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磷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400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种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通过下列步骤制备而成:1)收集农作物秸秆,晒干,剪碎备用;2)准备好肥料,尿素、过磷酸钙,备用;3)按照质量比例尿素:过磷酸钙:秸秆=1:1.5~2.5:17进行混合,然后放入秸秆颗粒机,造成颗粒,即为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该肥料施入土壤中能够减少磷肥使用量,提高磷肥的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磷肥施用量的减少和利用效率的提高,减少了磷肥淋溶风险,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磷肥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磷肥。
技术介绍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对提高作物产量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与20世纪相比,21世纪全球农业磷肥施用对产量的贡献率逐渐降低,特别是我国。随着我国在经济领域的迅速发展,农民为了追求高产,盲目大量施用磷肥,导致磷肥盈余现象陆续出现。研究表明,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出现土壤磷盈余现象。磷肥的过量使用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首先磷肥的过量使用使得有限磷资源的浪费,导致将来我们可能面对无磷肥可用的局面;其次长期过量的磷肥使用抑制作物对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比如:锌。磷肥因其特殊性,施入土壤后容易被土壤吸附、固定、形成化学沉淀,这使得磷肥当季利用效率只有15%~25%,。这就导致施入土壤的磷肥只有很少一部分被植物利用,大部分留在了土壤里。这将导致土壤磷淋溶概率增加,引发面源污染。如何提高磷肥利用效率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在于提出一种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该肥料施入土壤中能够减少磷肥使用量,提高磷肥的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磷肥施用量的减少和利用效率的提高,减少了磷肥淋溶风险,减少环境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制,通过下列步骤制备而成:1)收集农作物秸秆,晒干,剪碎备用;2)准备好尿素、过磷酸钙,备用;3)按照质量比例尿素:过磷酸钙:秸秆=1:1.5~2.5:17进行混合,然后放入秸秆颗粒机,造成颗粒,即为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所述秸秆为晒干时含水量低于10%的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棉花秸秆、高粱秸秆、花生秸秆、大豆秸秆。所述秸秆剪碎的长度小于1cm。所述尿素含氮量45%~50%。所述过磷酸钙的含磷量为12%~16%。与现在的肥料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将大田秸秆与氮磷肥混合后制粒。大田秸秆不仅可以就地取材,而且在氮磷肥中加入秸秆,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从而提高磷肥的利用效率。大田秸秆与氮磷肥混合后造粒,减少了肥料的体积,也起到减少磷肥与土壤接触的效果,从而提高磷肥利用效率。2、本专利技术将大田秸秆与氮磷肥混合后制粒。秸秆本身可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碳源,可以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加速土壤中磷的循环,进而提高磷肥利用效率。3、本专利技术将大田秸秆与氮磷肥混合后制粒。可以进一步影响作物的根系,能够增加作物的根系数量,同时也提高菌根侵染率,从而提高磷肥利用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专利技术人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和试验列对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这种高磷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由尿素、过磷酸钙、秸秆三种原料按照质量比1:1.5:17的比例制备而成。制备步骤:1)收集田间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棉花秸秆、高粱秸秆、花生秸秆或大豆秸秆;风干,风干后的秸秆含水量低于10%,然后粉碎备用,剪碎后的秸秆长度小于1cm。2)准备好肥料备用,准备尿素和过磷酸钙,保证尿素和过磷酸钙肥料颗粒小于1cm。3)按照质量比例尿素:过磷酸钙:秸秆=1:1.5:17进行充分混合均匀,然后放入秸秆颗粒机,造成颗粒,即为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上述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每公顷施用6500kg~7000kg。实施例2这种高磷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由尿素、过磷酸钙、秸秆三种原料按照质量比1:2:17的比例制备而成。制备步骤:1)收集田间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棉花秸秆、高粱秸秆、花生秸秆或大豆秸秆;风干,风干后的秸秆含水量低于10%,然后粉碎备用,剪碎后的秸秆长度小于1cm。2)准备好肥料备用,准备尿素和过磷酸钙,保证尿素和过磷酸钙肥料颗粒小于1cm。3)按照质量比例尿素:过磷酸钙:秸秆=1:2:17进行充分混合均匀,然后放入秸秆颗粒机,造成颗粒,即为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上述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每公顷施用7000kg~7500kg。实施例3这种高磷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由尿素、过磷酸钙、秸秆三种原料按照质量比1:2.5:17的比例制备而成。制备步骤:1)收集田间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棉花秸秆、高粱秸秆、花生秸秆或大豆秸秆;风干,风干后的秸秆含水量低于10%,然后粉碎备用,剪碎后的秸秆长度小于1cm。2)准备好肥料备用,准备尿素和过磷酸钙,保证尿素和过磷酸钙肥料颗粒小于1cm。3)按照质量比例尿素:过磷酸钙:秸秆=1:1:35进行充分混合均匀,然后放入秸秆颗粒机,造成颗粒,即为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上述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每公顷施用7000kg~7500kg。试验实例1试验设于陕西省武功县武功镇郑坡村,属于温暖带半湿润性气候区。全年无霜期315天,年降水量633.7mm,年蒸发量在140mm左右。小麦品种选用西农20。共设置4各处理;对照(UR,不施磷肥);普通施肥(UR+CS,尿素+过磷酸钙,均匀撒施);减施磷肥(UR+85%CS,尿素+85%过磷酸钙)新型肥料(NF,均匀撒施),每个处理有3个重复。每小区长7.5m,宽4.2m,面积为31.5m2,不同施肥处理情况见表1。小麦的施氮量为165kgN/hm2。施磷量为P2O589.25kg/hm。土壤速效磷含量为33.3mg/kg。表1各处理施肥情况处理小麦UR尿素:358.7kg/hmUR+CS尿素:355.7kg/hm+过磷酸钙:656.3kg/hmUR+85%CS尿素:355.7kg/hm+过磷酸钙:557.8kg/hmNF新型磷肥:7000kg/hm对小麦磷肥利用效率,增产比率如表所示:处理磷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籽粒产量(t/hm)UR - -3.04UR+CS10.6832.913.49UR+85%CS8.5112.013.17NF18.7138.783.49有表可知,与UR+85%CS相比,使用新型肥料处理,磷肥表观利用率增加10.2%,农学利用率增加26.77%,同时磷肥利用效率也高UR+CS处理;而籽粒产量增加0.32t/hm。说明秸秆增效措施,能够显著提高磷肥的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同时,减少磷肥的使用,能够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其特征在于,通过下列步骤制备而成:/n1)收集农作物秸秆,晒干,剪碎备用;/n2)准备好尿素、过磷酸钙,备用;/n3)按照质量比例尿素:过磷酸钙:秸秆=1:1.5~2.5:17进行混合,然后放入秸秆颗粒机,造成颗粒,即为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其特征在于,通过下列步骤制备而成:
1)收集农作物秸秆,晒干,剪碎备用;
2)准备好尿素、过磷酸钙,备用;
3)按照质量比例尿素:过磷酸钙:秸秆=1:1.5~2.5:17进行混合,然后放入秸秆颗粒机,造成颗粒,即为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为晒干时含水量低于10%的小麦秸秆、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改民邵发琦孙本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