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进水管件回流的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816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喷雾器械领域,公开了带进水管件回流的喷雾器,包括内壳,内壳上设有压力室和进水管,进水管内设有进水管件,进水管通过进水管件和压力室相通,进水管件包括壳体和第一柱体,壳体上设有第一柱体,第一柱体上设有第一通道,压力室上设有第二柱体,第二柱体上设有回流孔,第一通道内设有第二柱体,回流孔一端和压力室连通,回流孔另一端和第一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水流形成一个循环、提升活塞移动时的流畅性、结构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进水管件回流的喷雾器
本技术涉及喷雾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了带进水管件回流的喷雾器。
技术介绍
喷雾器是喷雾器材的简称。喷雾器是一种利用空吸作用将药水或其他液体变成雾状,均匀地喷射到其他物体上的器具,由压缩空气的装置和细管、喷嘴等部件组成。喷雾器的伯努利原理是在同一流质里,流速大,压强小;流速小,压强大;流体会自动从高压流向低压,低速流动的水流向高速的流动的空气,水被高速空气撕成一小滴一小滴,喷出来后就成了雾。申请号CN200510023258.4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扣喷雾器,但还存在水流不循环、活塞移动不流畅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水流不循环、活塞移动不流畅的缺点,提供了带进水管件回流的喷雾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带进水管件回流的喷雾器,包括内壳,内壳上设有压力室和进水管,进水管内设有进水管件,进水管通过进水管件和压力室相通,进水管件包括壳体和第一柱体,壳体上设有第一柱体,第一柱体上设有第一通道,压力室上设有第二柱体,第二柱体上设有回流孔,第一通道内设有第二柱体,回流孔一端和压力室连通,回流孔另一端和第一通道连通。活塞在压力室内来回移动,当活塞受到压力向内移动时,活塞推动水流向喷雾器的喷嘴方向移动,当活塞上的压力消失后,活塞在负压的作用下回退,在活塞的带动下,因此活塞中缝隙的水和压力室内的水通过回流孔和第一通道流到进水管内,从而流到进水管下端连接的瓶体中;通过回流孔和第一通道解决了活塞上和压力室上的水回流问题,使水流形成一个循环,避免水在活塞上残留,影响活塞移动时的流畅性。作为优选,壳体内设有进水腔体,第一通道和进水腔体连通,进水腔体和进水管连通。作为优选,壳体上还设有第三柱体,第三柱体上设有第二通道,第三柱体上凸台,凸台上设有钢球,第三柱体上还设有限位柱,限位柱上设有限位球。凸台和限位球用于限制钢球脱离,通过钢球限制第二通道的水流到压力室,只有在活塞回退,压力室形成负压时,进水管的水通过第二通道顶开钢球进入压力室中。作为优选,压力室上设有第四柱体,第四柱体上设有进水孔,进水孔内设有第三柱体,压力室上还设有进水口,进水孔一端和进水口连通,进水孔另一端和第二通道连通,第二通道和进水腔体连通。作为优选,壳体两端设有锁定件,进水管上设有通孔和台阶面,锁定件穿过通孔后和台阶面接触。壳体通过锁定件和内壳连接,从而固定在内壳上,结构稳定。作为优选,锁定件包括锁定片、加强筋和卡块,壳体上设有锁定片和加强筋,锁定片一侧设有加强筋,锁定片另一侧设有卡块,卡块和台阶面接触。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活塞在压力室内来回移动,当活塞受到压力向内移动时,活塞推动水流向喷雾器的喷嘴方向移动,当活塞上的压力消失后,活塞在负压的作用下回退,在活塞的带动下,因此活塞中缝隙的水和压力室内的水通过回流孔和第一通道流到进水管内,从而流到进水管下端连接的瓶体中;通过回流孔和第一通道解决了活塞上和压力室上的水回流问题,使水流形成一个循环,避免水在活塞上残留,影响活塞移动时的流畅性。本技术具有使水流形成一个循环、提升活塞移动时的流畅性、结构稳定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进水管件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进水管件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内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的局部放大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进水管件、101—壳体、102—第一柱体、1021—第一通道、103—第三柱体、1031—第二通道、1032—凸台、1033—限位球、1034—限位柱、1035—钢球、104—锁定件、1041—锁定片、1042—加强筋、1043—卡块、105—进水腔体、2—内壳、201—压力室、2011—第二柱体、2012—回流孔、2013—第四柱体、2014—进水孔、2015—进水口、202—进水管、2021—通孔、2022—台阶面、3—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带进水管件回流的喷雾器,如图所示,包括内壳2,内壳2上设有压力室201和进水管202,进水管202内设有进水管件1,进水管202通过进水管件1和压力室201相通,进水管件1包括壳体101和第一柱体102,壳体101上设有第一柱体102,第一柱体102上设有第一通道1021,压力室201上设有第二柱体2011,第二柱体2011上设有回流孔2012,第一通道1021内设有第二柱体2011,回流孔2012一端和压力室201连通,回流孔2012另一端和第一通道1021连通。活塞3在压力室201内来回移动,当活塞3受到压力向内移动时,活塞3推动水流向喷雾器的喷嘴方向移动,当活塞3上的压力消失后,活塞3在负压的作用下回退,在活塞3的带动下,因此活塞3中缝隙的水和压力室201内的水通过回流孔2012和第一通道1021流到进水管202内,从而流到进水管202下端连接的瓶体中;通过回流孔2012和第一通道1021解决了活塞3上和压力室201上的水回流问题,使水流形成一个循环,避免水在活塞上残留,影响活塞3移动时的流畅性。壳体101内设有进水腔体105,第一通道1021和进水腔体105连通,进水腔体105和进水管202连通。壳体101上还设有第三柱体103,第三柱体103上设有第二通道1031,第三柱体103上凸台1032,凸台1032上设有钢球1035,第三柱体103上还设有限位柱1034,限位柱1034上设有限位球1033。凸台1032和限位球1033用于限制钢球1035脱离,通过钢球1035限制第二通道1031的水流到压力室201,只有在活塞3回退,压力室201形成负压时,进水管202的水通过第二通道1031顶开钢球1035进入压力室201中。压力室201上设有第四柱体2013,第四柱体2013上设有进水孔2014,进水孔2014内设有第三柱体103,压力室201上还设有进水口2015,进水孔2014一端和进水口2015连通,进水孔2014另一端和第二通道1031连通,第二通道1031和进水腔体105连通。壳体101两端设有锁定件104,进水管202上设有通孔2021和台阶面2022,锁定件104穿过通孔2021后和台阶面2022接触。壳体101通过锁定件104和内壳2连接,从而固定在内壳2上,结构稳定。锁定件104包括锁定片1041、加强筋1042和卡块1043,壳体101上设有锁定片1041和加强筋1042,锁定片1041一侧设有加强筋1042,锁定片1041另一侧设有卡块1043,卡块1043和台阶面2022接触。实施例2带进水管件回流的喷雾器,如图所示,包括内壳2,内壳2上设有压力室201和进水管202,进水管202内设有进水管件1,进水管202通过进水管件1和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进水管件回流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2),内壳(2)上设有压力室(201)和进水管(202),进水管(202)内设有进水管件(1),进水管(202)通过进水管件(1)和压力室(201)相通,进水管件(1)包括壳体(101)和第一柱体(102),壳体(101)上设有第一柱体(102),第一柱体(102)上设有第一通道(1021),压力室(201)上设有第二柱体(2011),第二柱体(2011)上设有回流孔(2012),第一通道(1021)内设有第二柱体(2011),回流孔(2012)一端和压力室(201)连通,回流孔(2012)另一端和第一通道(102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进水管件回流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2),内壳(2)上设有压力室(201)和进水管(202),进水管(202)内设有进水管件(1),进水管(202)通过进水管件(1)和压力室(201)相通,进水管件(1)包括壳体(101)和第一柱体(102),壳体(101)上设有第一柱体(102),第一柱体(102)上设有第一通道(1021),压力室(201)上设有第二柱体(2011),第二柱体(2011)上设有回流孔(2012),第一通道(1021)内设有第二柱体(2011),回流孔(2012)一端和压力室(201)连通,回流孔(2012)另一端和第一通道(102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进水管件回流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01)内设有进水腔体(105),第一通道(1021)和进水腔体(105)连通,进水腔体(105)和进水管(20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进水管件回流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01)上还设有第三柱体(103),第三柱体(103)上设有第二通道(1031),第三柱体(103)上凸台(1032),凸台(1032)上设有钢球(1035),第三柱体(103)上还设有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瑞法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瑞达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