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皮丝一次回收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437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蓝皮丝一次回收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一溶液回收装置、第二反应釜、第二溶液回收装置、蒸发装置、过滤通道和喷淋干燥装置。蓝皮丝先放置到第一反应釜内,经过搅拌、加热和静置过程后,得到分层的液体,上层液体中包含的明胶成分较多,可以导入至第一溶液回收装置进行后续的回收处理,而下层固体中包括较多的杂质和明胶成分,下层固体导入至第二反应釜内,再次进行水的溶解,并加入辅料。经过搅拌加热和静置过程中,得到上层溶液,上层溶液经过滤膜处理,可以去除溶液中的大分子量的杂质,过滤后的溶液经过蒸发装置蒸去大部分的水分,然后经过喷淋干燥设备得到粉末回收明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皮丝一次回收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革制品的回收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体涉及一种蓝皮丝处理回收明胶的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皮革制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的皮革行业有了长足发展,我国每年对皮革化学品的消费量在20万吨以上。然而,在皮革的制造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边角料,这些边角料经过一定出来后一般被称为蓝皮丝,这些物质往往被作为垃圾而直接丢弃。在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对于皮革的边角料的回收处理方案,例如,通过酸处理或者碱处理的方式,通过对蓝皮丝的浸泡,过滤和浓缩等工艺,最终可以获得明胶,明胶是一种呈白色或黄色的物质,是皮革制品中的胶原分解后形成的蛋白质有机物,其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例如可以作为植物肥料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蓝皮丝进行回收处理的蓝皮丝一次回收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蓝皮丝一次回收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一溶液回收装置、第二反应釜、第二溶液回收装置、蒸发装置、过滤通道和喷淋干燥装置;第一反应釜具有搅拌单元,且第一反应釜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一溶液回收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管道连接在第一反应釜上的第一阀门位置,且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过滤网上部;第二反应釜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第一反应釜的底部的出料口连接,第二反应釜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第二溶液回收装置,通过第三连接管道连接在第二反应釜的第二阀门位置,且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二过滤网上部;蒸发装置与第二溶液回收装置连接;过滤通道与蒸发装置连接,过滤通道内设置有滤膜;喷淋干燥装置与过滤通道连接。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蒸发装置包括上部容器和下部容器,上部容器内设置有搅拌组件和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分布在上部容器的侧壁上;下部容器通过阀门与上部容器的出料口连接,下部容器内设置有螺旋辊体,螺旋辊体内设有加热单元,螺旋辊体的下游末端具有开口,开口与喷淋干燥装置连接。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包括下面的步骤:S1:把蓝皮丝加入至第一反应釜内,向反应釜内送入液体水和辅料;S2:对第一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搅拌混合;S3:停止搅拌,保温条件下进行静置、过滤和沉淀;S4:把罐体内静置形成的多层液体进行分离,把上层液体导出至第一溶液回收装置,把下层固体导出至第二反应釜;S5:在第二反应釜内加入水进行溶解,形成溶液;S6:溶液经过蒸发后得到中间体;S7:中间体经过喷淋干燥得到粉末明胶回收物。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在S6中:首先,溶液先进入到上部容器内,在上部容器内进行加热和搅拌,使得溶液中的溶剂逐渐挥发;然后,开启上部容器底部出料口的阀门,使得上部容器内的物料逐渐进入到下部容器内,物料在螺旋搅拌辊体的作用继续发生溶剂挥发作用,且螺旋搅拌辊体带动物料向下游方向移动,从开口处排入至喷淋干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蓝皮丝先放置到第一反应釜内,经过搅拌、加热和静置过程后,得到分层的液体,上层液体中包含的明胶成分较多,可以导入至第一溶液回收装置进行后续的回收处理,而下层固体中包括较多的杂质和明胶成分,下层固体导入至第二反应釜内,再次进行水的溶解,并加入辅料。经过搅拌加热和静置过程中,得到上层溶液,上层溶液经过滤膜处理,可以去除溶液中的大分子量的杂质,过滤后的溶液经过蒸发装置蒸去大部分的水分,然后经过喷淋干燥设备得到粉末回收明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蓝皮丝一次回收处理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蓝皮丝一次回收处理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反应釜;11、搅拌单元;12、第一阀门;13、出料口;14、第一过滤网;20、第一溶液回收装置;21、第一连接管道;30、第二反应釜;31、第二连接管道;32、第二过滤网;33、第二阀门;40、第二溶液回收装置;41、第三连接管道;50、蒸发装置;51、上部容器;52、下部容器;53、搅拌组件;56、阀门;57、螺旋辊体;58、开口;60、过滤通道;61、滤膜;70、喷淋干燥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蓝皮丝一次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反应釜10、第一溶液回收装置20、第二反应釜30、第二溶液回收装置40、蒸发装置50、过滤通道60和喷淋干燥装置70。第一反应釜10具有搅拌单元11,且第一反应釜10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4。第一溶液回收装置20通过第一连接管道21连接在第一反应釜10上的第一阀门12位置,且第一阀门12设置在第一过滤网14上部。第二反应釜30通过第二连接管道31与第一反应釜10的底部的出料口13连接,第二反应釜30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32。第二溶液回收装置40通过第三连接管道41连接在第二反应釜30的第二阀门33位置,且第二阀门33设置在第二过滤网32上部。蒸发装置50与第二溶液回收装置40通过过滤通道60连接。过滤通道60与蒸发装置50连接,过滤通道60内设置有滤膜61。喷淋干燥装置70与过滤通道60连接。本实施例的蓝皮丝一次回收处理装置包括下面的步骤:S1:把蓝皮丝加入至第一反应釜10内,向反应釜10内送入液体水和辅料;S2:对第一反应釜10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搅拌混合;S3:停止搅拌,保温条件下进行静置、过滤和沉淀;S4:把第一反应釜10的罐体内静置形成的多层液体进行分离,把上层液体导出至第一溶液回收装置20,把下层固体导出至第二反应釜30;S5:在第二反应釜30内加入水进行溶解,形成溶液;S6:溶液经过蒸发后得到中间体;S7:中间体经过喷淋干燥得到粉末明胶回收物。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蓝皮丝一次回收处理装置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下面仅就不同之处详细介绍。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蒸发装置50包括上部容器51和下部容器52,上部容器51内设置有搅拌组件53和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分布在上部容器51的侧壁上。下部容器52通过阀门56与上部容器51的出料口连接,下部容器52内设置有螺旋辊体57,螺旋辊体57内设有加热单元,螺旋辊体57的下游末端具有开口58,开口58与喷淋干燥装置70连接。在S6中,首先,溶液先进入到上部容器51内,在上部容器51内进行加热和搅拌,使得溶液中的溶剂逐渐挥发;然后,开启上部容器51底部出料口的阀门56,使得上部容器51内的物料逐渐进入到下部容器52内,物料在螺旋搅拌辊体5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皮丝一次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反应釜,具有搅拌单元,且所述第一反应釜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n第一溶液回收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管道连接在所述第一反应釜上的第一阀门位置,且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网上部;/n第二反应釜,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底部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二反应釜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n第二溶液回收装置,通过第三连接管道连接在所述第二反应釜的第二阀门位置,且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网上部;/n蒸发装置,与所述第二溶液回收装置连接;/n过滤通道,与所述蒸发装置连接,所述过滤通道内设置有滤膜;/n喷淋干燥装置,与所述过滤通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皮丝一次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反应釜,具有搅拌单元,且所述第一反应釜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第一溶液回收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管道连接在所述第一反应釜上的第一阀门位置,且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网上部;
第二反应釜,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底部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二反应釜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第二溶液回收装置,通过第三连接管道连接在所述第二反应釜的第二阀门位置,且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网上部;
蒸发装置,与所述第二溶液回收装置连接;
过滤通道,与所述蒸发装置连接,所述过滤通道内设置有滤膜;
喷淋干燥装置,与所述过滤通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皮丝一次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装置包括上部容器和下部容器,所述上部容器内设置有搅拌组件和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分布在所述上部容器的侧壁上;
所述下部容器通过阀门与所述上部容器的出料口连接,所述下部容器内设置有螺旋辊体,所述螺旋辊体内设有加热单元,所述螺旋辊体的下游末端具有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依琳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圣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