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志强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双面倒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800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双面倒角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一侧还安装有电机和推动部件,箱体内部安装有传动辊和换向机构,传动辊与电机配合,传动辊上滑动安装有承接座,承接座分别下料槽和推动部件配合,推动部件还与换向机构固定连接,换向机构与承接座之间通过弹簧配合,换向机构包括粗倒角部件、精倒角部件和换向电机;通过传动辊来带动待倒角的钕铁硼坯料共同转动,并分别与粗磨头以及精磨头配合进行双面,从而提高倒角效率;将粗倒角部件和精倒角部件以及换向电机组成换向机构,可实现在一次加工过程中同时完成粗倒角和精倒角过程;装置的上料、粗精倒角和下料堆放过程都是自动化完成的,无需人工操作,效率更高的同时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双面倒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钕铁硼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双面倒角装置。
技术介绍
钕铁硼是一种永磁材料,有“磁王”的称号,广泛的应用于电子产品,如硬盘、手机、耳机以及电池供电的工具等,钕铁硼的生产包括配料、熔炼、压型、烧结、机加工、电镀、充磁等工艺过程。现有的钕铁硼生产在机加工时可根据需求将钕铁硼原料加工各种各样的形状,如最常用的圆柱形还有六面体形以及瓦片形等,然后对加工后的原料进行磨削倒角,而现有的圆柱形原料在进行倒角时,由于需要双面倒角,并且倒角还需要先粗倒角再精倒角,所以需要先对一面进行粗倒角,然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将产品翻转来对另一面进行粗倒角,粗倒角完成后将产品人工取出放入另一设备中重复上述倒角过程进行精倒角,进而导致加工效率低,同时人工操作费时费力还存在安全隐患,所以现在急需一种能够自动化的完成钕铁硼粗精倒角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情况,提供了一种自动双面倒角装置,通过传动辊组带动钕铁硼坯料进行滚动,并在换向机构以及粗精倒角部件的作用下实现双面粗精倒角同时进行,有效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自动双面倒角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部安装有放置待倒角钕铁硼坯料的上料槽,下部安装有连通堆放槽的下料槽,所述箱体一侧还安装有电机和推动部件,所述箱体内部安装有一对传动辊和换向机构,所述传动辊与所述电机配合,所述传动辊上滑动安装有承接座,所述承接座一侧连接有推动套,另一侧通过推杆与所述推动部件配合,所述推动套可与所述堆放槽配合,所述推杆还与所述换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承接座之间通过弹簧配合,所述换向机构包括粗倒角部件、精倒角部件和换向电机,在所述换向电机以及所述推动部件的作用下,所述粗倒角部件和所述精倒角部件可实现对放置在所述承接座内待倒角钕铁硼坯料的粗精倒角。优选的,所述传动辊包括左传动辊和右传动辊,所述左传动辊和所述右传动辊两端都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两侧壁上,且其中一端上还都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电机输出端上的主齿轮配合,所述左传动辊和所述右传动辊中间设有滑动轴段,所述滑动轴段靠近所述传动齿轮一端设有限位挡环,另一端设有退料槽,所述承接座与所述限位挡环接触的位置为钕铁硼坯料加工位置。优选的,所述上料槽位于所述加工位置和所述退料槽之间的位置上方,所述上料槽上还安装有限位器,用于控制所述上料槽内待倒角钕铁硼坯料的下落,所述下料槽位于所述退料槽正下方。优选的,所述承接座安装在所述滑动轴段上,所述承接座包括左滑套和右滑套,所述左滑套和所述右滑套分别安装在所述左传动辊和所述右传动辊上,所述左滑套和所述右滑套之间通过一对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左传动辊和所述右传动辊之间可组成承接槽,待倒角的钕铁硼坯料位于所述承接槽内并与所述左传动辊和所述右传动辊配合。优选的,所述左滑套和所述右滑套都为半圆形圆柱套,所述左滑套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推动套,所述右滑套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套,所述推杆穿过所述弹簧套,所述推杆上设有推动环,所述推动环可与所述弹簧套配合,并在所述液压缸的作用下推动所述承接座滑动,所述换向机构与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弹簧套配合。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安装有滑轨,所述换向机构通过滑动座安装在所述滑轨上并在推动部件作用下沿所述滑轨滑动。优选的,所述粗倒角部件包括左转轴、弧形连杆和粗磨头,所述左转轴一端与所述滑动座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锥齿轮与所述换向电机输出端的主锥齿轮配合,所述弧形连杆一端固定在所述左转轴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粗磨头。优选的,所述精倒角部件包括右转轴、弧形连杆和精磨头,所述右转轴一端与所述滑动座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锥齿轮与所述换向电机输出端的主锥齿轮配合,所述弧形连杆一端固定在所述右转轴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精磨头。优选的,所述粗磨头和所述精磨头截面为内凹的梯形,其两侧可分别与待倒角的钕铁硼坯料两端待倒角位置配合。优选的,所述粗倒角部件与所述精倒角部件之间的夹角为4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箱体内安装的传动辊来带动放置在承接座内的待倒角的钕铁硼坯料共同转动,并分别与粗倒角部件和精倒角部件上的粗磨头以及精磨头配合,通过粗磨头和精磨头的内凹梯形结构可同时对坯料的双面进行倒角,从而提高倒角效率。2、通过将粗倒角部件和精倒角部件之间通过换向电机组成换向机构,可实现在一次加工过程中同时完成粗倒角和精倒角过程。3、本装置的上料、粗精倒角和下料堆放过程都是自动化完成的,无需人工操作,效率更高的同时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传动辊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承接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换向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精倒角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退料状态示意图。图中:箱体1、上料槽101、下料槽102、堆放槽103、滑轨104、限位器105、钕铁硼坯料2、电机3、主齿轮301、左传动辊41、传动齿轮401、滑动轴段402、限位挡环403、退料槽404、右传动辊42、承接座5、左滑套501、右滑套502、连接板503、推动套504、弹簧套505、液压缸6、推杆601、推动环602、弹簧603、滑动座7、粗倒角部件71、精倒角部件72、换向电机701、主锥齿轮702、左转轴711、弧形连杆712、粗磨头713、右转轴721、精磨头72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在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实施例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自动双面倒角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部安装有放置待倒角钕铁硼坯料2的上料槽101,下部安装有连通堆放槽103的下料槽102,所述箱体1一侧还安装有电机3和推动部件,所述箱体1内部安装有一对传动辊和换向机构,所述传动辊与所述电机3配合,所述传动辊上滑动安装有承接座5,所述承接座5一侧连接有推动套504,另一侧通过推杆601与所述推动部件配合,所述推动套504可与所述堆放槽103配合,所述推杆601还与所述换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承接座5之间通过弹簧603配合,所述换向机构包括粗倒角部件71、精倒角部件72和换向电机701,在所述换向电机701以及所述推动部件的作用下,所述粗倒角部件71和所述精倒角部件72可实现对放置在所述承接座5内待倒角钕铁硼坯料2的粗精倒角。所述传动辊包括左传动辊41和右传动辊42,所述左传动辊41和所述右传动辊42两端都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1两侧壁上,且其中一端上还都安装有传动齿轮401,所述传动齿轮401与所述电机3输出端上的主齿轮301配合,所述左传动辊4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双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部安装有放置待倒角钕铁硼坯料(2)的上料槽(101),下部安装有连通堆放槽(103)的下料槽(102),所述箱体(1)一侧还安装有电机(3)和推动部件,所述箱体(1)内部安装有一对传动辊和换向机构,所述传动辊与所述电机(3)配合,所述传动辊上滑动安装有承接座(5),所述承接座(5)一侧连接有推动套(504),另一侧通过推杆(601)与所述推动部件配合,所述推动套(504)可与所述堆放槽(103)配合,所述推杆(601)还与所述换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承接座(5)之间通过弹簧(603)配合,所述换向机构包括粗倒角部件(71)、精倒角部件(72)和换向电机(701),在所述换向电机(701)以及所述推动部件的作用下,所述粗倒角部件(71)和所述精倒角部件(72)可实现对放置在所述承接座(5)内待倒角钕铁硼坯料(2)的粗精倒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双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部安装有放置待倒角钕铁硼坯料(2)的上料槽(101),下部安装有连通堆放槽(103)的下料槽(102),所述箱体(1)一侧还安装有电机(3)和推动部件,所述箱体(1)内部安装有一对传动辊和换向机构,所述传动辊与所述电机(3)配合,所述传动辊上滑动安装有承接座(5),所述承接座(5)一侧连接有推动套(504),另一侧通过推杆(601)与所述推动部件配合,所述推动套(504)可与所述堆放槽(103)配合,所述推杆(601)还与所述换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承接座(5)之间通过弹簧(603)配合,所述换向机构包括粗倒角部件(71)、精倒角部件(72)和换向电机(701),在所述换向电机(701)以及所述推动部件的作用下,所述粗倒角部件(71)和所述精倒角部件(72)可实现对放置在所述承接座(5)内待倒角钕铁硼坯料(2)的粗精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双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辊包括左传动辊(41)和右传动辊(42),所述左传动辊(41)和所述右传动辊(42)两端都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1)两侧壁上,且其中一端上还都安装有传动齿轮(401),所述传动齿轮(401)与所述电机(3)输出端上的主齿轮(301)配合,所述左传动辊(41)和所述右传动辊(42)中间设有滑动轴段(402),所述滑动轴段(402)靠近所述传动齿轮(401)一端设有限位挡环(403),另一端设有退料槽(404),所述承接座(5)与所述限位挡环(403)接触的位置为钕铁硼坯料(2)加工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双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槽(101)位于所述加工位置和所述退料槽(404)之间的位置上方,所述上料槽(101)上还安装有限位器(105),用于控制所述上料槽(101)内待倒角钕铁硼坯料(2)的下落,所述下料槽(102)位于所述退料槽(404)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双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座(5)安装在所述滑动轴段(402)上,所述承接座(5)包括左滑套(501)和右滑套(502),所述左滑套(501)和所述右滑套(502)分别安装在所述左传动辊(41)和所述右传动辊(42)上,所述左滑套(501)和所述右滑套(50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卢志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