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双组份共纺型锦涤的组件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640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制备双组份共纺型锦涤的组件及其生产工艺,包括喷丝板、纱杯和纱杯下板,所述纱杯设有两组放料槽,所述喷丝板端面上均开设有喷丝孔,所述喷丝板和纱杯下板之间从上至下设有分配板一、分配板二、分配板三和分配板四。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制备双组份共纺型锦涤的组件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双组份共纺型锦涤的组件及其生产工艺,对共纺涤锦喷丝板进行了重新设计,并调整生产工艺,以涤纶为骨架将锦纶包覆,使织物更具有骨感更能透气透湿和丰满细腻的绒感,使织物既有棉织物的外观和手感,同时又有化纤面料的强度,使用起来更加舒适,锦涤共纺品种的生产稳定性显著提高,使后加工织物更具有骨感和棉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双组份共纺型锦涤的组件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涉及制备双组份共纺型锦涤的组件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锦涤纺织品主要有交织和混纺两大类,他们具有较高的强力和较好的耐磨性能,采用锦涤混纺技术所制作的混纺织物具有较高的服用性能标准,提升了产品附加值。锦涤共纺型品种的生产稳定性和满足客户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跟踪并调整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制备双组份共纺型锦涤的组件及其生产工艺,以涤纶为骨架将锦纶包覆,使织物更具有骨感更能透气透湿和丰满细腻的绒感,使织物既有棉织物的外观和手感,同时又有化纤面料的强度,使用起来更加舒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制备双组份共纺型锦涤的组件,包括喷丝板、纱杯和纱杯下板,所述纱杯设有两组放料槽,所述喷丝板端面上均开设有喷丝孔,所述喷丝板和纱杯下板之间从上至下设有分配板一、分配板二、分配板三和分配板四,所述分配板一上端开设有两条人形槽,两条所述人形槽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出料孔,所述分配板二上端开设有两条半环形外槽和两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制备双组份共纺型锦涤的组件,包括喷丝板(5)、纱杯(6)和纱杯下板(7),所述纱杯(6)设有两组放料槽(61),所述喷丝板(5)端面上均开设有喷丝孔(53),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板(5)和纱杯下板(7)之间从上至下设有分配板一(1)、分配板二(2)、分配板三(3)和分配板四(4),/n所述分配板一(1)上端开设有两条人形槽(11),两条所述人形槽(11)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出料孔(12),/n所述分配板二(2)上端开设有两条半环形外槽(21)和两条半环形内槽(22),两条所述半环形外槽(21)和两条半环形内槽(22)分别组合呈圆形,且半环形外槽(21)将半环形内槽(22)包裹在内部,所述半环形...

【技术特征摘要】
1.制备双组份共纺型锦涤的组件,包括喷丝板(5)、纱杯(6)和纱杯下板(7),所述纱杯(6)设有两组放料槽(61),所述喷丝板(5)端面上均开设有喷丝孔(53),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板(5)和纱杯下板(7)之间从上至下设有分配板一(1)、分配板二(2)、分配板三(3)和分配板四(4),
所述分配板一(1)上端开设有两条人形槽(11),两条所述人形槽(11)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出料孔(12),
所述分配板二(2)上端开设有两条半环形外槽(21)和两条半环形内槽(22),两条所述半环形外槽(21)和两条半环形内槽(22)分别组合呈圆形,且半环形外槽(21)将半环形内槽(22)包裹在内部,所述半环形外槽(21)和半环形内槽(22)底端均开设有第二出料孔(23),所述半环形外槽(21)和半环形内槽(22)分别与两条所述人形槽(11)的第一出料孔(12)相贯通,
所述分配板三(3)上端开设有多组呈放射状的第三内槽(31),所述分配板三(3)上端开设有多组围绕在第三内槽(31)周围的第三外槽(32),所述第三内槽(31)和第三外槽(32)底端均开设有第三出料孔(33),所述第三内槽(31)和第三外槽(32)通过第二出料孔(23)分别与半环形内槽(22)和半环形外槽(21)相贯通,
所述分配板四(4)上端开设有第四环形内槽(41)和第四环形外槽(42),所述第四环形内槽(41)被第四环形外槽(42)所围绕,所述第四环形内槽(41)和第四环形外槽(42)底端均开设有第四出料孔(43),所述第四出料孔(43)与喷丝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凌宇陈学文赵和平孟冬兵李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立新化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