述第一石墨烯板(4)和所述第二石墨烯板(6)依次布设在所述边框(1)上;/n所述第一石墨烯板(4)和所述第二石墨烯板(6)串联,连接在所述供电插头(9)两端;/n所述第一控制开关(5)与所述第一石墨烯板(4)并联;/n所述第二控制开关(7)与所述第二石墨烯板(6)并联;/n所述开关控制器(8)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5)和第二控制开关(7)连接;/n所述布线舱(2)设置在所述边框(1)底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5)、第二控制开关(7)和开关控制器(8)设置在所述布线舱(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可调节的发热画,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画,包括:边框(1)、布线舱(2)、反射铝板(3)、第一石墨烯板(4)、第一控制开关(5)、第二石墨烯板(6)、第二控制开关(7)、开关控制器(8)和供电插头(9);
所述反射铝板(3)、所述第一石墨烯板(4)和所述第二石墨烯板(6)依次布设在所述边框(1)上;
所述第一石墨烯板(4)和所述第二石墨烯板(6)串联,连接在所述供电插头(9)两端;
所述第一控制开关(5)与所述第一石墨烯板(4)并联;
所述第二控制开关(7)与所述第二石墨烯板(6)并联;
所述开关控制器(8)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5)和第二控制开关(7)连接;
所述布线舱(2)设置在所述边框(1)底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5)、第二控制开关(7)和开关控制器(8)设置在所述布线舱(2)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画,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画,还包括:第一提示灯(10);
所述第一提示灯(10)与所述第一石墨烯板(4)串联,构成第一串联支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画,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提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宇綦长海孙少霞唐波曲丹丹刘洋宏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东山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