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胤逾琦专利>正文

一种双面转移印花定位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97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转移印花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印花单元、第二印花单元和图像对位单元,每个印花单元包括载体放卷装置、转移印花载体和压辊,第一转移印花载体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分别对应面料的正面转移印花和反面转移印花,两部分转移印花载体的图案以面料为平面互为镜像;在第一载体放卷装置和第二载体放卷装置处分别设置有纵向调节装置和横向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一转移印花载体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的位置;所述图像对位单元用于对第一转移印花载体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上的印花进对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对位标记或计算机识别技术辅助印花对位,操作简单,使得面料正反面同步转移印花时,镜像花型能够完全重合,有效减少了残次品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转移印花定位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印染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双面转移印花定位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纺织品的转移印花,是指涤纶面料的热升华转移印花和活性染料的干法转移印花。其中涤纶面料的热升华转移印花是使用容易升华的低温分散染料配成喷墨打印墨水或者凹版印刷墨水,再打印或者凹印到纸张上,成为热转移印花纸,再在高温下,分散染料升华,染着到涤纶面料上。活性染料的干法转移印花,是将活性染料配成喷墨印花墨水或者凹版印刷墨水,印刷到涂布有离型剂的纸张或者塑料膜上,再将含有水溶性热熔树脂的面料与之热压,载体上的染料被粘附到面料上,再经过蒸化水洗,完成转移印花。但是以上两种工艺最大的不足是染料不渗透,仅仅单面上色,印花织物的反面没有颜色,严重影响产品应用。而目前市场越来越要求印花面料双面同色,不能区分正反面,而转移印花可以使用镜像的转印载体,将面料夹在转印载体之间,完成正反面同步印花。在转印载体正反面同时印花时,镜像花型要求完全重合,否则成为次品,所以怎么实现转移印花的双面同步印花的花型定位,使得正反面同步印花时,镜像花型完全重合,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CN107264103A公开了一种面料双面转移印花的方法,通过第一转印介质和第二转印介质实现双面转印,包括:在第一转印介质的转印层打印第一图案,在第二转印介质的转印层打印第一图案的镜像;将第一转印介质的转印层与第二转印介质的转印层相对放置并间隔一定间距,使第一转印介质与第二转印介质的打印图案镜像对称;将面料置于第一转印介质与第二转印介质之间的间隔处;对第一转印介质、面料及第二转印介质构成的层叠结构加热及加压,以使第一转印介质的转印层和第二转印介质的转印层离型至面料表面。这种打印方式不能同时打印双面,工艺复杂。CN107554056A公开了一种双面覆膜转移印花装置,包括机架,上转印膜输送部,下转印膜输送部,面料输送部,加压部,卷绕部,上转印膜输送部、下转印膜输送部、面料输送部、加压部、卷绕部均设置在机架上,面料输送部位于上转印膜输送部,下转印膜输送部的中间,上转印膜输送部上退绕送出上转印薄膜,下转印膜输送部上退绕送出下转印薄膜,面料输送部上退绕送出待印花面料;上转印薄膜和下转印薄膜将面料夹持在中间经过主轧辊和加压轧辊的挤压后一起卷绕在卷绕部上。这种装置虽然能实现双面打印,但容易出现正反面不对称,造成残次品,不方便调节的缺陷。另外,在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目测判断的检测方法是主流,也有采用较先进的印花对花方法:即在印花载体的边沿做有特殊标记,以对应转移印花载体上的印花图案位置,初始印花定位时人工参与,而运行过程中,则通过电子传感器,对转移印花载体边沿的标记进行在线检测,而不是直接对转移印花载体上的图案进行在线检测,因为在转移印花载体的实际印刷过程中,对于载体纸张,在接触到水性墨水后,会有一定收缩变形,对于载体塑料膜,在烘干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收缩变形,而以上通过印花载体边沿特殊标记为标准的定位方法,势必仍然会存在正反面印花图案对位不准的情况出现,还是不能达到正反面高精度对位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方法应运而生,它是采用CCD摄像头从印花载体上的花型图案中直接采集印花图像,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处理实现印花过程中的监测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面转移印花定位装置,使得正反面同步印花时,镜像花型完全重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利用机器视觉识别技术实现印花对位,保证正反面同步印花时,镜像花型完全重合的双面印花定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双面转移印花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印花单元、第二印花单元和图像对位单元,第一印花单元包括第一载体放卷装置、第一转移印花载体和第一压辊,第二印花单元包括第二载体放卷装置、第二转移印花载体和第二压辊,第一转移印花载体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分别设置于第一载体放卷装置和第二载体放卷装置上,其中:第一转移印花载体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分别对应面料的正面转移印花和反面转移印花,两部分转移印花载体的图案以面料为平面互为镜像;在第一载体放卷装置和第二载体放卷装置处分别设置有纵向调节装置和横向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一转移印花载体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的位置;所述图像对位单元用于第一转移印花载体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在印花过程中面对面镜像重合时精准识别第一转移印花载体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的横向和纵向位置,使之精准重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使用对位标记作为图像对位单元。具体地,所述图像对位单元为设置于第一转移印花载体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的至少一个相同侧边的第一对位标记和第二对位标记,所述第一对位标记和第二对位标记为垂直十字线、圆圈或直角三角形,每个对位标记包括用于标记印花纵向位置的纵向标记和横向位置的横向标记。优选地,选择垂直十字线,每个对位标记包括用于标记印花纵向位置的纵向标记和横向位置的横向标记。具体地,如果对位标记为垂直十字线,则纵向标记为垂直十字线的横线,横向标记为垂直十字线的竖线;如果对位标记为圆圈,则纵向标记为圆圈左右方向的两边顶点,横向标记为圆圈上下方向的两边顶点;如果对位标记为直角三角形,则纵向标记为左右方向上的直角三角形的底边,横向标记为上下方向上的直角三角形的另一直角边。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对位标记和第二对位标记为垂直十字线时在横线上设置有刻度线。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印花的对花可以借助于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来完成。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定位单元包括第一载体图像识别平面、第一图像捕获单元、第二载体图像识别平面和第二图像捕获单元,所述第一载体图像识别平面和第二载体图像识别平面为分别紧贴于第一转移印花载体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的非印花侧的支撑板;所述第一图像捕获单元和第二图像捕获单元分别设置于第一转移印花载体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的印花侧并分别垂直于第一载体图像识别平面和第二载体图像识别平面,所述第一载体图像识别平面和第二载体图像识别平面为金属板、塑料板或玻璃板结构;或者所述第一载体图像识别平面和第二载体图像识别平面为由两支设置于第一转移印花载体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的非印花侧下方的导辊形成的平面,所述第一图像捕获单元和第二图像捕获单元分别设置于第一转移印花载体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的印花侧并分别垂直于第一载体图像识别平面和第二载体图像识别平面。其中,所述图像捕获单元使用CCD摄像机,它可以直接对载体上印花图案进行实时录像,然后与处理中心计算机储存的标准位置进行对比,一旦发现偏差,计算机马上给出信号给控制机构做出调整,比如使用成都永智科技公司的威视系列VC-913D彩色摄像机为图像传感器,分别自动以一定间隔摄取印花图案,再通过美国NI公司的图像采集卡PCI-1411将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中,并显示在计算机显示器上,对于输入的图像,经过控制器(PC机或者工控机)里面的处理单元进行相关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之后,确定转移印花载体上实时图案与标准图案之间的位置关系,及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转移印花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印花单元、第二印花单元和图像对位单元,第一印花单元包括第一载体放卷装置(1)、第一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一压辊(3),第二印花单元包括第二载体放卷装置(1’)、第二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二压辊(3’),第一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2’)分别设置于第一载体放卷装置(1)和第二载体放卷装置(1’)上,其中:/n第一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2’)分别对应面料的正面转移印花和反面转移印花,两部分转移印花载体的图案以面料为平面互为镜像;/n在第一载体放卷装置(1)和第二载体放卷装置(1’)处分别设置有纵向调节装置和横向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一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2’)的位置;/n所述图像对位单元用于第一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2’)在印花过程中面对面镜像重合时精准识别第一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2’)的横向和纵向位置,使之精准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1118 CN 2020226700519;20201118 CN 2020112922411.一种双面转移印花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印花单元、第二印花单元和图像对位单元,第一印花单元包括第一载体放卷装置(1)、第一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一压辊(3),第二印花单元包括第二载体放卷装置(1’)、第二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二压辊(3’),第一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2’)分别设置于第一载体放卷装置(1)和第二载体放卷装置(1’)上,其中:
第一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2’)分别对应面料的正面转移印花和反面转移印花,两部分转移印花载体的图案以面料为平面互为镜像;
在第一载体放卷装置(1)和第二载体放卷装置(1’)处分别设置有纵向调节装置和横向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一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2’)的位置;
所述图像对位单元用于第一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2’)在印花过程中面对面镜像重合时精准识别第一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2’)的横向和纵向位置,使之精准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转移印花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对位单元为设置于第一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2’)的至少一个相同侧边的第一对位标记(9)和第二对位标记(10),所述第一对位标记(9)和第二对位标记(10)为垂直十字线、圆圈或直角三角形,每个对位标记包括用于标记印花纵向位置的纵向标记和横向位置的横向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转移印花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定位单元包括第一载体图像识别平面(12)、第一图像捕获单元(13)、第二载体图像识别平面(12’)和第二图像捕获单元(13’),所述第一载体图像识别平面(12)和第二载体图像识别平面(12’)为分别紧贴于第一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2’)的非印花侧的支撑板;所述第一图像捕获单元(13)和第二图像捕获单元(13’)分别设置于第一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2’)的印花侧并分别垂直于第一载体图像识别平面(12)和第二载体图像识别平面,所述第一载体图像识别平面(12)和第二载体图像识别平面(12’)为金属板、塑料板或玻璃板结构;或者所述第一载体图像识别平面(12)和第二载体图像识别平面(12’)为由两支设置于第一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2’)的非印花侧下方的导辊形成的平面,所述第一图像捕获单元(13)和第二图像捕获单元(13’)分别设置于第一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2’)的印花侧并分别垂直于第一载体图像识别平面(12)和第二载体图像识别平面(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转移印花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3)和第二压辊(3’)为金属辊或橡胶辊,其中任意一支压辊安装于转移印花机的机架上,另外一支压辊为可移动压辊,所述压辊用于将第一转移印花载体(2)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2’)以及带印花面料(4)压紧;或两支压辊均安装于转移印花机的机架上,两支压辊之间保留一定间隙用于转移印花载体和面料通过,在第一压辊(3)和第二压辊(3’)的出载体一侧设置一凸面朝上的弧形板(11),所述弧形板(11)被设置成使第一转移印花载体(2)、待印花面料(4)和第二转移印花载体(2’)紧密贴合在一起并在弧形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胤逾琦
申请(专利权)人:刘胤逾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