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下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09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下线装置,包括:设有行走轮的机架,升降手轮,第一移动导轨组,第二移动导轨组,丝杆,装卡机构,涡杆,上光杠,下光杠和计米传感器;升降手轮上设有链轮,涡杆一端设有与链轮连接的齿轮,两个第一移动导轨组垂直设置且分别位于机架的主面与后面,每个第一移动导轨组内设有一个丝杠,丝杠上设有丝杠螺母及涡轮,装卡机构与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机架右面的底部开口,第二移动导轨组设于机架的右面上,上光杠与下光杠均与水平面平行且可在第二移动导轨组内上下移动并实现锁死,计米传感器安装于下光杠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布局紧凑,可以实现不同规格线盘的下线和计数,操作人员少、工作强度小、所需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下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生产
,特别是指一种多功能下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生产及使用中,经常涉及到电缆的下线和计数。传统的操作是:在一定空间内,先将芯轴穿过线盘,再将其抬到固定支架上进行下线,当线放至足够长度后用米尺进行测量,再将放好的电缆缠绕到另一线盘上。这样的操作不仅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间,还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而且在下线过程中,拖拽电缆时电缆与地面摩擦容易出现划伤,直径较细的电缆在拖拽时还容易出现拉断的现象。因此,急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下线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下线装置,包括:设有行走轮的机架,升降手轮,第一移动导轨组,第二移动导轨组,丝杆,装卡机构,涡杆,上光杠,下光杠和计米传感器;升降手轮固定于机架上且升降手轮上设有链轮,涡杆设于机架的上面且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链轮连接的齿轮,两个第一移动导轨组垂直设置且分别位于机架的主面与后面,每个第一移动导轨组内设有一个丝杠,丝杠上设有丝杠螺母及用于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行走轮(14)的机架(1),升降手轮(2),第一移动导轨组(3),第二移动导轨组(121),丝杆(4),装卡机构(5),涡杆(6),上光杠(7),下光杠(8)和计米传感器(9);/n升降手轮(2)固定于机架(1)上且升降手轮(2)上设有链轮,涡杆(6)设于机架(1)的上面且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链轮连接的齿轮(61),两个第一移动导轨组(3)垂直设置且分别位于机架(1)的主面与后面,每个第一移动导轨组(3)内设有一个丝杠(4),丝杠(4)上设有丝杠螺母(41)及用于与涡杆(6)啮合的涡轮,装卡机构(5)通过装卡机构安装座(54)与丝杠螺母(41)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行走轮(14)的机架(1),升降手轮(2),第一移动导轨组(3),第二移动导轨组(121),丝杆(4),装卡机构(5),涡杆(6),上光杠(7),下光杠(8)和计米传感器(9);
升降手轮(2)固定于机架(1)上且升降手轮(2)上设有链轮,涡杆(6)设于机架(1)的上面且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链轮连接的齿轮(61),两个第一移动导轨组(3)垂直设置且分别位于机架(1)的主面与后面,每个第一移动导轨组(3)内设有一个丝杠(4),丝杠(4)上设有丝杠螺母(41)及用于与涡杆(6)啮合的涡轮,装卡机构(5)通过装卡机构安装座(54)与丝杠螺母(41)固定连接,装卡机构安装座(54)相对的两端设有用于在第一移动导轨组(3)内滑动的滑块,装卡机构(5)包括装卡手轮(51)、螺杆(52)和插头(53),装卡手轮(51)固定于螺杆(52)的一端,螺杆(52)的另一端穿过装卡机构安装座(54)后与插头(53)连接;机架(1)右面的底部开口,第二移动导轨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泽宝张珊李昊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和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