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斌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内科用中药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78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用中药研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一侧滑动连接有横梁,所述支撑柱的另一侧中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传射支撑柱的内壁且末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壁贯穿有丝杆;通过设置的支撑板,有利于便捷、快速的调节研磨石在支撑柱上的高度,提高研磨石对中药的研磨效率,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的对其操作;通过设置的减震座,有利于保证电机的正常工作,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另外,便于缓冲电机工作时的震动,保证电机运作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用中药研磨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内科用中药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医疗技术也随之进步,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这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其中中医内科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如今大多中医内科使用中药材配合患者治疗,这其中生产中药的装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的在服用前需要将其进行粉碎细化,用文火熬成汤剂服用,有的还会将其细化成粉末状直接冲水服用,因此,医护人员往往需要用专门的中药研磨装置对这些中药进行研磨。但是现有的中医内科用中药研磨装置仍存在一些弊端,当研磨石在对中药进行研磨时,存在研磨石的位置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进而降低了研磨石的工作效率的问题;此外电机在运作时所产生的震动,容易存在电机内的元件出现损坏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医内科用中药研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内科用中药研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内科用中药研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一侧滑动连接有横梁,所述支撑柱的另一侧中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传射支撑柱的内壁且末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壁贯穿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转动套接有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固定块,所述横梁的一侧表面与固定块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用于固定块滑动的升降槽,所述升降槽与固定块插接适配。优选的,所述减速电机的底端表面固定有两两相对的减震柱,所述减震柱的外侧表面活动套接有减震座,所述减震柱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末端固定有限位板且与减震柱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两侧表面均固定有滑块;所述减震座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用于滑块滑动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插接适配,所述减震座与限位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减震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齿槽,所述第一锥齿轮表面开设的齿槽为第二锥齿轮表面开设齿槽的一点五倍。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升降槽的截面呈“凸”字形,所述升降槽的开口宽度为固定块宽度的一点二倍。优选的,所述横梁的顶端固定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套。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螺纹连接有两两对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表面包覆有防腐层。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固定有两两对称的轮子,所述轮子为万向轮。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设置有三组,且三组所述减震弹簧均连接在限位板的底端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支撑板,有效避免了当研磨石在对中药进行研磨时,存在研磨石的位置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进而降低了研磨石的工作效率的问题,有利于便捷、快速的调节研磨石在支撑柱上的高度,提高了研磨石对中药的研磨效率,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的对其操作。2、通过设置的减震座,有效避免了电机在运作时所产生的震动,容易存在电机内的元件出现损坏的问题,有利于保证电机的正常工作,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减震弹簧的形变,便于缓冲电机工作时的震动,保证了电机运作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支撑柱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减震柱与减震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柱;3、横梁;4、支撑板;5、减速电机;6、丝杆;7、滚珠螺母;8、固定块;9、减震柱;10、减震座;11、升降槽;13、转动轴;14、第一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6、限位板;17、滑块;18、滑槽;19、缓冲弹簧;20、减震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内科用中药研磨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顶端一侧滑动连接有横梁3,支撑柱2的另一侧中部固定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顶端设置有减速电机5,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转动传射支撑柱2的内壁且末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14,第一锥齿轮14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5的内壁贯穿有丝杆6,丝杆6的外壁转动套接有滚珠螺母7,滚珠螺母7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固定块8,横梁3的一侧表面与固定块8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柱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用于固定块8滑动的升降槽11,升降槽11与固定块8插接适配。本实施案例,优选的,减速电机5的底端表面固定有两两相对的减震柱9,减震柱9的外侧表面活动套接有减震座10,减震柱9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缓冲弹簧19,缓冲弹簧19的末端固定有限位板16且与减震柱9固定连接,限位板16的两侧表面均固定有滑块17;减震座10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用于滑块17滑动的滑槽18,滑块17与滑槽18插接适配,减震座10与限位板16的连接处设置有减震弹簧20,有利于保证电机的正常工作,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另外,便于缓冲电机工作时的震动,保证了电机运作时的稳定性。本实施案例,优选的,第一锥齿轮14与第二锥齿轮15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齿槽,第一锥齿轮14表面开设的齿槽为第二锥齿轮15表面开设齿槽的一点五倍,使得第一锥齿轮14与第二锥齿轮15之间能够进行减速转动。本实施案例,优选的,固定块8与升降槽11的截面呈“凸”字形,升降槽11的开口宽度为固定块8宽度的一点二倍,通过固定块8与升降槽11的滑合运动,使得横梁3能够在支撑柱2的一侧进行上下升降。本实施案例,优选的,横梁3的顶端固定有把手,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套,方便携带装置。本实施案例,优选的,底座1的底端螺纹连接有两两对称支撑柱,支撑柱的表面包覆有防腐层,能够支撑固定装置。本实施案例,优选的,底座1的底端固定有两两对称的轮子,轮子为万向轮,方便后期移动装置。本实施案例,优选的,减震弹簧20设置有三组,且三组减震弹簧20均连接在限位板16的底端表面,能够缓冲一些电机运作时产生的震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装置的调节机构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用中药研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一侧滑动连接有横梁(3),所述支撑柱(2)的另一侧中部固定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设置有减速电机(5),所述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转动传射支撑柱(2)的内壁且末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14),所述第一锥齿轮(14)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5),所述第二锥齿轮(15)的内壁贯穿有丝杆(6),所述丝杆(6)的外壁转动套接有滚珠螺母(7),所述滚珠螺母(7)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固定块(8),所述横梁(3)的一侧表面与固定块(8)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用于固定块(8)滑动的升降槽(11),所述升降槽(11)与固定块(8)插接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用中药研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一侧滑动连接有横梁(3),所述支撑柱(2)的另一侧中部固定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设置有减速电机(5),所述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转动传射支撑柱(2)的内壁且末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14),所述第一锥齿轮(14)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5),所述第二锥齿轮(15)的内壁贯穿有丝杆(6),所述丝杆(6)的外壁转动套接有滚珠螺母(7),所述滚珠螺母(7)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固定块(8),所述横梁(3)的一侧表面与固定块(8)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用于固定块(8)滑动的升降槽(11),所述升降槽(11)与固定块(8)插接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中药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5)的底端表面固定有两两相对的减震柱(9),所述减震柱(9)的外侧表面活动套接有减震座(10),所述减震柱(9)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缓冲弹簧(19),所述缓冲弹簧(19)的末端固定有限位板(16)且与减震柱(9)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16)的两侧表面均固定有滑块(17);所述减震座(10)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用于滑块(17)滑动的滑槽(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王玉霞
申请(专利权)人:王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