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炼镍装置及炼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冶炼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炼镍装置及炼镍方法。
技术介绍
硫化镍精矿目前普遍采用的火法冶炼工艺为:镍精矿经物料制备及配料后送熔炼炉熔炼,熔炼产低镍锍送吹炼炉进行吹炼,吹炼产高镍锍冷却后作为最终产品,或送湿法进一步处理。熔炼产出的熔炼渣经电炉贫化或电极区贫化后产弃渣。吹炼产出的吹炼渣返熔炼炉处理、或返熔炼电极区或沉降电炉处理,也可单独设贫化电炉处理。吹炼渣若单独贫化,一般需要加还原剂和硫化剂,产金属化镍锍。然而,该工艺流程长,能耗高,各物料倒运主要是通过包子倒入下一工序,操作环境差,且该工艺对精矿含MgO有一定的要求。同时,该工艺还存在能耗高、投资大、低空污染严重等问题。1995年芬兰的Harjavalta厂在现有奥托昆普闪速熔炼工艺的基础上开发了闪速炉一步炼镍工艺(DON,DirectOutokumpuNickel),用于处理含镍较高的硫化镍精矿,可将镍精矿直接一步法闪速熔炼至高镍锍,其工艺流程为:硫化镍精矿干燥至含水≤0.3%,与粉状熔剂(若为块状熔剂,需细磨后才能入炉)、烟尘一起配料后送精矿喷嘴,在反应塔内与富氧空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高镍锍。熔炼渣和高镍锍在沉淀池沉清分离,分别排放,高镍锍作为最终产品,或送下一道工序处理;熔炼渣排入贫化电炉。贫化电炉需配入还原剂和硫化剂,经还原硫化反应,电炉产金属化镍锍作为最终产品,或送下一道工序处理;电炉产弃渣可直接外销。DON工艺与传统的火法冶炼工艺相比,其优势如下:(1)流程短,硫化镍精矿直接氧化成高镍锍,减少了低镍锍吹炼工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炼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炼镍装置为一体化设备,其包括水平顺次连通的熔炼区(10)、贫化区(20)及沉降区(30),其中,/n所述熔炼区(10)包括闪速熔炼反应塔(11)和位于所述闪速熔炼反应塔(11)下方并与之直接连通的沉淀池(12);所述闪速熔炼反应塔(11)顶部设置有第一加料口(101),所述沉淀池(12)底部设置有第一镍锍排放口(102);所述闪速熔炼反应塔(11)用于在第一富氧空气的作用下对炼镍原料进行闪速熔炼以产出含镍20~75wt%的高镍锍、熔炼渣和熔炼烟气;/n所述贫化区(20)与所述沉淀池(12)相连通,所述贫化区(20)具有第二加料口(201)和多个第一喷孔(202),所述贫化区(20)还配置有与所述第一喷孔(202)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一喷枪;所述第一喷枪为双层通道枪体结构,其内层通道用于可选地鼓入第一还原剂,外层通道鼓入第二富氧空气,所述第二加料口用于可选地加入第二还原剂,且所述第一还原剂和所述第二还原剂至少择一加入;所述贫化区(20)用于使所述熔炼渣进行贫化反应以产出贫化渣和第一金属化镍锍;/n所述沉降区(30)位于所述贫化区(20)的远离所述熔炼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炼镍装置为一体化设备,其包括水平顺次连通的熔炼区(10)、贫化区(20)及沉降区(30),其中,
所述熔炼区(10)包括闪速熔炼反应塔(11)和位于所述闪速熔炼反应塔(11)下方并与之直接连通的沉淀池(12);所述闪速熔炼反应塔(11)顶部设置有第一加料口(101),所述沉淀池(12)底部设置有第一镍锍排放口(102);所述闪速熔炼反应塔(11)用于在第一富氧空气的作用下对炼镍原料进行闪速熔炼以产出含镍20~75wt%的高镍锍、熔炼渣和熔炼烟气;
所述贫化区(20)与所述沉淀池(12)相连通,所述贫化区(20)具有第二加料口(201)和多个第一喷孔(202),所述贫化区(20)还配置有与所述第一喷孔(202)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一喷枪;所述第一喷枪为双层通道枪体结构,其内层通道用于可选地鼓入第一还原剂,外层通道鼓入第二富氧空气,所述第二加料口用于可选地加入第二还原剂,且所述第一还原剂和所述第二还原剂至少择一加入;所述贫化区(20)用于使所述熔炼渣进行贫化反应以产出贫化渣和第一金属化镍锍;
所述沉降区(30)位于所述贫化区(20)的远离所述熔炼区(10)的一侧;所述沉降区(30)内部设置有加热电极(31),所述沉降区(30)用于对所述贫化渣进行沉降处理以产出第二金属化镍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喷孔(202)分布在所述贫化区(20)的不同炉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炼镍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多个所述第一喷孔(202)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所述第一喷孔(202)位于所述贫化区(20)的侧壁,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喷孔(202)位于所述贫化区(20)的顶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炼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所述第一喷孔(202)的个数为2~12;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喷孔(202)的个数为2~12;且对应于第一部分所述第一喷孔(202)的所述第一喷枪的喷吹方向与所述贫化区(20)熔池液面的夹角为0~10°,对应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喷孔(202)的所述第一喷枪的喷吹方向与所述贫化区(20)熔池液面的夹角为60~9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炼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2)的靠近所述贫化区(20)一侧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喷孔(103),所述炼镍装置还配置有与所述第二喷孔(103)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喷枪,且所述第二喷枪的喷吹物料与所述第一喷枪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炼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孔(103)的个数为2~6个,且将所述第二喷孔与贫化区(20)的最远距离记为L’,将所述沉淀池(12)的与贫化区(20)相连接的侧壁长度记为L,则L’/L为0.05~0.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炼镍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熔炼区(10)、所述贫化区(20)及所述沉降区(30)水平顺次连通的方向为长度方向,将所述沉淀池(12)的内腔长度记为L1,将所述贫化区(20)的内腔长度记为L2,将所述沉降区(30)的内腔长度记为L3,则L1:L2:L3为(15~20):(6~12):(6~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炼镍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闪速熔炼反应塔(11)的内腔高度记为H1,H1为6~8m,将所述沉淀池(12)的内腔高度记为H2,H2为3.5~5m;所述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金忠,万爱东,李晓霞,齐红斌,吴玲,杨贵彦,刘恺,刘诚,黎敏,李建辉,李海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