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立柱攀爬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轴一、轴三和同轴设置的轴二、轴四,并且轴一和轴二位于同侧且平行,轴三和轴四位于同侧且平行;轴一和轴三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轴一和轴二之间、轴三和轴四之间均设置有攀爬机构;所述攀爬机构包括轴一上安装的摩擦轮一;轴二上安装有摩擦轮二,轴四上安装有摩擦轮四,摩擦轮二和摩擦轮四之前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轴一和轴二之间通过支架连接,所述支架和轴一、轴二之间均为轴承连接;所述支架向外延伸有与轴一平行的杆一、杆二和杆三;所述轴一上还设置有直齿轮一,所述杆一上设置有与直齿轮一啮合的直齿轮二。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又能轻松顺利完成攀爬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柱攀爬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空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柱攀爬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输电、通讯领域及各种广告牌安装、大型照明灯安装等高空作业时通常使用吊车、高空作业车作业,极简陋或偏僻的地方采用人工攀爬操作。吊车、高空作业车需要很大的工作场地,且作业成本高。对于狭小的空间或者无法使用此类设备的场合,就只能采用人工攀爬作业。使用脚扣式登杆器进行人工攀爬时,可能出现由于人的身体协调性差,出现脚扣滑脱的情况,降低攀爬作业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立柱攀爬机构,既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又能轻松顺利完成攀爬工作。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柱攀爬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轴一、轴三和同轴设置的轴二、轴四,并且轴一和轴二位于同侧且平行,轴三和轴四位于同侧且平行;轴一和轴三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轴一和轴二之间、轴三和轴四之间均设置有攀爬机构;所述攀爬机构包括轴一上安装的摩擦轮一;轴二上安装有摩擦轮二,轴四上安装有摩擦轮四,摩擦轮二和摩擦轮四之前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轴一和轴二之间通过支架连接,所述支架和轴一、轴二之间均为轴承连接;所述支架向外延伸有与轴一平行的杆一、杆二和杆三;所述轴一上还设置有直齿轮一,所述杆一上设置有与直齿轮一啮合的直齿轮二;所述杆一上还轴承连接有与直齿轮二固定连接的链轮一,轴二上固定连接有链轮二,链轮一和链轮二通过链条连接;杆二上垂直于杆二连接有立杆,杆三上铰接有斜杆,斜杆上铰接有齿条,所述轴二端部设置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外齿轮和内棘轮,所述外齿轮和齿条啮合连接,所述棘轮上设置有双向棘爪;所述轴二和轴四上还通过支杆连接有坐垫。进一步的,所述轴一和轴三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杆一和轴一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轴一之间轴承连接。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立柱攀爬机构,通过杠杆原理带动一系列直齿轮、链轮、棘轮和特制摩擦轮旋转,从而将工作人员带到平台顶端作业。该机构既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又能使攀爬工作轻松顺利。这种攀爬机构也能在多方面使用,如上树采摘果实,上下平台运输货物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摩擦轮一;2、直齿轮一;3、轴一;4、支撑杆;5、杆一;6、杆二;7、立杆;8、链轮一;9、直齿轮二;10、链条;11、杆三;12、齿轮组;121、外齿轮;122、内棘轮;123、双向棘爪;13、轴二;14、链轮二;15、支架;16、螺栓;17、摩擦轮二;18、摩擦轮三;19、斜杆;191、齿条;20、立柱;21、万向节;22、轴三;23、轴四;24、坐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立柱攀爬机构,如图1和2所示,包括同轴设置的轴一3、轴三22和同轴设置的轴二13、轴四23,并且轴一3和轴二13位于同侧且平行,轴三22和轴四23位于同侧且平行;轴一3和轴三22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轴一3和轴二13之间、轴三22和轴四23之间均设置有攀爬机构。所述攀爬机构包括轴一3上安装的摩擦轮一1;轴二13上安装有摩擦轮二17,轴四23上安装有摩擦轮四,摩擦轮二17和摩擦轮四之前通过螺栓16固定;所述轴一3和轴二13之间通过支架15连接,所述支架15和轴一3、轴二13之间均为轴承连接;所述支架15向外延伸有与轴一3平行的杆一5、杆二6和杆三11。所述轴一3上还设置有直齿轮一2,所述杆一5上设置有与直齿轮一2啮合的直齿轮二9。所述杆一5上还轴承连接有与直齿轮二9固定连接的链轮一8,轴二13上固定连接有链轮二14,链轮一8和链轮二14通过链条10连接。杆二6上垂直于杆二6连接有立杆7,杆三11上铰接有斜杆19,斜杆19上铰接有齿条191,所述轴二13端部设置有齿轮组12,所述齿轮组12包括外齿轮121和内棘轮122,所述外齿轮121和齿条191啮合连接,所述棘轮上设置有双向棘爪123;所述轴二13和轴四23上还通过支杆连接有坐垫24。所述轴一3和轴三22之间通过万向节21连接。所述杆一5和轴一3之间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与轴一3之间轴承连接。工作原理:1.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安全带系好,然后把攀爬机构万向节21打开并将本专利技术套于立柱2051上使得立柱20处于摩擦轮一1和摩擦轮二17、摩擦轮三18之间,再使用扳手把摩擦轮47和摩擦轮48用螺栓16连接固定,从而通过摩擦轮一1和摩擦轮二17、摩擦轮三18卡住立柱20。2.工作人员坐在坐垫24上,双手推拉两个立杆7,立杆7带动斜杆19不断的往复运动,斜杆19上铰接的齿条191会不断的驱动齿轮组12单向的旋转(因为内棘轮122和双向棘爪123啮合),齿轮组12带动轴二13和轴四23转动,轴二13和轴四23带动摩擦轮二17和摩擦轮三18转动。3.轴二13和轴四23带动链轮二14转动,链轮二14通过链条10带动链轮一8转动,链轮一8带动直齿轮二9转动,进而驱动直齿轮一2转动,进一步的带动轴一3和轴三22旋转,进而带动摩擦轮一1转动。摩擦轮一1、摩擦轮二17和摩擦轮三18相对于立柱20同时同步运动,从而实现攀爬立柱20的目的。关于双向棘爪123,初始状态下,双向棘爪123一端嵌入内棘轮122,使得齿轮组12只能够正转,实现向上攀爬运动。当工作人员完成作业下来时,只需手动转动双向棘爪123,使得双向棘爪123的另一端嵌入内棘轮122,使得内棘轮122只能反转,然后工作人员在用双手推拉立杆7就可以下降到地面。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上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再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柱攀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轴一(3)、轴三(22)和同轴设置的轴二(13)、轴四(23),并且轴一(3)和轴二(13)位于同侧且平行,轴三(22)和轴四(23)位于同侧且平行;轴一(3)和轴三(22)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轴一(3)和轴二(13)之间、轴三(22)和轴四(23)之间均设置有攀爬机构;/n所述攀爬机构包括轴一(3)上安装的摩擦轮一(1);轴二(13)上安装有摩擦轮二(17),轴四(23)上安装有摩擦轮四,摩擦轮二(17)和摩擦轮四之前通过螺栓(16)固定;/n所述轴一(3)和轴二(13)之间通过支架(15)连接,所述支架(15)和轴一(3)、轴二(13)之间均为轴承连接;所述支架(15)向外延伸有与轴一(3)平行的杆一(5)、杆二(6)和杆三(11);/n所述轴一(3)上还设置有直齿轮一(2),所述杆一(5)上设置有与直齿轮一(2)啮合的直齿轮二(9);/n所述杆一(5)上还轴承连接有与直齿轮二(9)固定连接的链轮一(8),轴二(13)上固定连接有链轮二(14),链轮一(8)和链轮二(14)通过链条(10)连接;/n杆二(6)上垂直于杆二(6)连接有立杆(7),杆三(11)上铰接有斜杆(19),斜杆(19)上铰接有齿条(191),所述轴二(13)端部设置有齿轮组(12),所述齿轮组(12)包括外齿轮(121)和内棘轮(122),所述外齿轮(121)和齿条(191)啮合连接,所述棘轮上设置有双向棘爪(123);所述轴二(13)和轴四(23)上还通过支杆连接有坐垫(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柱攀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轴一(3)、轴三(22)和同轴设置的轴二(13)、轴四(23),并且轴一(3)和轴二(13)位于同侧且平行,轴三(22)和轴四(23)位于同侧且平行;轴一(3)和轴三(22)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轴一(3)和轴二(13)之间、轴三(22)和轴四(23)之间均设置有攀爬机构;
所述攀爬机构包括轴一(3)上安装的摩擦轮一(1);轴二(13)上安装有摩擦轮二(17),轴四(23)上安装有摩擦轮四,摩擦轮二(17)和摩擦轮四之前通过螺栓(16)固定;
所述轴一(3)和轴二(13)之间通过支架(15)连接,所述支架(15)和轴一(3)、轴二(13)之间均为轴承连接;所述支架(15)向外延伸有与轴一(3)平行的杆一(5)、杆二(6)和杆三(11);
所述轴一(3)上还设置有直齿轮一(2),所述杆一(5)上设置有与直齿轮一(2)啮合的直齿轮二(9);
所述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彩芬,董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