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所述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包括:抛光台,所述抛光台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卡接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滑轮,两个所述滑轮的顶部共同连接有滑动板;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抛光台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均设置有电动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通过收集箱顶部的吸风机产生强大吸力,利用收集管配合吸风罩,能够对抛光台上的废渣进行吸取,通过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能够将收集管收集的废屑留置在收集箱的内部,通过过滤板底部设置卡块,利用卡槽和卡块连接,能够方便定时对收集箱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是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和木材,近代用钢筋砼,型材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如住宅,桥梁,厂房、体育馆,窑洞,水塔和寺庙等等,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现代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建筑材料多种多样,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建筑板材,建筑板材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其中就包括对板材进行表面抛光,而抛光则需要使用到抛光装置,现有的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在打磨抛光过程中,无法对碎屑进行收集,导致工作台上附着的碎屑会对材料板的接触面产生划痕,影响抛光的效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在打磨抛光过程中,无法对碎屑进行收集,导致工作台上附着的碎屑会对材料板的接触面产生划痕,影响抛光效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包括:抛光台,所述抛光台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卡接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滑轮,两个所述滑轮的顶部共同连接有滑动板;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抛光台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均设置有电动推杆;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底部固定于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所述支撑横梁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正面设置有两个滑孔,两个所述滑孔的内部均设置有滑杆,每个所述滑杆的顶部均固定于所述支撑横梁的底部;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顶部固定于所述移动板的底部,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设置有抛光盘;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横梁的顶部,所述收集箱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密封盖,所述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密封盖的顶部,所述吸风机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密封盖的顶部相连通;两个收集管,两个所述收集管均设置于所述收集箱的两侧,两个所述收集管的一端均设置有吸风罩,两个所述吸风罩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抛光台的底部设置有相对称的支撑腿,两个所述支撑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优选的,两个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复位弹簧,每个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移动板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的两侧均设置有把手,每个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绝缘套。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内侧壁设置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均设置有卡槽,所述过滤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卡块,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相卡接。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底部与所述收集箱的顶部相接触。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正面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的内部设置有透明密封板。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通过抛光台的底部设置支撑腿和连接板,能够便于支撑抛光台,方便进行防水材料板的抛光,通过抛光台的顶部设置滑动板,利用滑槽和滑轮的配合,能够在抛光时便于推动滑动板上的板材,通过抛光台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能够进行支撑废渣收集机构和抛光电机,通过支撑柱上设置电动推杆配合支撑横梁,能够便于调节抛光盘的高度,通过滑孔和滑杆的配合,能够使移动板带动旋转电机进行水平移动;通过收集箱顶部的吸风机产生强大吸力,利用收集管配合吸风罩,能够对抛光台上的废渣进行吸取,通过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能够将收集管收集的废屑留置在收集箱的内部,通过过滤板利用卡槽和卡块连接,能够方便定时对收集箱进行清理,解决了现有的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在打磨抛光过程中,无法对碎屑进行收集,导致工作台上附着的碎屑会对材料板的接触面产生划痕,影响抛光效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收集箱的正剖图;图3为图1所示的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移动板的侧视图。图中标号:1、抛光台,2、支撑腿,3、吸风罩,4、支撑柱,5、电动推杆,6、复位弹簧,7、支撑横梁,8、收集箱,9、密封盖,10、吸风机,11、密封垫,12、观察口,13、移动板,14、滑杆,15、旋转电机,16、抛光盘,17、滑动板,18、滑轮,19、滑槽,20、连接板,21、卡块,22、卡槽,23、过滤板,24、支撑块,25、收集管,26、滑孔,27、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收集箱的正剖图;图3为图1所示的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移动板的侧视图。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包括:抛光台1,所述抛光台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滑槽19,每个所述滑槽19的内部均卡接有与所述滑槽19相适配的滑轮18,两个所述滑轮18的顶部共同连接有滑动板17;两个支撑柱4,两个所述支撑柱4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抛光台1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撑柱4的顶部均设置有电动推杆5;支撑横梁7,所述支撑横梁7的底部固定于两个所述电动推杆5的输出端,所述支撑横梁7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板13,所述移动板13的正面设置有两个滑孔26,两个所述滑孔26的内部均设置有滑杆14,每个所述滑杆14的顶部均固定于所述支撑横梁7的底部;旋转电机15,所述旋转电机15的顶部固定于所述移动板13的底部,所述旋转电机15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设置有抛光盘16;收集箱8,所述收集箱8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横梁7的顶部,所述收集箱8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密封盖9,所述收集箱8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23;吸风机10,所述吸风机10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密封盖9的顶部,所述吸风机10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密封盖9的顶部相连通;两个收集管25,两个所述收集管25均设置于所述收集箱8的两侧,两个所述收集管25的一端均设置有吸风罩3,两个所述吸风罩3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撑柱4的外表面。所述抛光台1的底部设置有相对称的支撑腿2,两个所述支撑腿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20,能够保证抛光装置的稳定性。两个所述滑杆14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复位弹簧6,每个所述复位弹簧6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移动板13的外表面,能够便于旋转电机15进行复位。所述旋转电机15的两侧均设置有把手27,每个所述把手27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绝缘套,能够方便推动旋转电机15,便于移动抛光位置。所述收集箱8的内侧壁设置有两个支撑块24,两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抛光台,所述抛光台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卡接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滑轮,两个所述滑轮的顶部共同连接有滑动板;/n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抛光台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均设置有电动推杆;/n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底部固定于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所述支撑横梁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正面设置有两个滑孔,两个所述滑孔的内部均设置有滑杆,每个所述滑杆的顶部均固定于所述支撑横梁的底部;/n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顶部固定于所述移动板的底部,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设置有抛光盘;/n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横梁的顶部,所述收集箱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密封盖,所述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n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密封盖的顶部,所述吸风机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密封盖的顶部相连通;/n两个收集管,两个所述收集管均设置于所述收集箱的两侧,两个所述收集管的一端均设置有吸风罩,两个所述吸风罩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防水材料板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抛光台,所述抛光台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卡接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滑轮,两个所述滑轮的顶部共同连接有滑动板;
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抛光台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均设置有电动推杆;
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底部固定于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所述支撑横梁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正面设置有两个滑孔,两个所述滑孔的内部均设置有滑杆,每个所述滑杆的顶部均固定于所述支撑横梁的底部;
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顶部固定于所述移动板的底部,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设置有抛光盘;
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横梁的顶部,所述收集箱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密封盖,所述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
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密封盖的顶部,所述吸风机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密封盖的顶部相连通;
两个收集管,两个所述收集管均设置于所述收集箱的两侧,两个所述收集管的一端均设置有吸风罩,两个所述吸风罩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胜,陈云亮,鄢载升,苗旺,马少强,王玉彤,霍云龙,安然,邢江飞,
申请(专利权)人:张永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