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体活性改造及其筛选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制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动型抗体或分子活性的改造以及筛选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发展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可能,尤其是基于抗体和重链恒定区(包含Fc片段)的分子靶向治疗,包括抗体和重链恒定区融合蛋白,三十多年来在生物制药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并持续成为该领域的重点。所有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基础都是其结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得它们能够特异的结合生物活性分子并影响生物学过程(如免疫应答)。因此,分析生物大分子结构特征并建立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对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作用方式上,生物大分子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清除靶标(分子和细胞)的效应分子、阻断靶标参与的信号通路的阻断型分子、和激活靶标下游信号通路的激动型分子。肿瘤免疫治疗近年取得了重要突破。这得益于通过阻断免疫抑制节点,提高免疫细胞活性杀灭肿瘤的抗体的使用。但是目前仍有大量癌症患者对已有治疗手段没有应答。因此,一方面需要对目前已有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进行优化;另一方面亟需研发新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需要特别指出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抗体柔性或调节抗体激动活性的方法,包括突变CH1铰链区的上部和/或中部铰链结构域,所述突变改变铰链区的上部和/或中部铰链结构域中位阻较小的氨基酸数量和/或占比,或改变上部和/或中部铰链结构域的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20 CN 20191089501511.一种调节抗体柔性或调节抗体激动活性的方法,包括突变CH1铰链区的上部和/或中部铰链结构域,所述突变改变铰链区的上部和/或中部铰链结构域中位阻较小的氨基酸数量和/或占比,或改变上部和/或中部铰链结构域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上调抗体柔性或下调抗体激动活性的方法,所述突变使CH1铰链区的上部和/或中部铰链结构域中位阻较小的氨基酸数量和/或占比增加,或使上部和/或中部铰链结构域的长度增加,
优选地,所述突变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1)在上部铰链结构域中插入1、2、5或至少6个位阻较小的氨基酸,(2)从上部和/或中部铰链结构域中删除位阻较大的氨基酸,(3)将上部和/或中部铰链结构域中位阻较大氨基酸突变为位阻更小的氨基酸;其中,位阻较小的氨基酸选自:甘氨酸(G)、丙氨酸(A)、丝氨酸(S)、缬氨酸(V)、苏氨酸(T)、异亮氨酸(I)、亮氨酸(L);位阻较大的氨基酸选自脯氨酸(P)、羟脯氨酸(O)、天冬酰胺(N)、天冬氨酸(D)、焦谷氨酸(U)、谷氨酰胺(Q)、赖氨酸(K)、谷氨酸(E)、甲硫氨酸(M)、组氨酸(H)、苯丙氨酸(F)、精氨酸(R)、酪氨酸(Y)、色氨酸(W),
更优选地,
项目(1)是在上部铰链结构域的N端至少第1个、至少第2个、至少第3个、至少第4个或至少第5个氨基酸后、或上部铰链结构域和中间铰链结构域之间插入1、2、5或至少6个位阻较小的氨基酸,优选地,所述至少6个是6、12或18个,
项目(2)是从上部和/或中部铰链结构域的C端至少第1个、至少第2个、至少第3个、至少第4个或至少第5个氨基酸开始删除位阻较大的氨基酸,
项目(3)包括将上部和/或中部铰链结构域突变为IgG3或mIgG2a的相应区域,或将铰链区突变为IgG3或mIgG2a的铰链区,或将CH1-铰链区突变为IgG3或mIgG2a的CH1-铰链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项目(1)中的插入是插入1、2、5或至少6个选自G和S的氨基酸,
优选地,项目(1)是在上部铰链结构域和中间铰链结构域之间插入G、GS、SG、GSGSG、SGSGS、GGGGS、GGGSG、GGSGG、GSGGG、SGGGG、GSGSG、GSSGG、GGSSG、GSGGS、GGSGS、GGGSS、SGGSG、SGSGG、SSGGG、SGGGS、SGSGS、SGGSS、SSGGS、SGSSG、SSGSG、SSSGG、GSSGS、GSGSS、GGSSS、GSSSG、GSSSS、SGSSS、SSGSS、SSSGS、SSSSG或(GSGSGS)n,其中n为1、2或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下调抗体柔性或上调抗体激动活性的方法,所述突变使CH1铰链区的上部铰链结构域中位阻较小的氨基酸数量和/或占比降低,或使上部铰链结构域的长度减小,
优选地,所述突变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1)在上部铰链结构域中插入3或4个位阻较小的氨基酸(2)从上部和/或中部铰链结构域中删除位阻较小的氨基酸,(3)将上部和/或中部铰链结构域中位阻较小氨基酸突变为位阻更大的氨基酸,(4)在上部和/或中部铰链结构域中插入位阻较大的氨基酸;其中,位阻较小的氨基酸选自:甘氨酸(G)、丙氨酸(A)、丝氨酸(S)、缬氨酸(V)、苏氨酸(T)、异亮氨酸(I)、亮氨酸(L);位阻较大的氨基酸选自脯氨酸(P)、羟脯氨酸(O)、天冬酰胺(N)、天冬氨酸(D)、焦谷氨酸(U)、谷氨酰胺(Q)、赖氨酸(K)、谷氨酸(E)、甲硫氨酸(M)、组氨酸(H)、苯丙氨酸(F)、精氨酸(R)、酪氨酸(Y)、色氨酸(W),
更优选地,
项目(1)是在上部铰链结构域的N端至少第1个、至少第2个、至少第3个、至少第4个或至少第5个氨基酸后、或上部铰链结构域和中间铰链结构域之间插入3或4个位阻较小的氨基酸,
项目(2)是从上部和/或中部铰链结构域的C端至少第1个、至少第2个、至少第3个、至少第4个或至少第5个氨基酸开始删除位阻较小的氨基酸,
项目(3)包括将上部和/或中部铰链结构域突变为IgG1、IgG2或IgA2的相应区域,或将铰链区突变为IgG1、IgG2或IgA2的铰链区,或将CH1-铰链区突变为IgG1、IgG2或IgA2的CH1-铰链区,
项目(4)是在上部铰链结构域的N端至少第1个、至少第2个、至少第3个、至少第4个或至少第5个氨基酸后、或上部铰链结构域和中间铰链结构域之间插入至少1个、至少2个、至少3个、例如1-20个、1-15个或1-10个位阻较大的氨基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项目(1)中的插入是插入3或4个选自G和S的氨基酸,
优选地,项目(1)是在上部铰链结构域和中间铰链结构域之间插入GSG、GGS、SGG、GSS、SGS、SGG、GGGS、GGSG、GSGG、SGGG、GGSS、GSGS、SGGS、GSSG、SSGG、SGSG、SSSG、SSGS、SGSS或GSSS。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体是激动型抗体,和/或
突变之后所述抗体的柔性大于或相当于IgG3,和/或
对所述抗体的突变不显著降低所述抗体对其特异性靶向的抗原的亲和力,和/或
突变后的所述抗体的回转半径(Rg)大于和/或
所述抗体为人抗体、嵌合抗体或者人源化抗体。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体是激动型抗体,和/或
突变之后所述抗体的柔性不超过人IgG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彬,赵英杰,刘小波,张燕,石欢,张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