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侧围外板油箱口表面起伏的翻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64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除侧围外板油箱口表面起伏的翻边模具,包括油箱口压料型面、模具下模凸模型面和下模型面调整块,下模型面调整块固定在模具下模凸模型面的下模型面调整块安装基面上,其上设置空开型面,便于加垫调整型面高度时减少修整工作量,同时避免空开型面高于下模型面调整块的工作面而影响油箱口型面的有效支撑作用,油箱口冲孔后修边轮廓线长增加的侧围外板工序件投入翻边模具后,冲压件自动落入翻边模具的下模凸模型面理论位置,翻边模具上通过上下模合模,实现对油箱口翻边棱线区域的非变形区材料进行有效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既有利于减少调试修改工作量,也可以避免补焊修改引起的模具型面数据不合格,解决了侧围外板油箱口表面起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除侧围外板油箱口表面起伏的翻边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压
,具体涉及一种不需要补焊调整,可调型面高度的冲压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消除侧围外板油箱口表面起伏的翻边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冲压生产过程中,侧围外板油箱口表面起伏的问题是工艺类缺陷,属于常发问题,并且严重的油箱口表面起伏状态属于不可接受缺陷。现有技术中,侧围外板油箱口冲孔完成的工序件投入翻边模具后,冲压件自动落入翻边模具的模具下模凸模型面理论位置,而油箱口翻边压料宽度与模具中对应油箱口表面起伏区域共同作用只能优化油箱口翻边后的表面起伏状态,无法彻底消除影响侧围外板表面质量的油箱口表面起伏问题,造成不必要的返修及废品。侧围外板油箱口表面起伏产生的位置主要集中在油箱口棱线附近位置,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侧围外板油箱口在冲孔完成后该区域会出现应力释放引起的修边轮廓线长增加,导致局部起伏变形。在翻边模具中依靠不能补偿线长变化的下模型面支撑,再通过理论设定的压料型面进行非变形区控料,油箱口翻边成型过程中无法消除的线长增加的聚料趋势,最终残留在侧围外板油箱口表面,形成油箱口表面起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除侧围外板油箱口表面起伏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口压料型面(2)、模具下模凸模型面(01)和下模型面调整块(4);/n所述模具下模凸模型面(01)为侧围外板油箱口冲孔完成的工序件投入翻边模具后,冲压件自动落入位置;所述下模型面调整块(4)固定在模具下模凸模型面(01)的下模型面调整块安装基面上;/n所述油箱口压料型面(2)为翻边模具上模压料型面,油箱口翻边压料宽度B0全覆盖下模凸模型面调整块(4)工作面宽度;/n所述下模型面调整块(4)为竖直方向可调结构,其上表面为一体型面,下模型面调整块(4)型面上设置空开型面;所述下模型面调整块(4)下能够设置调整垫(5);所述调整垫(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侧围外板油箱口表面起伏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口压料型面(2)、模具下模凸模型面(01)和下模型面调整块(4);
所述模具下模凸模型面(01)为侧围外板油箱口冲孔完成的工序件投入翻边模具后,冲压件自动落入位置;所述下模型面调整块(4)固定在模具下模凸模型面(01)的下模型面调整块安装基面上;
所述油箱口压料型面(2)为翻边模具上模压料型面,油箱口翻边压料宽度B0全覆盖下模凸模型面调整块(4)工作面宽度;
所述下模型面调整块(4)为竖直方向可调结构,其上表面为一体型面,下模型面调整块(4)型面上设置空开型面;所述下模型面调整块(4)下能够设置调整垫(5);所述调整垫(5)用于下模型面调整块的工作面与侧围外板油箱口冲孔后零件内表面符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侧围外板油箱口表面起伏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型面调整块(4)通过螺栓(6)和销钉(7)固定在模型面调整块安装基面A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侧围外板油箱口表面起伏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口翻边压料宽度为下模型面调整块的工作面的工作宽度加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侧围外板油箱口表面起伏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型面调整块(4)水平方向左侧安装配合间隙为0.1mm,下模型面调整块(4)水平方向右侧安装配合间隙为0.1mm,下模型面调整块(4)水平方向前侧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天流赵锋邰伟彬刘海东王昊一张新龙王力牛恒仁韩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