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度均匀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2562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厚度均匀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系统,包括横向拉伸单元,其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链夹轨道组,每条链夹轨道组包括上行轨道和下行轨道,且上行轨道和下行轨道之间留有夹持缝隙,两链夹轨道组之间置有辅助拉伸单元,所述辅助拉伸单元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辅助拉伸辊组,每组辅助拉伸辊组均包括上拉伸辊和下拉伸辊,所述且上拉伸辊与下拉伸辊的侧壁相互抵触,且上拉伸辊组和下拉伸辊组分别置于夹持缝隙的上方和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辅助拉伸单元与链夹配合,使得薄膜在横向拉伸的过程中,其中部和两侧边缘均能受到拉伸力的作用,向两侧展开,防止薄膜局部受力,导致薄膜受力不均使得薄膜厚度不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厚度均匀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系统
本技术属于薄膜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厚度均匀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薄膜生产过程中,会将铸片进行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拉伸,以得到更薄更轻性能更好的薄膜产品,在长度方向的拉伸通常通过两个转动速度存在差异的送料辊配合将铸片拉长,在宽度方向通常利用链夹夹住薄膜两侧,在薄膜运输过程中,对薄膜进行宽度方向的拉伸,但是通过链夹拉伸后的薄膜,由于在拉伸过程中只有薄膜两侧边缘与链夹连接,因此在拉伸过程中经常出现薄膜的厚度不均的情况,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业需要,对于超薄膜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生产设备在生产超薄膜时无法达到产品需求,甚至在生产中出现薄膜破损的现象,产生废料,造成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厚度均匀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系统,以使得薄膜生产过程中,增加薄膜的受力点,使得薄膜在拉伸过程中,其边缘和中部能均匀受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厚度均匀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系统,包括横向拉伸单元,其包括两条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厚度均匀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拉伸单元,其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链夹轨道组(1),每条链夹轨道组(1)包括上行轨道(11)和下行轨道(12),且上行轨道(11)和下行轨道(12)之间留有夹持缝隙(13),两链夹轨道组(1)之间置有辅助拉伸单元(2),所述辅助拉伸单元(2)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辅助拉伸辊组(21),每组辅助拉伸辊组(21)均包括上拉伸辊(211)和下拉伸辊(212),且所述上拉伸辊(211)与下拉伸辊(212)的侧壁相互抵触,且上拉伸辊(211)组和下拉伸辊(212)组分别置于夹持缝隙(13)的上方和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厚度均匀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拉伸单元,其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链夹轨道组(1),每条链夹轨道组(1)包括上行轨道(11)和下行轨道(12),且上行轨道(11)和下行轨道(12)之间留有夹持缝隙(13),两链夹轨道组(1)之间置有辅助拉伸单元(2),所述辅助拉伸单元(2)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辅助拉伸辊组(21),每组辅助拉伸辊组(21)均包括上拉伸辊(211)和下拉伸辊(212),且所述上拉伸辊(211)与下拉伸辊(212)的侧壁相互抵触,且上拉伸辊(211)组和下拉伸辊(212)组分别置于夹持缝隙(13)的上方和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厚度均匀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轨道(11)为环形,其包括拉伸段(112)以及回程段(111),且两条所述上行轨道(11)的拉伸段(112)组成喇叭状的横向拉伸区(14),所述辅助拉伸单元(2)置于横向拉伸区(1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厚度均匀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辅助拉伸辊组(21)之间留有拉伸间隙(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厚度均匀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段(112)置于回程段(111)下方,所述夹持缝隙(13)置于回程段(111)与下行轨道(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厚度均匀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伸辊(211)和下拉伸辊(212)为锥形,其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谦滕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缘电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