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解决了能源的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新能源汽车在现实生活中也越来越普遍,低碳、节源和安全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被广大用户所认可,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对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充电装置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在公共建筑公共停车区域、商场、地下停车场和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地方,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的充电充电枪裸露在外,长时间受到风吹日晒,降低了充电枪的使用寿命,而且可能会因为人为的蓄意破坏而损坏,造成公共财产的损失,或小孩平时玩耍过程中的拉扯等行为,造成公共财产损失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现有的充电装置都是固定的或者直接放置在地面上上的,很难实现移动,也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角度调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具备安全可靠,可进行移动,以及可根据需求进行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柱体(2)、顶盖(3)、充电枪(4)、控制面板(5)、缠线机构(6)、升降轮组(7)和导线(9),所述底座(1)底部开设有收纳槽(11),所述升降轮组(7)设置在所述收纳槽(11)内,所述底座(1)顶部开设有转动槽(12),所述柱体(2)转动配合连接在所述转动槽(12)内,所述转动槽(12)外侧开设有覆盖槽(13),所述覆盖槽(13)内侧高于所述覆盖槽(13)外侧,所述柱体(2)外侧焊接有包裹沿(21),所述包裹沿(21)截面呈“7”字形,所述包裹沿(21)外侧端转动配合连接在所述覆盖槽(13)内;所述顶盖(3)设置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柱体(2)、顶盖(3)、充电枪(4)、控制面板(5)、缠线机构(6)、升降轮组(7)和导线(9),所述底座(1)底部开设有收纳槽(11),所述升降轮组(7)设置在所述收纳槽(11)内,所述底座(1)顶部开设有转动槽(12),所述柱体(2)转动配合连接在所述转动槽(12)内,所述转动槽(12)外侧开设有覆盖槽(13),所述覆盖槽(13)内侧高于所述覆盖槽(13)外侧,所述柱体(2)外侧焊接有包裹沿(21),所述包裹沿(21)截面呈“7”字形,所述包裹沿(21)外侧端转动配合连接在所述覆盖槽(13)内;所述顶盖(3)设置在所述柱体(2)顶部,所述控制面板(5)设置在所述柱体(2)前端上侧,所述控制面板(5)下侧开设有放置槽(23),所述充电枪(4)置于所述放置槽(23)内,所述放置槽(23)开口处设有门板(8);所述放置槽(23)后侧设有收纳腔(22),所述缠线机构(6)设置在所述收纳腔(22)内,所述收纳腔(22)与所述放置槽(23)之间相通设有通道(25),所述导线(9)一端穿过所述通道(25)与所述充电枪(4)连接,所述收纳腔(22)上侧设有蓄电腔(24),所述蓄电腔(24)内设有蓄电池(241),所述导线(9)另一端经所述缠线机构(6)与所述蓄电池(241)连接,所述蓄电池(241)与所述控制面板(5)电性连接,所述蓄电腔(24)顶部贯穿设有散热通道(27),所述散热通道(27)内设有散热件(271),所述散热件(271)与所述蓄电池(24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轮组(7)包括横杆(71)、支脚(72)、滚轮(73)、驱动杆(74)、连接杆(75)、液压杆(77)和液压缸(76),所述横杆(71)的数量为两根,所述横杆(71)固定连接在所述收纳槽(11)左右侧内壁之间,所述横杆(71)分别位于所述收纳槽(11)前后两侧,所述支脚(72)的数量为四根,所述支脚(72)上端转动配合连接在所述横杆(71)上,所述支脚(72)分别位于所述横杆(71)左右两侧,所述滚轮(73)分别转动配合连接在所述支脚(72)下端,所述收纳槽(11)左右侧内壁分别开设有驱动槽(111),所述液压缸(76)设置在所述驱动槽(111)上端,所述液压杆(77)连接在所述液压缸(76)输出端,所述驱动杆(74)前后端分别与所述液压杆(77)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74)与所述驱动槽(111)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连接杆(75)一端与所述驱动杆(74)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连接杆(75)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支脚(72)中部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中哲,周煜,陈传震,张吴军,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