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电晕净化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79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4
一种电磁场电晕净化模组,包括底盒、面盖和导电固定片,导电固定片的两侧均设有导电尖极组件,导电尖极组件包括若干排第一导电尖极片和若干排第二导电尖极片,第一导电尖极片上设有若干第一尖极,第二导电尖极片上设有若干第二尖极,导电固定片上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分别与第一尖极、第二尖极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净化模组通过在导电固定片的两侧均设置导电尖极片,通过两组电尖极片对导电固定片上的单个通孔进行放电,可以提高电磁场装置的吸附效率,从而大大提高净化模组过滤时的单次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场电晕净化模组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场电晕净化模组。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5056219U于2016年3月2日公开了一种静电净化盒,其包括盒体以及设于盒体内的导电固定片、若干个导电筒电极、支架和导电尖电极;盒体设有与导电筒电极对应的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第一流通孔与第二流通孔相对设置;导电固定片固定设置,其设有固定通孔;导电筒电极穿插于导电固定片的固定通孔中,导电筒电极的一端与盒体的第一流通孔相通;支架固定设置,其压靠导电筒电极的另一端,并设有与导电筒电极对应相通的中间流通孔;导电尖电极固定在支架上,导电尖电极设有与导电筒电极对应的尖齿,尖齿置于支架的中间流通孔中并指向对应的导电筒电极。该静电净化模组的空气净化效率不高,而且通过增加支架来固定导电尖电极,安装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净化效率高、安装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的电磁场电晕净化模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电磁场电晕净化模组,包括底盒和面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场电晕净化模组,包括底盒(5)和面盖(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固定片(3),所述导电固定片(3)的两侧均设有导电尖极组件,所述导电尖极组件包括若干排第一导电尖极片(2)和若干排第二导电尖极片(4),第一导电尖极片(2)上设有若干第一尖极(2.1),第二导电尖极片(4)上设有若干第二尖极(4.1),导电固定片(3)上设有若干通孔(3.1),通孔(3.1)分别与第一尖极(2.1)、第二尖极(4.1)一一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场电晕净化模组,包括底盒(5)和面盖(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固定片(3),所述导电固定片(3)的两侧均设有导电尖极组件,所述导电尖极组件包括若干排第一导电尖极片(2)和若干排第二导电尖极片(4),第一导电尖极片(2)上设有若干第一尖极(2.1),第二导电尖极片(4)上设有若干第二尖极(4.1),导电固定片(3)上设有若干通孔(3.1),通孔(3.1)分别与第一尖极(2.1)、第二尖极(4.1)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场电晕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1)上对应每排第一导电尖极片(2)设有若干第一安装柱(1.3),每排第一导电尖极片(2)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2.2),第一安装孔(2.2)安装在第一安装柱(1.3)上,面盖(1)上设有若干条第一凸筋(1.5),第一凸筋(1.5)上设有若干第一隔块(1.2),第一安装柱(1.3)设置在第一凸筋(1.5)上、并位于第一隔块(1.2)之间,第一安装柱(1.3)的高度大于第一隔块(1.2)的高度,第一导电尖极片(2)顶面与第一隔块(1.2)底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磁场电晕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5)上对应每排第二导电尖极片(4)设有若干第二安装柱(5.5),每排第二导电尖极片(4)上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4.2),第二安装孔(4.2)安装在第二安装柱(5.5)上,底盒(5)上设有若干条第二凸筋(5.7),第二凸筋(5.7)上设有若干第二隔块(5.3),第二安装柱(5.5)设置在第二凸筋(5.7)上、并位于第二隔块(5.3)之间,第二安装柱(5.5)的高度大于第二隔块(5.3)的高度,第二导电尖极片(4)底面与第二隔块(5.3)顶面相接触。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爱普瑞环保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