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管拔管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072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铁管拔管钳,属于铸造用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拉杆、若干套连杆机构和底座,所述连杆机构以拉杆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关系设置在拉杆外围,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径向连杆、第二径向连杆、轴向连杆和连接杆,所述轴向连杆与拉杆平行,第一径向连杆和第二径向连杆相互平行,第一径向连杆和第二径向连杆的顶端均向拔管方向倾斜并与轴向连杆铰接,所述轴向连杆的外侧设有钳块,第一径向连杆和第二径向连杆的底端均与所述拉杆铰接;所述底座中间设有横向的通孔,所述拉杆右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底座的外围设有铰接座,可避免因钳块的角度变化导致受力不均,可以提高钳取的稳固性,便于拔管,避免管子内壁产生凹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铁管拔管钳
本技术属于铸造用辅助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铸铁管拔管钳。
技术介绍
球磨铸铁管属于离心机式铸造,管子在模具内成型后温度约为500-700℃,需要用拔管钳把管子从模具内拖出。能否顺利拖出与管模斜度、打点深度和拔管钳都有关系。现在使用的拔管钳,基本有以下几种机构:第一种是锥形滑块形式,通过有斜度的滑块,让拔管钳实现张开和缩紧;第二种是三连杆方式,通过中心拉杆前后移动,带动小连杆转动,实现钳块的张开和缩紧。这两种方式都有不同的缺点:第一种的部件之间是滑动摩擦,能量损耗大,容易磨损,寿命低,受加工精度及使用环境影响,滑块与槽体之间容易卡住,使用不便;第二种的机构受限于三连杆结构,连杆张开尺寸不同时,钳块的角度也会变化,而铸管产品的内径会有变化,这就造成钳块与管子内壁的接触变成点接触容易产生凹痕。都会造成拔管困难,影响离心机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铸铁管拔管钳,其可避免因钳块的角度变化导致受力不均,可以提高钳取的稳固性,便于拔管,避免管子内壁产生凹痕。一种铸铁管拔管钳,包括拉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铁管拔管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1)、若干套连杆机构和底座(2),所述连杆机构以拉杆(1)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关系设置在拉杆(1)外围,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径向连杆(3)、第二径向连杆(4)、轴向连杆(5)和连接杆(6),所述轴向连杆(5)与所述拉杆(1)平行,第一径向连杆(3)和第二径向连杆(4)相互平行,第一径向连杆(3)和第二径向连杆(4)的顶端均向拔管方向倾斜,第一径向连杆(3)和第二径向连杆(4)的顶端均与轴向连杆(5)铰接,所述轴向连杆(5)的外侧设有钳块(7),第一径向连杆(3)和第二径向连杆(4)的底端均与所述拉杆(1)铰接;所述底座(2)中间设有横向的通孔,所述拉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铁管拔管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1)、若干套连杆机构和底座(2),所述连杆机构以拉杆(1)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关系设置在拉杆(1)外围,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径向连杆(3)、第二径向连杆(4)、轴向连杆(5)和连接杆(6),所述轴向连杆(5)与所述拉杆(1)平行,第一径向连杆(3)和第二径向连杆(4)相互平行,第一径向连杆(3)和第二径向连杆(4)的顶端均向拔管方向倾斜,第一径向连杆(3)和第二径向连杆(4)的顶端均与轴向连杆(5)铰接,所述轴向连杆(5)的外侧设有钳块(7),第一径向连杆(3)和第二径向连杆(4)的底端均与所述拉杆(1)铰接;所述底座(2)中间设有横向的通孔,所述拉杆(1)右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底座(2)的外围设有铰接座(8),所述铰接座(8)位置与连杆位置对应,所述连接杆(6)的两端分别与轴向连杆(5)的右端和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正郑志伟于学忠董宁波杨建李宝军杨迪刘金旭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京东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