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小强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印刷设备的墨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635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印刷设备的墨盒装置,包括墨盒体;所述墨盒体的后侧上端设有加注腔,且加注腔内分隔有上加注室与下加注室,所述上加注室与下加注室内结构相同且上加注室与下加注室之间通过密封挡板密封间隔,所述上加注室内还设有下撑板与上护板且上护板上还设有穿刺孔,所述下撑板上设有卡框,且墨囊卡装在卡框中并贴在上护板上,所述下撑板的底侧还连接有连通管,且连通管向下倾斜60°并连接到墨盒体中,所述加注腔的外侧顶端还设有操作孔。通过操作孔向下压动上挡板使穿刺杆向下运动并穿过穿刺孔,利用穿刺杆底端的尖状结构将墨囊刺破,使打印墨通过连通管流入到墨盒中的吸墨海绵中,无需拆卸墨盒,即可加注打印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印刷设备的墨盒装置
本技术属于印刷机墨盒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印刷设备的墨盒装置。
技术介绍
墨盒主要指的是喷墨打印机(包括喷墨型多功能一体机)中用来存储打印墨水,并最终完成打印的部件,墨盒对于整个喷墨打印机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申请号为:CN201820693148.1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带墨盒识别的墨盒,包括控制器、墨盒架及多个墨盒,墨盒上设有带识别电阻的识别电路,墨盒架上设有采样电路,识别电阻与墨盒的型号一一对应;墨盒通过墨盒架上的卡扣固定于墨盒架上,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通过与墨盒信号一一对应的电阻,在墨盒卡接在墨盒架上时,对其进行型号自动识别,智能高效。基于上述,传统的墨盒在内部打印墨使用完后,通常需要将墨盒取下更换或者添加打印墨,操作比较麻烦,还容易在拆装墨盒时损坏墨盒,降低墨盒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印刷设备的墨盒装置,以解决需要将墨盒取下更换或者添加打印墨,容易在拆装墨盒时损坏墨盒,降低墨盒的使用寿命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印刷设备的墨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墨盒体(1);所述墨盒体(1)的后侧上端设有加注腔(2),且加注腔(2)内分隔有上加注室(201)与下加注室(202),所述上加注室(201)与下加注室(202)内结构相同,且上加注室(201)与下加注室(202)之间通过密封挡板(203)密封间隔,所述上加注室(201)内还设有下撑板(3)与上护板(4),且上护板(4)上还设有穿刺孔(401),所述下撑板(3)上设有卡框(301),且墨囊(5)卡装在卡框(301)中并贴在上护板(4)上,所述下撑板(3)的底侧还连接有连通管(302),且连通管(302)向下倾斜60°并连接到墨盒体(1)中,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印刷设备的墨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墨盒体(1);所述墨盒体(1)的后侧上端设有加注腔(2),且加注腔(2)内分隔有上加注室(201)与下加注室(202),所述上加注室(201)与下加注室(202)内结构相同,且上加注室(201)与下加注室(202)之间通过密封挡板(203)密封间隔,所述上加注室(201)内还设有下撑板(3)与上护板(4),且上护板(4)上还设有穿刺孔(401),所述下撑板(3)上设有卡框(301),且墨囊(5)卡装在卡框(301)中并贴在上护板(4)上,所述下撑板(3)的底侧还连接有连通管(302),且连通管(302)向下倾斜60°并连接到墨盒体(1)中,所述加注腔(2)的外侧顶端还设有操作孔(2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全自动印刷设备的墨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注室(201)与下加注室(202)的内侧分别滑动安装有穿刺杆A(6)与穿刺杆B(7),且穿刺杆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玲周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周小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