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648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容器(100),该包装容器(100)包括用于容纳第一物料的第一容器(1)和用于容纳第二物料的第二容器(2);其中,所述第一容器(1)包括第一开口(121)、第二开口(122)以及用于封闭所述第二开口(122)的下塞(13);所述第二容器(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2)的顶壁上的刺破部(23);在所述第一容器(1)与所述第二容器(2)组装的状态下,所述刺破部(23)破坏所述下塞(3)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物料与所述第二物料的混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混合效果好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饮品、药品、食品等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容器
本技术涉及产品的包装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物料混合的包装容器。该包装容器可广泛用于化妆品、饮品、药品、食品等产品的包装,尤其适用于粉末态物料和液态物料混合的化妆品的包装。
技术介绍
在不同物料混合的众多应用中,在使用物料混合物前不久将物料混合到另外的物料中是十分必要的。以预先混合的形式贮存产品,是不期望的。这是因为当产品作为混合物贮存了一段时间后,其可能不期望地彼此起反应或混合物的品质下降。例如,两种或更多种化妆品组分,这些化妆品组分在不混合时比在混合时具有更长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当然,不同物料混合也可应用于其他液体和液体、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例如水、酒精饮料、其他饮料、其他溶剂或溶液等。对于饮品、饮用酒、食品、药品等,在产品保质期内,需要将产品中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物料单独储存,以使其更有利于产品的稳定、新鲜、功能保证或其他品质方面的提高。现有技术中的此类包装容器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不同物料的混合,但用来容纳不同物料的容器是一体设置的,体积较大,不便于使用者收纳和携带。此外,现有的此类包装容器通常还存在结构复杂、操作较为繁琐、物料混合效果不佳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者操作且物料混合效果好的包装容器。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装容器,该包装容器包括用于容纳第一物料的第一容器和用于容纳第二物料的第二容器,其中,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容器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用于封闭所述第二开口的下塞;所述第二容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的顶壁上的第三开口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口外周缘上且向上延伸的刺破部;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组装的状态下,所述刺破部破坏所述下塞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物料与所述第二物料的混合。进一步地,所述下塞包括密封件和支撑件,其中,所述密封件用于封闭所述第一容器的所述第二开口,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密封件。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件本体和隔膜,所述隔膜设置在所述密封件本体的内周壁上。进一步地,所述隔膜的与所述密封件本体的内周壁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用于卡接所述支撑件的一部分。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外周壁上的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与所述第一容器的内周壁上设置的环状内凸缘卡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器的外周壁的从底部起向上一定距离的区域径向向内凹陷地形成为环状外周缘,所述环状外周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第二容器的顶壁的外周缘处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缘的内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能够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的突起。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包括竖向延伸段和周向延伸段,其中,所述周向延伸段上设置有限位突起。进一步地,所述隔膜上设置有强度弱化区域,所述强度弱化区域以所述隔膜的中心呈放射状布置。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组装的状态下,所述刺破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下塞的内部。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组装的状态下,被破坏的所述隔膜的至少一部分被限制在所述刺破部的外周壁与所述支撑件的内周壁之间。有益效果本技术限定的包装容器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中的至少一个效果:(1)容纳不同物料的容器采用可拆卸地分体结构,不仅在例如作为化妆品的销售时,可以在上、下容器中设置不同功效的物料(化妆品),从而使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选择搭配所需的上、下容器。此外,分体式的容器结构还可以便于使用者携带和收纳。(2)通过设置在第二容器顶壁上的刺破部,可以在组装容器的同时实现对隔膜的破坏,无需额外的刺破操作;(3)由于在容器组装状态下,刺破部位于下塞的内部,可以将被破坏的隔膜的至少一部分限制在特定的位置或范围,避免被破坏的隔膜以不受控的方式位于容器间的连接通道处而阻挡通道,从而影响物料的混合效果以及不利于后期使用时物料混合物的倒出。(4)通过隔膜上设置的特定形式的强度弱化区域,可以确保隔膜在被破坏时基本沿预定的路径被破坏,避免由于隔膜的破坏不均匀导致的流体连通效果降低等问题的出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包装容器在组装状态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包装容器中第一容器和盖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包装容器在组装状态下的剖面图;图4为包装容器在组装状态下的另一角度的剖面图;图5为第一容器中下塞的分解示意图;图6至图8为不同实施形态的隔膜示意图;图9为下塞中密封件的示意图;图10为包装容器中第二容器的分解示意图;图11为包装容器中第二容器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图12为包装容器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做出的各种实施方案和修饰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是容易进行的。以下通过附图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表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述的物料是指在包装容器中独立存在的物质、物质的组合体或混合体。本技术通常以液态、固态的形式来说明物料的形态和存在状态,另一方面,本技术认为,通常可以将在常温常压下能够流动且含有较多量的液体成分的物料归属于液态物料,如溶液、油状物、乳浊液、混悬液、浆状物等;即使含有一定量的液体成分但不能或不易于在常温常压下流动的物料可视为固态物料。本技术中所有的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顶、底……)仅用于解释包装容器在某一特定姿态(例如图1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第三”等的描述仅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包装容器100包括第一容器1、第二容器2以及盖3,其中第一容器1与第二容器2可拆卸地连接,盖3与第一容器1的上部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容器1用于容纳第一物料,优选地,第一物料为固态物料,更优选地,第一物料为干燥的粉末态物料;第二容器2用于容纳第二物料,优选地,第二物料为液态物料。下面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包装容器100。第一容器1如图2所示,第一容器1包括上塞11、第一容器本体12和下塞13。第一容器本体12具有位于第一容器本体12上部的第一开口121和位于第一容器本体12下部的第二开口122。上塞11用于封闭第一容器本体12的第一开口121,且用于在第一开口121处与第一容器本体12可拆卸地连接。下塞13用于封闭第一容器本体12的第二开口122,且用于在第二开口122处与第一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容器(100),该包装容器(100)包括用于容纳第一物料的第一容器(1)和用于容纳第二物料的第二容器(2),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容器(1)与所述第二容器(2)能够可拆卸地连接;/n其中,所述第一容器(1)包括第一开口(121)、第二开口(122)以及用于封闭所述第二开口(122)的下塞(13);所述第二容器(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2)的顶壁上的第三开口(2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口(24)外周缘上且向上延伸的刺破部(23);/n在所述第一容器(1)与所述第二容器(2)组装的状态下,所述刺破部(23)破坏所述下塞(13)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物料与所述第二物料的混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容器(100),该包装容器(100)包括用于容纳第一物料的第一容器(1)和用于容纳第二物料的第二容器(2),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器(1)与所述第二容器(2)能够可拆卸地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容器(1)包括第一开口(121)、第二开口(122)以及用于封闭所述第二开口(122)的下塞(13);所述第二容器(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2)的顶壁上的第三开口(2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口(24)外周缘上且向上延伸的刺破部(23);
在所述第一容器(1)与所述第二容器(2)组装的状态下,所述刺破部(23)破坏所述下塞(13)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物料与所述第二物料的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塞(13)包括密封件(14)和支撑件(15),其中,所述密封件(14)用于封闭所述第一容器(1)的所述第二开口(122),所述支撑件(15)用于支撑所述密封件(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14)包括密封件本体(141)和隔膜(142),所述隔膜(142)设置在所述密封件本体(141)的内周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膜(142)的与所述密封件本体(141)的内周壁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槽(143),所述环形槽(143)用于卡接所述支撑件(15)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15)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恩宁高桥俊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资生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